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氧综合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恢复期患者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238例ATCI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采用针药氧综合疗法;对照组118例,采用氧针疗法,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针药氧综合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针药氧综合疗法可提高AT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红  ;刘晓玲 《河南中医》2014,(9):1709-1710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伴HHcy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30例与中药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并用酶转换二步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针药组在调节血Hcy含量上,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针药组在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能降低脑梗死伴HHcy患者的血Hcy水平,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并口服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开窍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均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含量均显著降低,SOD活性增高,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及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开窍法可调节缺血性中风恢复症期患者血脂和自由基代谢,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尼莫地平片30mg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回医脑经针刺法针刺,每日1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体针每日1次,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14天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4天后较治疗前有显差异(P<0.05),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14天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天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有效,能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疗效优于传统体针.  相似文献   

6.
吴孟章 《中国中医急症》2014,(11):2133-2135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拉西坦、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奥拉西坦、依达拉奉,并根据病情选用抗凝、降脂、降压、降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的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日检测血清SOD、MDA、NSE、MBP水平、进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以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相比较,治疗组SOD值、Barthel指数得分及MMSE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MDA、NSE、MBP值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拉西坦、依达拉奉能显著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保护和修复受损神经,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开窍中药药氧、头体针及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头体针配合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氧配合头体针、康复综合疗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中药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刺颅骨缝区(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痰证患者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和单纯药物(A组)治疗急性CI痰证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MDA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血清MDA含量降低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B组血清MDA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P〈0.01),B组较A组更明显地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P〈0.05)。结论头针加药物治疗性脑梗死痰证患者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血清丙二醛的含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开窍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血脂及血黏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全血高切黏度、全面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TC、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开窍法可调节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代谢,降低血黏度,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回医脑经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半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银杏叶提取物片40 mg,3次/d)+中医体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同对照组)+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bFGF水平。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较前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较1个疗程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bFGF水平: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较1个疗程时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跟传统体针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优点,且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息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46例,药物对照治疗组(简称对照组142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头颅CT图象和血清SOD、GSH-px、MDA、NO、NOS含量变化。结果:治疗15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43%,对照组为61.90%,2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头颅CT图象有效率治疗组为51.61%,对照组为45.16%,2者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血清SOD、GSH-px值升高,MDA、NO、NOS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早期介入急性脑梗死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血清SOD、GSH-px的活力。降低血清MDA舍量,显著降低血清NO和NOS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进行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CN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SOD、MDA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干预组(A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30例。A组采用针刺干预;B组采用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每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1周期前后SOD、bIDA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每个治疗周期前后SOD、MDA指标,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SOD、MDA具有良性干预作用,本疗法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罗远强 《中医药导报》2012,18(11):46-48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大脑中动脉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中医证候疗效为80.0%,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11.2±2.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大脑中动脉梗死恢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络法治疗中风急性期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新锋  李开梅  朱敏 《新中医》2006,38(5):28-29
目的:观察中风急性期应用通络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以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络合剂(主要含全蝎、蜈蚣、地龙等虫类药)。疗程均为14天。主要观察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络法的早期应用能明显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患者远期的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回医药氧护理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其血清s ICAM-1水平的干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护理组、中剂量护理组、低剂量护理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回医药药氧吸入护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采用3药芯/次、2药芯/次、1药芯/次),4组均采用低流量氧气吸入方式,每日1次,每次40分钟,10d 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各组分别在护理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s ICAM-1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组间比较:治疗1疗程、2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护理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尤以中剂量护理组缺损评分降低明显(P0.01),与低剂量护理组比较,高、中剂量护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护理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剂量护理组(P0.01);组内比较:低、中、高剂量护理组治疗1疗程后的神经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2疗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疗程组(P0.01)。2血清s ICAM-1水平比较,组间比较:治疗1疗程、2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护理组血清s ICAM-1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尤以中剂量护理组降幅最大,与低剂量护理组比较,高、中剂量护理组血清s ICAM-1的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护理组血清s 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中剂量护理组(P0.01);组内比较: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护理组治疗1疗程后血清s ICAM-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2疗程后血清s ICAM-1的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疗程组(P0.01)。结论:回医药药氧护理法科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s ICAM-1水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19)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及血清ox LDL、MDA、SOD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7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血清ox LDL、MDA、SOD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 44%,高于对照组的76. 9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DA、ox LDL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ADL评分则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均P 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血清ox LDL、MDA水平,升高血清SOD水平,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平肝涤痰通络汤,对照组加服天麻醒脑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石学敏中风单元疗法中常用的通腑开窍法针刺进行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第二疗程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第一及第二疗程后便秘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改善通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粘抗栓片Ⅲ号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机理。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降粘抗栓片Ⅲ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中MDA、SOD和血浆Hcy的水平,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CSS),探讨MDA、SOD和Hcy水平的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含量、SOD活性和Hcy水平以及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MDA含量有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SS评分与MDA含量、Hcy水平呈负相关,和SOD活性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降粘抗栓片Ⅲ号,可有效降低Hcy水平和氧自由基,进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