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晓兰  邓力 《四川中医》2020,38(1):20-22
张锡纯溯源《神农本草经》,根据临床应用代赭石的丰富经验,认为代赭石乃救颠扶危之大药也,其对代赭石的用法、用量,也有其独到之处,纵观张氏全方可发现赭石以生用与量大为特色。张氏还根据临床病情创制许多代赭石新方,重视代赭石配伍,扩大主治范围、活用经方。本文最后还详录代赭石治验部分医案,以案证论,理论结合临床,希以此与同道共学之。  相似文献   

2.
归纳代赭石临床十大功效特性,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结构成分,明确代赭石药理作用。论述代赭石的炮制方法,并根据本草著作及历代医家观点总结代赭石在五官科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拓展了药物的应用范围,他临床运用代赭石,独具匠心,经验颇丰,多有创新。本文试从张氏对代赭石性味功能的独特见欠解、用法用量的大胆创新、临床运用范围的拓展及临证的匠心独运等方面作一全面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李美  马啸  杨幼新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32-734
目前对于旋覆代赭汤应用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代赭石剂量究竟是大量还是小量应用,代赭石的炮制是煅用还是生用,旋覆花是否需要包煎,旋覆代赭汤的最佳煎煮工艺及服用方法等方面。通过临床观察,跟师体会,结合古今医家名著及临床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代赭石的使用,旋覆代赭汤的煎煮时间,加减应用及后续治疗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对该方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应用旋复代赭石汤辨证施治。方法:经临床辨证分析后运用旋复代赭石汤随症加减水煎,给予患者每日二次温服。结果:以下诸证患者服药后均痊愈。结论:旋复代赭石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旋覆代赭石汤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内耳眩晕症门诊患者12 例,均采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2 例患者临床全部治愈.结论 旋覆代赭石汤治疗内耳眩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秦聪聪  杜沁圆  展照双 《中成药》2023,(4):1246-1253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及方书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代赭石名称、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炮制加工进行系统梳理与本草考证,以期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考证发现,历代皆以代赭石为正名,还有“血石”“血师”“赤石”“土朱”“赤土”“石燕”等别称,历代本草所述代赭石基原以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Haematium的矿石为主流。代赭石的产地在历史上经历3次大变迁,现主产于安徽、河北宣化、湖南宁乡等地。代赭石味以苦、甘为主,性偏寒凉,故脾胃虚寒者应慎用,因其重镇之性,历代医家多用其治疗噫气、痞满等症。代赭石的炮制方法最早为“碎”制法,随着其功效不断被揭露,炮制方法逐渐增多,现有净制、醋制、煅制等方法。研究表明,煅代赭石较生代赭石的有效成分易于溶出,若入药时无明确规定,均可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煅代赭石炮制方法。代赭石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但关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少,后续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为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陈杰 《天津中医药》2002,19(5):22-22
代赭石气味苦寒,归肝、心经,功效在于平肝潜阳、降逆、止血.近代名医张锡纯善用代赭石,对其应用多有发挥.笔者根据张锡纯对代赭石的应用体会,在治疗慢性鼻炎中使用代赭石,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威 《国医论坛》2014,29(2):60-60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张锡纯所著,书中理法方药俱全,既尊古而又不拘泥于古,在本书中,使用代赭石之方达32首,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味药。其对代赭石性味功能的独特见解、用法用量的大胆创新、临床运用范围的拓展及临证的匠心独运,值得研究探讨。现就其运用代赭石之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硼砂、玄明粉、秋石、朱砂、代赭石等十几味中药粉末的鉴别方法 ,为临床用药配方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对代赭石的炮制要用“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的方法”。因其在临床方面有独特功效及毒性反应,自古以来它的炮制受到重视。利用化学分析法、碘量法以及化合价数的测定法来分析代赭石不同炮制品中的Ca2 、Fe2 、As3 的含量变化,通过实验数据来证实煅醋淬法是炮制代赭石最行之有效的一种理想方法,会使代赭石质地最酥脆,易于粉碎,使有效成份最易煎出,最能使炮制品中坤的含量(0.01%)符合药典要求,建议把砷的含量作为煅代赫石的一个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庆林 《光明中医》2006,21(12):58-59
目的:探析葶苈子药对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了葶苈子与桑白皮、麻黄、防己、代赭石、大枣、大黄、人参、杏仁、桃仁、苏子等组成10个药对的临床应用.结论:临床应用葶苈子应随证配伍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硼砂、玄明粉、秋石、朱砂、代赭石等十几味中药粉末的鉴别方法,为临床用药配方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代赭石性寒,味苦质重,入肝、心包经,有降逆止血、平肝潜阳之功,在临床上多用于肝阳上亢的眩晕,气逆上升之咳喘、吐血、衄血等证。笔者屡用代赭石治疗高血压、顽固性鼻衄、咳喘、心悸、呕吐、呃逆等,收效显著,特摘录验案4则,介绍如下。 1高血压 张某,男,56岁,2001年3月6日初诊。  相似文献   

15.
代赭石系赤铁矿的矿石,主要含三氧化二铁。据文献报道,代赭石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新生,其有效成分是代赭石经还原后生成的容易被机体吸收的可溶性亚铁盐。目前,代赭石常用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实验发现,代赭石的水煎出液中测不出亚铁盐。笔者根据古代对代赭石炮制强调多次醋淬的经验,将代赭石于不同的酸液中,以不同的煎煮时间进行煎煮,并分别测定各煎出液的亚铁盐含量。结果表明,代赭石作血分药入药时,用pH3的酸性水溶液煎煮3hr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代赭石应用历史悠久。但代赭石生用还是煅用,从古到今无一定论。为此,作者对代赭石炮制前后含砷量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煅代赭石中砷的含量大大减少,并且煅后代赭石质地松脆,易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故建议应将砷含量作为摄制代赭石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1代赭石的化学成分代赭石是一种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_2O_3),是常用中药。性寒,味苦;归肝、心经。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的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煅赭石有收敛止血,补血之功效,临床用于咯血,衄血和崩漏下血,缺铁性贫血。中国药典2005年版赭石项下,对其性状描述为:"一面多有圆型的突起,习称‘丁头',  相似文献   

18.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选出以代赭石为主药的五个复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各复方代赭石先煎群煎液,代赭石未先煎群煎液,无赭石群煎液及赭石单煎液中Fe、Cu、Zn、Mn、As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代赭石“先煎”未能使主成分Fe及Zn等微量元素在复方汤剂中的含量增加,有害物质As的含量虽有降低,但其减少量甚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的"厚朴代赭石汤"对中医诊断为"痞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痞满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30例,疗程为14d,观察对痞满的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0.0%,西药治疗组为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厚朴代赭石汤对痞满有显著的疗效,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刘世研  宋萌萌 《光明中医》2011,(10):2020-2021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治疗含顺铂方案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方法对30例含顺铂方案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患者,在化疗后24小时选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进行口服。结果 30例含顺铂方案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患者显效10例,占33.3%;有效18例,占60%;无效2例,占6.7%;显效率33.3%,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治疗含顺铂方案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