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微循环学杂志》2015,(3):30-3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变化及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将17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35)、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n=35)、DNⅢ期组(Ⅲ组,n=40)、DNⅣ期组(Ⅳ组,n=35)、DNⅤ期组(Ⅴ组,n=30)。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PEDF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同时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肌酐(Cr)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行UAER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五组血清PEDF、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例组水平均高于NC组,且Ⅴ组Ⅳ组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血清VEGF与PEDF水平呈直线相关(r=0.847,P0.01)。血清VEGF、HbA1c是UAER的独立危险因素(R2=0.430)。结论:VEGF和PEDF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学杂志》2016,(2):27-30
目的:检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与病程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确诊COPD患者182例(COPD组),其中急性加重期88例,稳定期9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COPD组和对照组血清NO、动脉血氧分压(PaO_2)、全血高切(200s~(-1))和低切(3s~(-1))表观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血浆黏度(200s~(-1)),分析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及与COPD分期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患者血清NO和动脉血PaO2较对照组降低(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较稳定期患者更低(P0.01);COPD组患者上述血流变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较稳定期患者更高(P0.01)。COPD组患者血清NO和动脉血PaO_2的降低与其病程分期的加重呈显著负相关(r=-0.641、-0.786,P均0.05);患者高切、低切表观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血浆黏度的增加与其病程分期的加重呈显著正相关(r=0.563、0.572、0.643、0.485、0.526,P均0.05)。结论:血清NO和动脉血PaO_2降低及血液流变性异常是COPD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可针对性治疗,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3.
《微循环学杂志》2016,(2):53-5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Ⅲ期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120例DNⅢ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组(B组),黄芪注射液+胰岛素组(C组),疗程均为21天。治疗前后常规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H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组),三组各60例。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B、C组红细胞各项参数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组比较,两组除Hb、RBC没有差异(P0.05)外,HCT、MCV、MCH、RDW-C均明显增加,MCH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治疗后只有RDW-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HCT、MCV、MCH、RDW-C水平降低和MCHC水平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Hb及RBC水平升高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HCT、MCV、RDW-C降低及MCHC升高较B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治疗Ⅲ期DN,可改善外周血红细胞有关参数,效果较单用胰岛素好。  相似文献   

4.
《微循环学杂志》2020,(2):24-26
本文报道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与患病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RS组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健康对照组(NC组)升高(P<0.05);CRS患者患病时间与高、中、低切变率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为分析CRS血流变改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患者检测血小板指数及血流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银屑病患者测定血小板指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指标.结果银屑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指数及血流变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2型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分为早期DN组(n=27例)、临床DN组(n=25例)和晚期DN组(n=24例),检测3组血清MCP-1、NF-κ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排泄率(UAER)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各组在性别、年龄、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组DN患者血清SCr、BUN、UAER、MCP-1、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血清MCP-1和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血清SCr、BUN、UAER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 NF-κB和MCP-1表达水平升高均参与了DN发生、发展过程,阻断NF-κB信号转导途径,进而下调MCP-1表达水平可明显延缓DN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烧伤患者休克期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爱维治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男性烧伤患者,伤后5d随机分为爱维治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爱维治用法为1600mg,静滴,1次/d,连续10d,测定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正常对照组为15例健康查体者。结果烧伤患者休克期后高切、中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及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TK)、刚性指数(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爱维治后,高切全血黏度、还原高切全血黏度、TK、IR均有明显改善;而常规治疗组仅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结论烧伤患者于休克期后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爱维治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正华 《中国微循环》2007,11(4):267-268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的变化,探讨引起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变化的因素。方法测定30例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K值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烧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TK值都增高(P<0.01);而少尿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但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K值也明显增高(P<0.01)。红细胞比容在发烧期正常,低血压期明显升高,少尿期降低,多尿期虽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结论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明显异常;血流变异常是流行性出血热病理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魔芋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评定标准进行临床分组。肾功能代偿期12例,氮质血症期11例,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8例,尿毒症期7例。各组患者每次口服魔芋精粉3—6g,每日3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黏度、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比。结果治疗后各组BUN、Scr均下降,以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组下降显著(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以SBP下降极为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显著(P〈0.05);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下降均显著(P〈0.05);CH、TC、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魔芋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DN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DN模型组、糖肾方组和缬沙坦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微循环血流仪检测肾微循环变化;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ELISA技术检测尿白蛋白以及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 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模型组大鼠FBG、血清TC、TG和尿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血清v WF浓度升高(P0.01);与DN模型组比较,糖肾方组和缬沙坦组的FBG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血清TC、TG和尿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v WF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模型组的血浆黏度,卡松黏度,全血高切、中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及电泳时间均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1)。与DN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浆黏度,卡松黏度,全血高切、中切和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及电泳时间均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模型组的肾皮质微循环血流量减少(P0.01)。与DN模型组比较,糖肾方组的肾皮质微循环明显增加(P0.05),缬沙坦组无明显改变。结论:糖肾方能降低实验性DN大鼠的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循环学杂志》2016,(1):49-52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血清炎性因子、血流变指标水平和心电图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U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静滴疏血通注射液,一疗程(15天)后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流变指标(不同切变率全血表现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24h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UA患者治疗后TC、TG、hs-CRP、sCD40L、全血高切、低切、中切表观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比治疗前下降,24h缺血总时间、ST段下移和T波倒置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降低UA患者血脂、血流变、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晚期糖尿病肾病(DN,MogensonⅢ至Ⅴ期)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与肾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DN患者86例(DN组,其中Ⅲ期组26例,Ⅳ期组32例,Ⅴ期组2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血压(SBP)、心率(HR)、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蛋白(24hUpro)等病例资料;采用ELISA法测定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血清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交感神经兴奋性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比较各组SBP、HR、HB、GFR、24hUpro、TGF-β1、MMP-2、NE水平差异,分析DN患者血清NE水平与TGF-β1、MMP-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DNⅤ期患者SBP、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NⅣ期、Ⅴ期患者GF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DNⅢ-V期患者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DNⅣ期、Ⅴ期患者MMP-2、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DN患者血清NE水平与MMP-2、TGF-β1均呈正相关(r=0.962、0.920,均P0.01)。结论:DN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和肾脏纤维化在其晚期表现明显,尤以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出现更早,提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参与了DN患者肾脏纤维化、肾功能衰竭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水平,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成三组:一组为单纯糖尿病组(UAER<30mg/24h)(B组),共58例,平均年龄56.6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30例;二组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 rmg/24h<UAER<300mg/24h)(C组),共41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三组为糖尿病肾病组(UAER> 300mg/24h)(D组),共34例,平均年龄63.5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A组)50例,平均年龄61.8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四组分别测定CysC、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及UAER,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D组CysC、Scr、BUN及UAER均高于A组(P<0.01),C组CysC、UAER均高于A、B组(P<0.05),B组CysC、UAER均高于A组(P<0.05),C组Scr、BUN均高于A、B组(P<0.05),而Scr、BUN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UAER相关性良好(r=0.656,P<0.01),与Scr、BUN无相关性.结论相对于Scr和BUN,CysC在糖尿病肾病时升高较早而且明显,与UAER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CS)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120例DN患者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不同进展阶段分为DN3期组、DN4期组、DN5期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同期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营养不良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血红蛋白(Hb)、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与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尿蛋白量(24hUpr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评估生活质量及统计MICS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营养不良指标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DN5期组与DN3期组、DN4期组患者相比,血清ALB、preALB、Hb显著降低,CREA、BUN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3期组、DN4期组患者血清ALB、Hb、CREA、BUN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组、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进展患者SF-36综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SF-36综合评分与ALB、preALB、Hb呈正相关(P<0.05),与CREA、BUN、CRP、Hs-CRP、IL-6、TNF-α、24hUpro呈负相关(P<0.05).DN3期组、DN4期组、DN5期组MICS发生率依次为12.50%、35.0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 、Hb、preALB、CREA、BUN、CRP、Hs-CRP、IL-6 、TNF-α、24hUpro均为并发MIC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机体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可导致DN患者并发MICS,且随着病情进展,发生风险逐渐增高,并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刺、推拿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针刺、推拿联合运动想象疗法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运动想象疗法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NFDS评分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血浆粘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A组(DN患者),50例;观察B组(非DN患者),62例。另设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5例。对比三组血清BUN、m ALB与Scr检测水平,不同Hb A1c值与m ALB水平关系。结果观察A组血清BUN、m ALB与Scr水平均比观察B组和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血清BUN、m ALB与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Hb A1c值高低与m ALB水平高低成正比。结论血清BUN、m ALB与Scr水平可作为DN早期诊断依据,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各个分型的病理特征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2TDN)的患者根据24小时尿蛋白分为A、B、C、D四组,分别为A蛋白尿组(尿蛋白/24h<2000mg)、B蛋白尿组(尿蛋白/24h2000~<4000mg)、C蛋白尿组(尿蛋白/24h 4000~6000mg)、D蛋白尿组(尿蛋白/24h> 6000mg).对四组患者分别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光镜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肾组织HE、PAS、PASM、Masson染色结果变化,电镜下观察各组患者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测量各组肾小球基底膜厚度.结果 各组DN患者经病理分型后,A组Ⅰ型6例(20%),Ⅱa型7例(23%),Ⅱb型6例(20%),Ⅲ型10例(33%),Ⅳ型1例(3%);B组Ⅰ型2例(7%),Ⅱa型3例(10%),Ⅱb型10例(33%),Ⅲ型14例(47%),Ⅳ型1例(3%);C组Ⅰ型1例(3%),Ⅱa型3例(10%),Ⅱb型5例(17%),Ⅲ型20例(67%),Ⅳ型1例(3%);D组Ⅰ型0例(0%),Ⅱa型1例(3%),Ⅱb型3例(10%),Ⅲ型17例(57%),Ⅳ型9例(30%).B、C、D组与A组相比较,血清Alb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相比较,血清BUN、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组相比较,血清Alb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蛋白尿的升高,各组DN患者的基底膜厚度相应增加,病理分型也相应严重.结论 DN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与蛋白尿的进展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DN患者进行病理分型,有助于深入了解患者病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呼衰)患者临床疗效、微循环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伴呼衰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与大剂量治疗组,各30例。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大剂量组5 000IU/次,3次/天;中剂量组5 000IU/次,2次/天;小剂量组5000IU/次,1次/天,连续7天。平行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包括管襻畸形率、白微栓数量、微血管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包括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变化以及各组出血发生率。结果: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小剂量组(P0.05),中、大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治疗前、治疗后的甲襞微循环管襻畸形率、白微栓数量、微血管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白微栓数量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减少,微血管血流速度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加快(均P0.01),但管襻畸形率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血黏度各指标及肺功能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FEV1、FEVl/FVC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各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随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剂量由小到大逐渐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1、—0.693、—0.446,P0.05或P0.01);FEV1、FEVl/FVC值随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1、0.633,均P0.01)。三组均未见明显颅内出血;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36.67%(11/30),中剂量组13.33%(4/30),小剂量组10.00%(3/30),大剂量组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P0.05),中小剂量与小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中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可提高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提高肺功能,且出血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赵锦  陈玮  魏杰  朱雯 《免疫学杂志》2020,36(1):74-79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DN)、阳性对照组(厄贝沙坦IRB:25 mg/kg)、ICA(淫羊藿苷:10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构建糖尿病肾病(DN)模型,检测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MCP-1和肾组织中SOD、GSH-px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VEGF、p-p65的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比,DN组大鼠UAER、Scr、BUN、MDA、IL-1β、IL-6、MCP-1、Caspase-3、TGF-β、VEGF、p-p65表达显著上升,SOD、GSH-px表达显著下降(P0.05);给予ICA处理后,大鼠UAER、Scr、BUN、MDA、IL-1β、IL-6、MCP-1、Caspase-3、TGF-β、VEGF、p-p65表达显著下降,SOD及GSH-px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论淫羊藿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减轻大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并抑制肾组织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两组:T2DM无蛋白尿组(UAER< 30mg/24h),60例;T2DM微量蛋白尿组(UAER30 ~ 300mg/24h),60例;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CysC,速率法测定尿素氮(BUN),酶法测定血肌酐(Sc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T2DM尿微量白蛋白患者CysC、BUN、Scr的异常结果检出率分别为80.0%、10.0%、18.3%,CysC的异常结果检出率明显高于BUN、Scr.结论 血清中CysC的浓度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且对了解肾脏损伤程度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