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符合中医人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方法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医药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结论中医研究生培养应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厚基础,多临床;提倡学科交叉,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实用性、复合型的中医研究生,是当今社会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并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屹立于医学之林。中医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基石,人才培养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通过回顾阐述我国古代医家成才之路和现代中医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认真思索,从中总结中医人才的培养与成才规律,以期遵循中医学学科特点,对中医人才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在不断改善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寻找合适的培养方式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医人才,从而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的院校教育是中医主体教育。建国以来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了中医药人才的理论素养,保证了我国卫生医疗系统中医队伍的持续和稳定。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柱,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该如何调整?中医教育的未来之路该怎样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文章对中医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须以继承为基础;中医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培养方案上,建议深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制度上,建议完善中医专业教育层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以期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研究予以推动,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构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是目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术类研究生教育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现有培养模式在制度规划、专业建设及培养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其培养模式改革亟待推进。将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以新目标定位、新课程体系、新教研平台、新教学团队为核心的中医学术类研究生“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医教育模式有关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现代学历教育模式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本质内涵不相适应。中医教育应实行精品教育战略,首重精,再求多;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学习;强化师承制;激励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学习和研究中医,以培养中医药特殊人才。  相似文献   

7.
彰显中医药教育特殊性 践行中医方剂学人才培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双重内涵,这就决定了中医药教育形式的特殊性。中医方剂学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中医药教育的特殊性,据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进行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保证和提高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我国发展之大计,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任务,是培养临床卫生医务人员的基地和摇篮。目前我国存在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中医药发展面临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培养方法,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从而培养合格实用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研究生后现代教育发展与学科交叉的必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整体水平与实力的综合表征,学科交叉是高校新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如何培养出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一直是高等中医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要顺应形势,把握机遇,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学科交叉,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借鉴中医传统教育的成功之处,发掘古代名医成功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家传与师承能发挥中医口授心传的特点,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兴趣爱好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开启中医宝库的钥匙;古代名医学医经历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普遍规律,对中医教育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医教育,中医药研究生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分析中医药院校学生教育现状,结合中医传承的特点,分析现阶段研究生传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提出运用中医药模式培养现代化的中医人才,将传承教育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路,以期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及中医药传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教育在近些年实现了从师承教育到学院教育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医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医药思维人才的培养一直备受重视,然而如何更好的将中医经典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进行传授是困扰中医药教学的关键。思维导图作为近些年广泛兴起的行之有效教学方法,已涉及越来越多学科的教学工作,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本文即从中医药教育特别是经典教学的特点与现状入手,分析思维导图在中医经典学科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传统和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梳理了现代中医药人才教育中存在的中医课程体系不合理、临床实践机会不足、中医忠诚度低等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现代教育方式要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制定适宜的人才评判标准等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江阴市中医院名医堂建设入手:古朴典雅,内涵为先;传承创新,人才为重;优质品牌,管理为要,梳理了江阴中医流派、整理了代表医家学术经验、研究丰富传承内容、建设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推进了区域中医药发展和专业学科发展,储备了中医药传承人才,对弘扬和传播江阴中医文化、传承和创新江阴中医学术、培养和教育江阴中医人才具有创新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努力探索如何将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有机结合,悉心寻求出中医药适用性人才、未来名医的最佳培养模式。从师承教育到院校教育,再到两者相互结合施教,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是中医继承和发扬的必由之路,我们在以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人才为契机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处于最令人担忧的学术危机时期,人才危机时期,如何做好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发展中医药的关键.改变现行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真正的中医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进行中医研究生教育四十余年,对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新时代,随着国家层面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视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培养符合中医发展方向和规律的高素质研究生是目前中医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遵循中医教育自身规律,发展的核心主题是传承创新,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在探索中医教育的实践中,创新中医经典教学体系,强化中医药知识传承;抓临床教育,打好中医临床实践功底;融合师承教育,不断优化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机制;致力“英才教育”,积极提升研究生培养整体水平。中医药教育要突出自身特点,把握特殊规律,探索中医药教育多元化模式,汲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高等中医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中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阐述了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第一要创新传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科教结合、临床带教综合模式和人工智能联合医案教学),第二要开展“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加强学科渗透,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素质全面的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