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常可遇见,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胸腔穿刺抽液等方法治疗。本文主要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微波治疗并进行专项护理的疗效。我科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68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微波治疗并进行专项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指标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提示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2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7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ADA水平情况及其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水平及其与血清ADA水平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ADA水平作为临床检查指标可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提示诊断作用,可将胸腔积液ADA〉45U/L、胸腔积液/血清ADA比值〉10作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提示指标,故胸腔积液ADA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特别是胸腔积液多且病程长,易形成胸膜肥厚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给治疗带来困难。为探索加快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吸收,近两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654—2口服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比较68例老年组胸腔积液和74例非老年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症状特点和治疗转归。结果68例老年组胸腔积液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20例(29%)、漏出液15例(22%)、肺炎旁胸腔积液14例(21%)、结核性胸膜炎13例(19%)、原因不明6例:而非老年组以肺炎旁胸腔积液(43%)、结核性胸膜炎(19%)为主。老年患者结核性胸膜炎以咳嗽、气短为主要症状,仅39%有发热,其疗效与非老年组相同。结论老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恶性胸腔积液、漏出液、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症状不典型,经治疗预后仍良好。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恶性胸腔积液的短期预后差别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由于治疗不当或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导致包裹性积液,特别是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形成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我院自2003至2004年对62例结核性胸膜炎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妹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27-128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5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的一系列护理对策。结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采用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术,痊愈159例,因经济条件好转出院76例。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7.
B型超声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型超声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分析长春地质学院医院赵羽近年来大学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病较多,其中病人主要是来自偏远地区农村的学生。仅1990年9月~1992年9月2年内我院收治了8例学生结核性胸膜炎,均有胸腔积液。其中单侧胸腔积液7例,1例为包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经验。方法对128例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加以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核性胸膜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胸膜炎症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结论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只要规范化疗方案,及早投放抗痨药物,积极抽出胸腔积液,合理应用激素,就能有效控制胸膜炎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晓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86-187
很多胸腔积液患者,如肺癌的晚期、结核性胸膜炎等胸腔积液,抽水治疗因多次穿刺病人痛苦大,医疗费用高,不愿意接受而延误治疗时机。2004年9月~2007年6月我科对12例肺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单腔中心导管(PICC)进行胸腔留置,引流后注入治疗性药物及药物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先将置管化疗及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将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以确定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传统分次胸穿抽液引流法对体内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结果研究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经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对体内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经传统分次胸穿抽液引流法对体内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的总有效率.结论经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对结合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经验.方法 对40例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加以分析.结果 针对不同的结核性胸膜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胸膜炎症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只要规范治疗方案,及早投放抗痨药物,积极抽出胸腔积液,合理应用激素,就能有效控制胸膜炎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院1990年以来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84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三联抗痨间断抽液的基础上加用强的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对象方法:本组84例患者均经X线,B超及胸穿证实符合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改变,其中男性50例,女性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胸腔穿刺术抽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后,不注入尿激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可防止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把本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集渗出性结核胸膜炎病例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化疗方案,治疗组于每次胸腔穿刺抽取积液后注入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采取单纯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胸积液吸收明显较对照组为快,住院时间缩短,重复胸穿次数少.结论 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能减少结核性胸膜炎胸积液生成,缩短胸积液消失时间,减少胸膜肥厚粘连.  相似文献   

15.
吴卫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723-3724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水占胸腔积液的比例,更好地加强对胸腔积液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8年7月4年来所有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诊断的12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岁以下年轻人的胸腔积液基本上为结核性胸膜炎所引起;40岁以上中年人的癌性胸水所占比例达43.42%。结论青壮年胸腔积液以结核性胸膜炎为主,经规范治疗可以治愈;中老年人胸腔积液以恶性胸水为主,比例高达43.42%,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40岁以上中老年胸腔积液患者常规进行肿瘤相关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核性和细菌性两种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酶水平的改变。方法在治疗前采集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标本胸腔积液20例,细菌性胸膜炎患者组的胸腔积液35例,用酶速率法测定ALT、AST、LDH酶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ALT、AST、LDH酶水平分别为(50.16±29.05)U/L、(52.2±15.8)U/L、(212.9±112.2)U/L,显著高于细菌性组(P〈0.01)。结论对胸腔积液进行ALT、AST、LDH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细菌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17.
刘振千  张立群 《北京医学》2012,34(9):801-803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水通道蛋白-1(APQ-1)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5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5例胸腔漏出液中AQP-1、TNF-α和IL-8的含量。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于入院时和抗结核治疗第1、3、5天留取胸腔积液检测AQP-1、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治疗前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AQP-1、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和漏出液患者(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AQP-1水平与胸腔积液中TNF-α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5、0.397,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在规则治疗第1、3、5天时,胸腔积液AQP-1的含量逐渐下降[(28.5±8.4)ng/ml、(21.6±7.7)ng/ml、(19.6±7.2)n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QP-1水平升高,其与TNF-α和IL-8共同参与了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份到2011年7月份期间住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根据4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结核性胸膜炎病情的恶化,吸收患者胸腔的积液。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抗痨治疗,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吸收出来,并且在利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胸膜炎症,让患者尽快康复。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份到2011年7月份期间住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根据4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结核性胸膜炎病情的恶化,吸收患者胸腔的积液。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抗痨治疗,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吸收出来,并且在利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胸膜炎症,让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42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的护理。结果:1例发生胸膜反应,41例一次成功,置管时间平均5 d。结论:置管前给予详细的健康宣教,置管中取得患者的配合,置管后给予精心护理,对于彻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血清、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的检测,胸腔积液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探讨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腔积液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胸腔积液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68.8%,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9.6%.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5.0%,胸腔积液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和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果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结核抗体检测,特别是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