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的效果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97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AEDs治疗,观察至少2 a,根据观察期内是否达到至少1 a无发作将其分为缓解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DEs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97例患者中,18例达到缓解(其中12例复发),79例始终未达到缓解(失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OR=3.973,95%CI 1.202~13.136,P=0.024)、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OR=3.269,95%CI 1.063~10.047,P=0.039)与ADEs治疗失败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显示AEDs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结论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AEDs治疗,仍然有一定几率获得发作缓解,缓解后复发几率较高;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与患者AEDs治疗效果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PA)完全控制新诊断癫痫后转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小剂量LTG联合VPA治疗6个月后癫痫发作完全控制的50例患者,均逐渐停VPA,应用LTG单药治疗。记录患者6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及频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停用VPA 7d、LTG单药治疗前、LTG单药治疗6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体重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身体质量指数(BMI),检测LTG血药浓度的变化,监测患者脑电图的改变。结果:①本组47例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LTG单药治疗后有6例(12.77%)癫痫发作。②VPA停用7d、LTG单药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BMI[(20.97±1.2)kg/m~2、(20.03±0.29)kg/m~2]、HOMA-IR均降低[(1.22±0.36)、(1.01±0.11)],治疗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TG单药治疗前患者LTG血药浓度高于VPA停用7 d(P0.05),而VPA停用7 d、LTG单药治疗6个月患者LTG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LTG单药治疗6个月,癫痫发作与未发作患者LTG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剂量LTG联合VPA治疗完全控制的新诊断癫痫患者转为LTG单药治疗,患者复发率低,疗效稳定,患者胰岛素抵抗减轻,安全性高,且LTG血药浓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并分析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对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2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100例,按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推出的癫痫发作分类分为IED组51例和无IED组49例,又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1例,非老年组79例。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100例癫痫患者中,不同发作类型两两比较,肌阵挛、复杂部分发作和≥2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IED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强直-阵挛、失神和简单部分发作的癫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ED组癫痫复发37例(72.5%),无IED组癫痫复发16例(3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165,95%CI:1.022~1.329,P=0.022)和IED(OR=2.794,95%CI:1.040~7.509,P=0.042)可能是减停AED后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老年组病程明显长于非老年组[(10.10±7.55)年vs(5.97±4.04)年,P=0.001]。结论发作类型和病程对长期无发作的癫痫患者减停AED后是否复发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LEV)单药及添加药物治疗中老年部分性发作(PS)或继发全面性发作(SGTCS)癫痫患者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应用LEV对59例PS和SGTCS的中老年癫痫患者进行单药及添加药物治疗,目标维持剂量为1000~2000mg/d,分2次给药.观察LEV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并分别分析LEV在仅患癫痫患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癫痫患者以及单药和添加药物治疗患者之间有效率的差别及意义.结果 服用LEV后在第3、6、9和12个月末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6.2%、70.6%、64.3%和66.7%,不同观察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1,P=0.591),在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癫痫病例中LEV仍显示较好的疗效,12个月末两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对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末x2=1.315,P>0.05,12个月末x2=2.700,P>0.05).在控制无发作比例上在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单药治疗明显比添加药物治疗高(x2=10.83,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主要为嗜睡、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头疼、易激惹和记忆力减退.结论 LEV单药及添加药物治疗PS、SGTCS癫痫疗效确切,尤其在合并非抗癫痫用药的患者中,临床疗效同样稳定、持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癫痫47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33例),缺血血性脑卒中(14例);迟发型癫痫39例,缺血血性脑卒中(21例),出血性脑卒中(18例)。早发型癫痫患者中19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14例(73.6%)无发作;24例未给予抗癫痫治疗,18例(75%)无发作。迟发型癫痫患者中28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24例(85.7%)无发作;11例未给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6例(54.5%)无发作。结论出血性卒中发生早发型癫痫的可能性大,缺血性卒中更倾向于发生迟发型癫痫。服用抗癫痫药物对早发型癫痫预后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迟发型癫痫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老年SAH后癫痫发作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SAH未发作癫痫45例为对照组,分析可能影响老年SAH后并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 SAH后癫痫发作以大发作为主,其次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小发作,发作时间集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 w内,其次为3 w及以上和1~3 w。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出血后就诊时收缩压>170 mm Hg、格拉斯哥昏迷评定(GCS)评分、Fisher评分、Rankin评分、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脑梗死与老年SAH后并发癫痫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Rankin 3~4分、再出血、Fisher 3~4评分是SAH后癫痫独立危险因素。经托吡酯治疗19例,经丙戊酸钠治疗23例,1年内两种治疗方法患者死亡率、癫痫发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托吡酯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丙戊酸钠(P<0.05)。结论老年SAH后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较多,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损伤相关。对于有相关影响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早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以期降低癫痫发作,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物副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经CT、MRI及腰椎穿刺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病率为14.61%(26/178),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11例,早期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2周内)者20例,经短期抗癫痫治疗,停药后未再复发;晚期发作(2周后)者6例,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继发癫痫,早期癫痫发作易于控制,多不复发,不需要长期服药;晚期癫痫发作者易复发,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期生酮饮食疗法治疗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长期生酮饮食疗法;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评分,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及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WISC-C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WISC-C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生酮饮食疗法治疗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促进患儿智力发育,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单药及添加药物治疗老年女性部分性发作(PS)或继发全面性发作(SGTCS)癫痫患者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应用LEV对59例PS和SGTCS的老年女性癫痫患者进行单药及添加药物治疗,目标维持剂量为1000~2000mg/d,分2次给药.观察LEV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并分别分析LEV在仅患癫痫患者和合并其它疾病的癫痫患者以及单药和添加药物治疗患者之间有效率的差别和意义.结果:服用LEV后在第3、6、9和12个月末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6.2%、70.6%、64.3%和66.7%,不同观察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1,P=0.591).在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用药的癫痫病例中LEV仍显示良好的疗效,LEV对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末x2=1.315,P>0.05,12个月末x2=2.7,P>0.05).在控制无发作比例上在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单药治疗明显比添加药物治疗高(x2=10.83,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主要为恶心、乏力、嗜睡、头疼、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易激惹.结论:LEV单药及添加药物治疗PS、SGTCS癫痫疗效确切,特别在合并非抗癫痫用药的患者中,临床疗效同样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控制率及耐受性。方法用计算机对Cochrane癫痫组登记的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并对相关的综述及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观察癫痫控制率、副作用及其引发的退出率。结果共3篇中文文献和4篇英文文献最终纳入49个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97例患者,4个涉及英国、法国、芬兰、挪威、克罗地亚等,治疗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由于中文文献中1篇涉及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年龄被限定在50岁以上,2篇老年人群相关的亚组分析缺乏,因此排除这3篇中文文献;拉莫三嗪组与卡马西平组完成治疗人数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异质性;拉莫三嗪组副作用引发的退出率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但两组癫痫控制率、副作用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控制率和卡马西平相当,但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前颞叶切除术(ATL)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最有效的外科方法,近2/3的患者术后发作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大部分于术后一年内癫痫复发。术后第一年内无癫痫复发者其远期发作的控制率为有癫痫复发者的55倍。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拉莫三嗪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拉莫三嗪,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复查脑电图,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电图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能较好地改善脑电图,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癫痫药物规范化治疗后,老年患者抑郁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或未曾规范化治疗的≥65岁的癫痫患者45例,男性19例,女性26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根据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14例,非抑郁组31例,患者进行规范化抗癫痫治疗,随访2年,再次评定HAMD评分,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抑郁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21.14±3.66)分vs(12.19±3.00)分]及癫痫发作频率[(2.39±0.96)次/月vs(1.39±0.68)次/月]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0)。2年正规用药后,抑郁组HAMD评分高于非抑郁组[(18.00±3.26)分vs(12.09±2.68)分,P=0.00],2组癫痫发作频率无显著差异[(0.05±0.12)次/月vs(0.07±0.18)次/月,P=0.73],抑郁组8例HAMD评分下降为正常(P0.05),6例仍抑郁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HAMD评分及治疗前癫痫发作频率与抑郁改善呈正相关(r=0.77、0.55,P=0.00)。结论正规抗癫痫治疗能良好控制癫痫发作情况,并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帮助恢复社会功能。治疗前癫痫发作越频繁,抑郁程度越重患者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6例住院治疗的S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诊断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21例,其中1例转诊,1例死亡,19例发作得到有效控制;诊断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5例,发作全部得到控制.抗癫痫药物单药或多药连用,包括地西泮、苯巴比妥肌肉注射、丙戊酸钠静脉注射、硫喷妥钠静脉麻醉治疗等.结论 早期控制发作,同时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毛湘渝  李小宁 《山东医药》2009,49(15):106-107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癫痫患者中,新诊断癫痫和未经正规治疗者32例(单治组),长期先后应用过多种抗癫痫药治疗者30例(加治组)。单治组日服OXC,起始剂量0.15-0.3g,分早晚2次;维持剂量600-1200mg/d,最大剂量为2.4g;加治组原抗癫痫药物不变,OXC应用同单治组;治疗24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与加治组比较,单治组发作控制率提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OXC单用或合用对各类型发作均有较好疗效,副反应少且程度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频脑电分析仪监测患者脑电图,记录患者脑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的类型,出院后随访1年,分析脑梗死患者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结果 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34例(89.3%)存在早期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异常,其中53例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17例患者诊断为早发性癫痫;按照位置不同分为部分皮层及皮层下91例、分水岭位置18例及大面积脑梗死41例,其癫痫发作及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17例早发性癫痫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院后癫痫未再发作;53例早期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患者中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VEEG无异常且无癫痫异常放电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积极监测其脑电图,对脑电图癫痫异常放电患者,应密切关注以预防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源性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特点、预测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心源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341例。随访2年,根据随访脑卒中后有无癫痫分为癫痫组87例和无癫痫组254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梗死灶位置、面积和癫痫发作特征,分析其预测因素。结果 癫痫组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组受累脑叶中颞叶、顶叶比例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显示,癫痫组早发型癫痫发作率为33.3%,晚发型癫痫发作率为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0.394,95%CI:0.227~0.683,P=0.001)、累及颞叶(OR=0.353,95%CI:0.198~0.630,P=0.000)、累及顶叶(OR=0.271,95%CI:0.148~0.497,P=0.000)与心源性脑梗死发生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相关。结论 心源性脑梗死梗死灶累及颞叶、顶叶时可能增加脑卒中后癫痫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与癫痫的内在关系,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 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中复杂部分性发作3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部分性发作继发泛化4例,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8例;影像学提示该类患者的梗死部位以皮质多见;49例服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总治疗时间30~50 d,停药后随访12月未见复发.结论 老年人首次发生癫痫发作应警惕急性脑梗死的可能;该类癫痫发作经对因处理后效果好,不易复发,不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9.
背景难治性癫痫患者例数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30%,其病因复杂多样,故临床诊治困难。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大脑在癫痫条件下,可以表达特定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而miRNAs通过调控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增生等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这为难治性癫痫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miR-145-5p表达水平与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癫痫患儿2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为难治性癫痫,将其分为难治组(难治性癫痫,72例)和可控组(非难治性癫痫,219例)。收集患儿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初次治疗前发作次数、初始脑电图情况、病因、是否存在影像学改变、首次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反应、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节苷脂抗体(GM1-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miR-145-5p表达水平]}。对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难治性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匹配前,两组患儿性别、病程、癫痫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61对患儿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癫痫家族史、癫痫发作类型、热性惊厥史、脑炎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难治组患儿发病年龄小于可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于可控组,首次AEDs治疗反应佳者所占比例、miR-145-5p表达水平低于可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OR=0.492,95%CI(0.338,0.717)]、每次发作持续时间[OR=1.229,95%CI(1.060,1.424)]、首次AEDs治疗反应[OR=0.293,95%CI(0.119,0.724)]、miR-145-5p表达水平[OR=0.032,95%CI(0.005,0.193)]是难治性癫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iR-145-5p表达水平升高是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保护因素,其可作为难治性癫痫患儿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骨成形术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和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AE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颅骨成形术患者107例,分析术后癫痫发作、AED预防性使用及术后早期癫痫发作者术后住院日及晚期癫痫发作情况。结果术后早期癫痫发作17例(15.9%),晚期癫痫发作19例(17.8%)。自体颅骨成形术后早期癫痫发作发生率低于钛网成形术(P<0.05)。术后未使用AED患者早期癫痫发作发生率为23.5%,术后使用AED发生率为2.6%(P<0.01)。术后出现早期癫痫发作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晚期癫痫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未出现早期癫痫发作患者(P<0.01)。结论颅骨修补术后早期和晚期癫痫发作发生率高,早期癫痫发作可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并增加晚期癫痫发作的风险。预防使用AED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