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59例、中型组41例和重型组31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5例)、小梗死组(46例)和大梗死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8例,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Hcy水平,并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与轻型组比较,中型组和重型组hsCRP[(4.43±0.42)mg/L比(6.78±1.48)mg/L比(9.52±1.73)mg/L]、Hcy[(17.49±1.32)μmol/L比(22.18±1.83)μmol/L比(26.01±2.37)μmol/L]水平明显升高,且重型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中型组(P均=0.001);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小梗死组和大梗死组hsCRP[(4.13±0.53)mg/L比(7.61±1.47)mg/L比(9.49±2.18)mg/L]、Hcy[(18.49±3.27)μmol/L比(22.53±4.28)μmol/L比(27.38±5.12)μmol/L]水平明显升高,且大梗死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H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正相关(r=0.253~0.641,P均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病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各40例,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Hcy、hs-CRP和NSE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患者血清Hcy、hs-CRP及NSE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增加与Hcy、hs-CRP及NSE水平均呈正相关(r=0. 75,0. 73,0. 51,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hs-CRP是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3. 95、3. 21,P 0. 05),而NSE不是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hs-CRP及NSE水平与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程度呈正相关,且Hcy与hs-CRP是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4例AIS患者,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21例,非腔隙性梗死组53例,另正常对照组34例。分别测定其血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1)AIS组血清Lpa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者无相关性(r=-0.067,P=0.569);(2)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非腔隙性梗死组与腔隙性梗死组血清Lpa和D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前者P〈0.01,后者P〈0.05),而血清Fib水平比较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pa、Fib和DD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且Lpa和DD的增高程度与梗死面积相关,证实LPa、Fib和D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及梗死面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NSE、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108例ACI病人分为轻型梗死组(32例)、中型梗死组(62例)、重型梗死组(14例),根据患病后是否并发意识障碍分为伴意识障碍组(22例)与不伴意识障碍组(86例)。结果 ACI组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间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00;r=0.420,P=0.002;r=0.458,P=0.001)。伴意识障碍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不伴意识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Hcy可作为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动态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方法对照组(57例)为未发生脑梗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组(73例)则包括腔隙性脑梗死31例、小面积脑梗死19例、大面积脑梗死23例。空腹状态下检测对照组的血清Hcy、hs-CRP、NSE,动态监测脑梗死组发病后第2d、第4d、第6d、第13d的空腹血清Hcy、hs-CRP、NSE。结果 (1)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各亚组发病后第2d的血清Hcy、hs-CRP、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2d,脑梗死组各亚组之间血清Hcy、hsCRP、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血清Hcy、hs-CRP、NSE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P0.05),小面积脑梗死血清Hcy、hs-CRP、NSE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5)。(2)脑梗死组各亚组动态监测不同时间点之间血清Hcy、hs-CRP、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各亚组血清Hcy在发病后第6d达到峰值,hsCRP在发病后第2d即为峰值,NSE在发病后第4d达到峰值。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hs-CRP、NSE在发病初期即明显升高,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应用这些指标评估病情时应注意发病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雁  胡进访 《山东医药》2013,53(29):80-8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2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UA、hs-CRP水平,并与120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血清UA、Hcy、hs-CRP水平与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UA、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P<0.05或<0.01),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r =0.369,P<0.05),血清Hcy和hs-CRP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cy、UA、hs-CR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游离脂肪酸(FF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短暂性脑缺血(TIA)组、57例缺血性脑卒中组及51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Hcy、Cys C和FFA浓度水平。结果 TIA组Hcy、Cys C、FF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cy(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Hcy、Cys C、FFA,与健康对照组Hcy(P0.01);TIA组Cys C、FFA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组Cys C、FFA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两组Hcy水平比较无差异。TIA患者Hcy与Cys C呈正相关(r=0.607,P0.01),Cys C与FFA呈正相关(r=0.324,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与Cys C呈正相关(r=0.469,P0.01)。结论 Hcy、Cys C、FF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酯酶(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PON-1、hs-CRP、Lp-PLA2、NSE水平,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χ~2=6.12,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ON-1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Lp-PLA2、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R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χ~2=4.48,P=0.03)。结论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血清PON-1、hs-CRP、Lp-PLA2、NSE水平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2例,颈动脉超声测定双侧颈总动脉IMT,空腹测定病人血清hs-CRP、IL-6、Hcy水平。结果斑块组病人hs-CRP、IL-6、Hcy水升高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hs-CRP、IL-6、Hcy水平低于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s-CRP、IL-6、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质量浓度与梗死面积、梗死位置、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8例ACI患者(梗死组),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90名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梗死组入院前后及对照组血清NSE质量浓度,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梗死位置及梗死面积大小分组并比较。结果梗死组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出院前血清NSE质量浓度(P0.05)。不同梗死面积组间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与梗死面积正相关(r=0.536,P0.01)。皮层梗死组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高于皮层下组(P0.01)。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间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与发病90 d后mRS评分(P0.05)及病情恶化情况相关(P0.01)。结论 ACI患者急性期的血清NSE质量浓度对梗死面积、梗死位置、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加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等。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L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HI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 ADL)评分。采集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样本,检测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χ~2=4.80,P=0.03);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学指标hs-CRP、S100-β、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MDA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相关血清学指标,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预后,且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61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64例(对照组),并将ACI组按照患者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中、大梗死亚组和轻、中、重脑卒中亚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依次增高,hs-CRP水平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84,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而hs-CRP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性;且两者的变化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IS组及非PI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PIS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PIS组血清hs-CRP水平于第1、3、7天均高于非PIS组(P0.01),PIS组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1)。结论 PIS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水平相关,可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IS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意义,以及分别同颈部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依据梗死灶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组别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差异。同时观察ox-LDL、hs-CRP、Hcy、FIB水平分别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NIHSS评分和梗死灶面积的增加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稳定斑块亚组四项指标水平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及CAS密切相关,同时ox-LDL、hs-CRP、Hcy、FIB在ACI患者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着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PTX3水平、梗死面积、预后效果进行分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人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分型、梗死面积及预后结果患者血清PTX3水平变化,并分析可能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加重、梗死面积增大及预后效果恶化,患者血清PTX3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注意影响血清PTX3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3例作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6 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和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Hcy、NT-proBNP含量,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Unice LDxc800Synchor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血清CRP、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血浆Hcy、NT-proBNP和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重度组血清CRP、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均P0. 05);重度组血浆Hcy、NT-proBNP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 05); CRP、TNF-α、IL-1β、Hcy、NT-proBNP和D-二聚体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线性正相关(P0. 05)。结论 CRP、TNF-α、IL-1β、Hcy、NT-proBNP和D-二聚体可反映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且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对疾病的预测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51例ACI病人以及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97名,检测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hs-CRP水平,对ACI病人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人群的hs-CRP水平以及不同NIHSS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量表(CISS)分型、梗死面积、疾病进展类型病人hs-CRP水平。结果 ACI组病人hs-CRP、Hcy、T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NIHSS评分≤8分以及8分病人的hs-CRP水平分别为(2.11±1.44)mg/L、(5.88±4.1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00)。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hs-CRP水平较其他原因导致的ACI病人明显升高,大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病人hs-CRP水平分别为(1.80±0.42)mg/dL、(0.94±0.33)mg/dL、(0.44±0.26)mg/dL,中等面积组与小面积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病人以及完全型脑梗死病人的hs-CRP水平分别为(1.56±0.53)mg/dL、(0.64±0.32)mg/d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混杂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病情的严重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型hs-CRP水平最高,对于hs-CRP水平的检测可以反映ACI病人的疾病严重度以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UCH-L1、GFA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s值分别为0.735、0.752、0.803,P0.05)、梗死面积(rs值分别为0.778、0.752、0.803,P0.05)呈正相关。不同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UCH-L1和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为6~1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发病时间6 h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UCH-L1及GFAP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90、0.847。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高血压并发心血管事件及冠心病不同病变阶段的作用,揭示二者与Hcy、hs-CRP的相关性.方法 按要求筛选合格病例,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应用造影确定血管狭窄和病变程度.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各亚组hs-CRP、Hcy较对照组升高(P<0.01);冠心病三支病变组hs-CRP水平比单支组升高(P<0.05);冠心病完全闭塞组Hcy、hs-CRP水平较中度、重度狭窄组升高(P<0.01).高血压高、中值组Hcy、hs-CRP水平较冠心病组、高血压低值组升高(P<0.05),高值组较中值组也升高(P<0.05).高血压不同hcy水平组、冠心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1);C组检出率高于其他组,B组高于A组、冠心病组(P <0.05).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处于高值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钙调蛋白(CA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102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AM与hs-CRP检测,同时进行病例资料搜集与实验室常规检测,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AM与hs-CRP含量分别为(189.34±24.98)ng/mL和(7.82±2.84)mg/L,而对照组分别为(80.92±20.59)ng/m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血糖(GLU)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为(14.92±2.1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M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M、hs-CRP、LDL和GLU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NIHSS评分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血清CAM与hs-CRP含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伴随有血脂与血糖的异常,血清CAM与hs-CRP含量可作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