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白脂素(asprosin)水平的变化,探讨asprosin在DR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例,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21例(NDR组),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34例(NPDR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患者2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血栓弹力图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严重程度,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8例)、非增生期组(NPDR组,29例)、增生期组(PDR组,29例),对不同时期血栓弹力图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3组R值、K值比较,NDR组>NPDR组>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MA值比较,NDR组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无DR的糖尿病患者(NDR)、29例非增生性DR患者(NPDR)、31例增生性DR患者(PDR)和32名正常人的血清sCD40L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NDR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依次增高,分别为4.55±3.66μg/L、6.65±4.24 μg/L、8.31±5.23μg/L ,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DR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增加,提示其可能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静息代谢率(RM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86例T2DM患者, 分为无DR(NDR)组、轻度至中度非增殖性DR(NPDR)组和视力威胁性DR(VTDR)组。根据Mifflin-St Jeor公式计算静息代谢率(RMR)。观察不同Mifflin-RMR水平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二元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Mifflin-RMR与DR之间的关系。结果 VTDR组Mifflin-RMR显著高于轻度至中度NPDR组和NDR组, 而轻度至中度NPDR组Mifflin-RMR也显著高于NDR组(P均<0.001)。在控制混杂变量后, 与Mifflin-RMR第一分位数患者相比, 第四分位数患者发生DR的风险明显增加(OR=17.763, 95%CI: 8.017~39.356, P<0.001)。此外, Mifflin-RMR升高与DR严重程度相关(OR=13.447, 95%CI: 6.936~25.971, P<0.001)。结论在T2DM患者中, RMR与DR患病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微血管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未应用抗凝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根据临床及眼底检查确诊将其分为非DR(NDR)组(n=56)、非增生型DR(NPDR)组(n=30)、增生型DR(PDR)组(n=34)。比较各组微血管病变发生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ECs)、内皮祖细胞(EPCs)计数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VEGF及ICAM-1水平。结果 PDR组糖尿病肾病(DN)及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DR组和NPDR组(均P<0.05);与未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相比,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的EPCs水平明显下降,而ECs、VEGF和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不管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PDR组的ECs、VEGF和ICAM-1水平均高于NDR组和NPDR组,NPDR组均高于NDR组,PDR组EPCs水平低于NPDR组,NPDR组低于NDR组(均P<0.05);PDR组VEGF、ICAM-1水平与ECs水平呈正相关(r=0.995,0.852,P<0.05),与EPCs水平呈负相关性(r=-0.895,-0.920,P<0.05)。结论 VEGF和ICAM-1在DR患者微血管损伤中高表达,与ECs和EPCs密切相关,提示VEGF和ICAM-1在DR患者微血管损伤形成中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关系。方法418例T2DM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另选取100名性别构成、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NC)组。采用PCR技术扩增Hp1和Hp2特异目的片段,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Hp分型,分析Hp多态性及各项临床指标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NPDR组与PDR组两两组间,T2DM组与NC组间,H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SBP、TC、24h尿白蛋白(24h 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p与DR发病无关。结论Hp多态性与天津地区DR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DR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160例T2DM患者经眼底照相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分别测定FPG、TG、血清Lp-PL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影响血清Lp-PLA2水平的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PDR和NPDR组血清Lp-PLA2[(180.90±48.71)vs(153.70±40.61)vs(127.01±37.64)μg/L]、VEGF[(170.34±35.47)vs(146.16±36.01)vs(85.63±24.20)pg/ml]水平与N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血清Lp-PLA2[(180.90±48.71)vs(153.70±40.61)μg/L]、VEGF[(170.34±35.47)vs(146.16±36.01)pg/ml]水平与NP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病程(β=0.135,P0.05)、HbA1c(β=0.141,P0.01)、LDL-C(β=0.291,P0.05)、TG(β=0.347,P0.05)、VEGF水平(β=0.313,P0.05)和DR程度(β=0.354,P0.05)均与Lp-PLA2水平相关。结论 DR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与病程、血糖、TG、VEGF水平和DR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将109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分为71例DR组和38例非DR(NDR)组;DR组又分为4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和29例增生性DR(PDR)组;另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VEGF、IL-1及TNF-α水平;微柱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酶法检测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 T2DM组血清VEGF、IL-1、TNF-α水平和Hb A1c、T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DR组与NDR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PDR组与NPDR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所有组间TG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VEGF、IL-1、TNF-α水平及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视网膜病变程度越大,血清中VEGF、IL-1及TNF-α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R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趋化素(Chemer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缺血性修饰蛋白(IM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50例,分为并发DR组75例和非DR(NDR)组75例,按照美国"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分级将DR组分为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亚组35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亚组40例。另随机筛选体检中心不同年龄健康受试者135名为正常对照(NC)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25(OH)D、Chemerin、VEGF及IMA水平。结果 T2DM组、NPDR组及PDR组,25(OH)D水平逐渐降低,Chemerin、IMA、VEGF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25(OH)D、VEGF、Chemerin、IMA可能共同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BMD)变化的特点。方法测定56例老年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6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M患者(NDR组)和58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ward's)及前后位腰椎BMD,并检测血清骨钙素(BGP)、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Ⅰ型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尿肌酐(Cr)水平。结果DR组的股骨颈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及NDR组〔分别为(0.66±0.15)、(0.76±0.15)、(0.81±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前后位腰椎各部位BMD在DR组BM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DR组(P<0.05)。DR组血清BG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血清PTH、P显著高于NDR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老年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者的股骨近端BMD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而腰椎各部位BMD水平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组织起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视网膜糖尿病变(DR)分为无DR组(NDR组),背景期DR组(BDR组),增殖期DR且应用胰岛素治疗组(PDR组),每组40例。同时在体检中心收集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vaspin水平。结果各组血清vaspin比较:BDR组PDR组NC组NDR组,病程、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影响血清vasp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出现视网膜病变时,vaspin水平明显降低,与疾病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三组,无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值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值性视网膜病变(PDR),测定其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C肽水平,及其他可能影响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NDR组比较:空腹C肽(FCP)在NPDR组和PD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R组更低于NPDR组(P〈0.05);餐后2小时c肽(PCP)在NPDR组和PDR明显低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R组低于NPDR(P〈0.01);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在PDR组明显高于NDR(均P〈0.01)和NPDR组(均P〈0.05),在NPDR组高于NDR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P、糖尿病病程、GHbA1c、ACR、SB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结论餐后2小时c肽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326例T2DM病人。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结果NDR组222例(68.10%)、NPDR88例(26.99%)、PDR 16例(4.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UAE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在3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UAER、DBP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UAER、DBP、与DR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意义,为DR的早期防治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9例进行研究,分为T2DM不伴DR(NDR)组73例、T2DM伴非增殖期DR(BDR)组69例和T2DM伴增殖期DR(PDR)组77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ELISA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血脂,C-反应蛋白(CRP)和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将25(OH)D3与各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25(OH)D3按照国际诊断标准,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20 ng/mL]及非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20 ng/mL],比较两组间DR的发病率及风险,并进一步对DR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各组血清25(OH)D3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PDR组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眼科近年收治的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根据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74例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8例。其中DR组中又分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39例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5例。对比上述病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DR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均低于PD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值密切相关,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β2-微球蛋白(MG)、肿瘤坏死因子(TNF)-α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350例,依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DR)分为DR组(n=87)、未合并视网膜病变(NDR)组(n=263),依据DR分期分为增殖性病变(PDR)组(n=36)、非增殖性病变(BDR)组(n=51),对比各组β2-MG、TNF-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β2-MG、TNF-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DR的诊断效能。结果 NDR、PDR与BDR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DR组比较,DR组β2-MG、TNF-α水平更高(P<0.05)。绘制ROC曲线,β2-MG诊断T2DM合并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2,敏感性为79.85%,特异性为51.72%;TNF-α诊断AUC为0.880,敏感性为77.57%,特异性为82.76%;联合诊断AUC为0.950,敏感性为87.83%,特异性为90.80%,联合诊断价值更高。与BDR组比较,PDR组血清β2-MG、TNF-α水平明显较高(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深度增强成像(EDI)模式检测正常人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脉络膜厚度,探讨不同程度病变对脉络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3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试验组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DR(NDR)组47例、非增殖性DR(NPDR)组54例和增殖性DR(PDR)组67例。应用海德堡SPECTRALIS-OCT EDI模式行黄斑区扫描,分别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黄斑中心凹边缘(距中心小凹175μm)、旁中心凹区边缘(距中心小凹675μm)的脉络膜厚度。统计学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部位的关系,检测不同程度DR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逐渐减小,志愿者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F=7.55,P0.01;P均0.05)。黄斑中心凹边缘平均脉络膜厚度大于旁中心凹区边缘(t=3.13,P0.01)。对照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78.52±28.31)μm,(258.36±25.73)μm,(231.34±21.90)μm,(211.25±23.47)μm,各组之间差异显著(F=66.69,P0.01)。随着DR程度的增加,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明显减小,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EDI OCT能清晰显示脉络膜结构特点。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变薄,且随着DR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与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之问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76例T2DM患者[无DR(NDR)组27例、非增殖型DR(NPDR)组28例、增殖型DR(PDR)组21例],和35例正常对照(Nc)者的APN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APN浓度;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T2DM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PDR组APN浓度明显低于NDR和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血清APN浓度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TG、LDL-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3)SNP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NDR、NPDR、PDR组和NC组三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三种基因型的血清AP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APN在DR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且与DR的严重度相关;而APN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与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D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8月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并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65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n=156)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n=10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为进一步分析将DR组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两个亚组:HbA1c<10%组;HbA1c≥10%组;比较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NDR组比较,DR组HbA1c水平显著升高[(8.83±1.98)%vs(9.3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OR=1.174,95%CI:1.111~1.124;OR=1.234,95%CI:1.021~1.492,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HbA1c≥10%组(n=35)增殖期(PDR)者较HbA1c<10%组(n=74)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11例,按照2003年国际分期标准分为无明显病变组(NDR)112例,轻、中、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83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16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眼底检查情况,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肾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PDR、PDR发生率均随病程增加而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NPDR、PDR患者的病程、糖尿病起病年龄、空腹血糖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PDR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NDR组患者,NDR组与PDR组、NPDR组与PDR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NDR、NPDR、PDR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程、高血糖、肾功能损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控制患者血糖、定期进行肾功能和眼科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