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的技术优势,结合门静脉高压时食管、胃曲张静脉的病理解剖与血流改变特点,阐明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的技术理念。应用图片与视频举例说明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与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曲张静脉的操作过程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和内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对57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CTP,观察门静脉及其分支走形、分布,并结合横断面图像仔细观察食管和胃有无静脉曲张,并记录其部位、曲张静脉深浅、观察曲张静脉来源、有无其他部位曲张静脉或其他病理情况。同期对这些病例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及其他病变。结果CTP显示食管及胃静脉曲张病例51例,其中胃底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39例,单纯胃底静脉曲张9例,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胃体静脉曲张3例。内镜发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46例,其中胃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24例,单纯胃静脉曲张5例,单纯食管静脉曲张17例。CTP可发现内镜无法诊断的肌层或管腔外静脉曲张。结论CTP可清晰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主要侧支血管的走行、分布。在食管静脉曲张检查方面,CTP与内镜效果相当,CTP有几例假阳性,可作为普通内镜检查的良好补充;对于胃静脉曲张的检查,CTP效果较胃镜敏感,且CTP可清晰显示内镜无法观察的胃腔周围和食管周围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234例门脉高压患者,根据内镜下静脉曲张的分布部位进行分类.方法 内镜直视下对食管静脉曲张以及食管贲门静脉曲张(GOV1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无食管静脉曲张的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IGV1型)及异位静脉曲张(IGV2型)作内镜分类.结果 234例门脉高压患者中,单纯食管静脉曲张67例(28.6%),食管静脉曲张伴贲门部静脉曲张98例(GOV1型,41.9%),食管静脉曲张经贲门延伸至胃底部46例(GOV2型,19.7%),内镜未见食管静脉曲张,仅有胃底静脉曲张者22例(IGV1型,9.4%),1例异位静脉曲张(IGV2型,0.4%).结论 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检查表明半数以上患者存在胃静脉曲张,其中存在胃底静脉曲张的GOV2型和IGV1型68例,占全组患者的29.1%.应高度重视门脉高压患者胃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可选择内镜黏合剂、B-RTO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产组织粘合剂注射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及肝癌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内镜下治疗包括套扎和注射硬化剂,为观察国产组织粘合剂α-氰丙烯酸烷基酯内镜下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我院对2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胃底曲张静脉进行组织粘合剂注射加食管静脉曲张结扎一次性治疗,观察曲张静脉改善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TH胶)栓塞(PTVE)联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合理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3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先行PTVE使TH胶栓塞胃冠状静脉主干及胃底贲门周围静脉,1个月后对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 该组患者TH胶未栓塞食管下段曲张静脉,PTVE后静脉曲张缓解,但未完全消失;联合EVL后17例患者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消失率73.9%.21例行1次套扎治疗,2例行2次套扎治疗,平均套扎次数1.1次/例.随访3~31个月(平均19.2个月),静脉曲张复发或加重3例(13.1%),2例(8.7%)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出现少量出血.结论 经皮经肝TH胶栓塞能阻断冠状静脉主干、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等曲张静脉的供血血管,而内镜下套扎治疗则消除食管下段黏膜下曲张静脉,二者联合可优势互补,从而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内镜下套扎(EVL)联合经皮经肝曲张静脉TH胶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4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先行食管曲张静脉的内镜下套扎治疗,1周后再行TH胶PTVE,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区域及其来源血管。联合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曲张静脉消失情况,随访治疗后曲张静脉复发率及再出血率。结果 4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32例食管曲张静脉基本消失,消失率72.7%;8例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消失率100%;12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总有效率100%。随访6~39个月,平均25.6个月,5例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复发率11.4%;3例再出血,再出血率6.8%。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能机械性地消除食管曲张静脉,经皮经肝TH胶栓塞能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区域及其供血血管,二者联合能达到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以组织胶为主要栓塞材料,采用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和预防门奇静脉断流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8年9月,对22例曾行断流术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PTVE组织胶栓塞(n=10)或内镜下硬化剂(EIS,n=12)治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治疗前后静脉曲张和肝功能以及PTVE治疗组患者在曲张侧支静脉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①在平均12.5个月的随访期内,PTVE治疗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0和0;EIS治疗组随访13.4个月,患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12和3/12,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TVE和EIS治疗均可显著减轻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③对有门静脉血栓患者,PTVE联合门静脉球囊成形术,可以改善肝脏门静脉血供.④PTVE和EIS治疗均未加重肝功能损伤.结论 对门奇静脉断流术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以组织胶为主要栓塞材料的PTVE治疗的疗效优于EIS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与组织胶注射治疗带来的风险与获益。方法2015年6月—2020年6月,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符合胃底曲张静脉呈蔓状隆起(Hashizume标准F1型)的食管胃连通型血管(LDRf分型标准Le,gf型)病例193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分成胃底及食管套扎组(胃底和食管曲张静脉均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32例)、组织胶组(胃底曲张静脉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71例)和单纯食管套扎组(仅食管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90例),对比分析3组的再出血率、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再出血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18.75%(6/32)、12.68%(9/71)和3.33%(3/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0,P<0.016)。(2)3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0%。治疗显效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37.50%(12/32)、25.35%(18/71)和14.44%(13/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2,P<0.016)。(3)3组均未出现肺部感染、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穿孔。胸痛或腹痛发生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18.75%(6/32)、11.27%(8/71)和2.22%(2/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4,P<0.016)。发热、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同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以及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对于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病例并无更多获益,而单纯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居第二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我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在内镜下连续套扎(EVL)治疗,其中38例追加组织胶注射胃底曲张静脉,通过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内镜下一次性阻断贲门胃内曲张静脉,对食管曲张静脉内血流阻断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精准贲门胃静脉曲张断流术(ESVD),是用透明穿刺针在贲门周围,胃底及胃体黏膜内穿刺寻找出曲张静脉,见明确回血或出血时,向血管内注射聚桂醇+组织胶+空气+生理盐水(sclerosing+tissue glue+air+normal saline,STAN)。1~2周内复查,穿刺针多点穿刺食管静脉,如果食管曲张静脉血流没有阻断,再于贲门、胃底寻找来源血管,治疗方法同第1次。食管静脉血流阻断后血管明显减轻或消失,3个月后复查内镜。结果:不同聚桂醇剂量2组患者在安全性上,2 mL组略优越于3 mL组,一次性治疗后血管消失率29%和36%,穿刺印证血流阻断率80%和83%。3个月内2组再出血率无差异,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ESVD一次性治疗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GOV1和GOV2)是安全的,其一次性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率在1/3左右。  相似文献   

11.
聂龙 《肝脏》2016,(8):668-670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联合多层螺旋CT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经内镜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术,观察组行64层螺旋CT对门静脉及食管胃静脉成像,并在其指导下在无痛胃镜下进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随访24、48周复发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均轻度比例增高,中度及重度比例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24、48周复发率、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指导无痛胃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具有显著很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正义 《山东医药》2010,50(4):79-80
目的探讨经内镜结扎及组织黏合胶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内镜结扎及组织黏合胶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内镜结扎及硬化剂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略高于对照组(9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1.1%)(P〈0.05)。结论经内镜结扎及组织黏合胶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消化科确诊GV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研究组采用聚桂醇与组织黏合剂于内镜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组织胶联合内镜治疗,分别于1、3、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的缓解情况,组织胶排出情况和局部增生状况,分析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90.6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和84.37%,对照组分别为71.87%和56.2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止血成功率、远期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显著,对照组患者改善效果不明显或加重,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具有止血成功率高,静脉曲张改善显著,降低远期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需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1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31例,在脾切除术后,紧贴胃食管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自胃冠状静脉→食管旁静脉丛→奇静脉的侧支通畅;创面用生物胶止血,将医用涤纶片覆盖在剥离后的食管下段、胃底.结果术后3、5年,两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有明显差异(P<0.01,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破裂出血率,观察组分别为6.5%(2/31)、9.7%(3/31),对照组分别为30%(9/30)、53.3%(16/30),两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术后5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破裂出血致死率,观察组为3.2%(1/31)、对照组为23.3%(7/30),两组相比P<0.05.结论紧贴胃食管壁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涤纶片覆盖,能有效阻止食管胃底周围新生侧支循环的建立,明显降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破裂出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164例,依据是否并发出血,分为病例组(并发出血组)和对照组(无并发出血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内镜指标等。结果 (1)超声内镜对EV的诊断率是82.93%,对GV的诊断率为76.83%,对EGV的诊断率为46.34%,均高于常规胃镜检查(依次为71.34%、48.17%和31.09%,P0.05)。(2)病例组在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高于对照组,在曲张静脉壁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内镜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是出血的危险因素,曲张静脉壁厚度是出血的保护因素,对出血风险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53例,按胃镜下治疗和保守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止血疗效和6个月后曲张静脉疗效;按常规胃镜治疗和急诊胃镜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的止血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胃镜下治疗组止血疗效和6个月后曲张静脉减轻程度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常规胃镜治疗组止血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急诊胃镜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胃镜下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率,改善患者静脉曲张情况。常规胃镜治疗优于急诊胃镜治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镜治疗与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10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下联合治疗53例(内镜组),断流术治疗48例(断流术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脾亢变化以及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内镜组术后肝脏储备功能较术前变化不明显(P值均0.05);断流术组术后白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2,P0.05);内镜组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与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值均0.05),断流术组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与术前相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累计再出血率比较3个月7.5%和6.2%(χ2=0.066,P0.05),6个月7.5%和8.3%(χ2=0.021,P0.05)及1年9.4%和8.3%(χ2=0.038,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5%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内镜联合治疗与断流术相比,内镜治疗对患者损伤小,术后肝功能变化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明显的患者,可行断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镜下治疗前出血量、治疗后早期再出血量及再出血后死亡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友谊医院近5年来396例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和(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早期再出血的特点、原因及转归.结果 镜下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病率为6.6% (26/396).早期再出血后死亡率为7.7%(2/26).镜下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出血量为(177.0±88.8)ml,与治疗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量[(528.0±298.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和(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操作简便、安全,术中风险小,术后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镜下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肝硬化而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胃镜下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GV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成功止血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近期及远期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3及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9,P0.05);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χ~2=5.416、6.136,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GVS不会额外增加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安全性高。结论临床中给予肝硬化GVS联合EVL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近期及远期发生再出血的风险,且不会额外增加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安全性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前后CT测量脾脏指数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胃镜检查,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脾脏、肝脏的弹性指数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组患者在肝脏弹性测定成功率与脾脏弹性成功率的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患者的肝脏弹性指数以及脾脏弹性指数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弹性指数(经胃镜检查)以及脾脏弹性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定的方法对患者的脾脏以及肝脏的弹性指数进行测定,可以对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的治疗引起的门脉压力的变化进行敏锐的反映,且具有方便、无创、明感性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