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染毒对小鼠行为及脑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为揭示1,2-DCE神经毒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1,2-DCE染毒组(225、450、900 mg/m3),每组8只小鼠,静式吸入染毒10 d,每天染毒3.5 h.最后一次染毒结束后立即进行旷场试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快速取大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Asp和Glu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各染毒组小鼠的Glu含量[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为(67.69±9.89)、(67.99±6.23)、(71.16±5.96)μmol/g Pro]与对照组[(50.78±5.15)μmol/g Pr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8.08±2.37)μmol/g Pro]较对照组[(12.83±3.36)μmol/g Pro]明显降低,但高剂量组[(19.87±5.30)μmol/g Pro]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剂量1,2-DCE染毒对小鼠的行为有兴奋作用;而高剂量1,2-DCE染毒对小鼠的探索性及运动性行为有抑制作用.结论 亚急性1,2-DCE染毒可引起小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进而导致出现行为的改变,这可能是1,2-DCE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1,2-dichloroethane (1,2-DCE) on the behavior and the brain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mice.Methods Thir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which were control group and groups of low,meddle and high exposure (225,450 and 900 mg/m3) to 1,2-DCE for 10 days (3.5 h a day) by inhalation.After the last exposure,the open field test was performed immediately.After exposure all mice were killed and the brain tissues were taken up rapidly.The levels of aspartate (Asp),glutamate (Glu) and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in the brain were dete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ults Levels of Asp and Glu in all exposure groups increased with doses.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levels of Glu in all exposure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Levels of GABA in the low expos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but those in the high expos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of the open field test showed that effect of low exposure to 1,2-DCE on the behavior was stimulant,but the high exposure to 1,2-DCE inhibited behavior of exploration,excitement and sport.Conclusions Subacute exposure to 1,2-DCE could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 content and ratio in the brain,thereby change the behavior of mice appeared,which might be the mechanism of neurotoxicity caused by 1,2-DCE in part.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亚慢性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1,2-DCE低、中、高剂量染毒组(0.225、0.45、0.9 g/m~3),每组5只。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4周,染毒3.5 h/d。末次染毒结束后次日立即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小鼠,取大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1u)、天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从训练第3天起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训练第5天,中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中,各染毒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各组间G1u和As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亚慢性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能力的抑制性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印刷油墨挥发物暴露对小鼠认知行为及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新闻纸油墨组和铜版纸油墨组,每组10只。采用静式吸入方式进行染毒,新闻纸油墨组、铜版纸油墨组的平均染毒浓度分别为152、270 mg/m~3,每日1次,每次2 h,每周6 d,持续染毒4周。采用水迷宫和旷场试验测试小鼠的认知行为变化,并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及天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闻纸油墨组和铜版纸油墨组小鼠首次达台时间均延长,目标象限时间均缩短,穿台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闻纸油墨组相比,铜版纸油墨组小鼠首次达台时间均延长,目标象限时间均缩短,穿台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新闻纸油墨组及铜版纸油墨组小鼠在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水平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均下降,仅铜版纸油墨组小鼠的修饰次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闻纸油墨组相比,铜版纸油墨组小鼠在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水平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修饰次数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新闻纸油墨组及铜版纸油墨组小鼠脑组织Glu、Gly、GABA、Asp的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闻纸油墨组相比,铜版纸油墨组小鼠脑组织Glu、GABA、Asp的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ly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油墨挥发物暴露可影响小鼠的记忆及探究行为,并可致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了单臂碳纳米管(SWCNTs)、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Nano-ZnO)对雄性大鼠脑组织的神经毒性效应。方法将56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3、15 mg/kg的SWCNTs、纳米二氧化硅、Nano-ZnO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式进行染毒,隔日1次,共染毒4周,染毒期间每周监测大鼠体重变化。染毒结束后检测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指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单胺类神经递质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以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的Nano-ZnO暴露组和SWCNTs暴露组大鼠脑组织的MDA含量均升高,各剂量的SWCNTs暴露组及15 mg/kg的Nano-ZnO暴露组大鼠脑组织SOD活力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Nano-ZnO、SWCNTs和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鼠脑组织GSH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相同剂量不同材料间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MDA、GSH含量和SOD活力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Nano-ZnO暴露组大鼠脑组织DA、5-HT、5-HIAA的含量及15 mg/kg SWCNTs暴露组大鼠脑组织DA的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Nano-ZnO、SWCNTs和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鼠脑组织NE、E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3 mg/kg NanoZnO暴露组大鼠脑组织DA的含量低于相同剂量SWCNTs、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3 mg/kg Nano-ZnO暴露组大鼠脑组织5-HT的含量低于相同剂量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5 mg/kg Nano-ZnO染毒组大鼠脑组织的脑膜出现炎细胞浸润,其他染毒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异常。与对照组相比,15 mg/kg Nano-ZnO暴露组大鼠脑组织Asp的含量以及15 mg/kg Nano-ZnO、SWCNTs暴露组大鼠脑组织Glu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Nano-ZnO、SWCNTs和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鼠脑组织Gly、GABA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15 mg/kg Nano-ZnO、SWCNTs暴露组大鼠脑组织Glu的含量均高于相同剂量的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no-ZnO和SWCNTs可致脑组织氧化损伤,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已有功能性损伤;且Nano-ZnO可致脑组织病理结构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醛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甲醛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34 mg/m3染毒组、4.02 mg/m3染毒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3个216L的透明玻璃柜中染毒,对照组通以室外洁净空气,1.34、4.02mg/m3甲醛染毒组分别通以1.34、4.02 mg/m3的甲醛气体,每天染毒4 h,共7 d,测定染毒后小鼠在通道式水迷宫中学习成绩及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2个染毒组与对照组小鼠在水迷宫中的游泳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染毒后第5天和第7天,4.02mg/m3染毒组小鼠游泳错误次数较对照组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2 mg/m3染毒组海马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4mg/m3染毒组甘氨酸(Gly)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海马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氨基丁酸(GAB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入甲醛可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将24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低、中、高染锰组,计算脑脏器系数,检测脑组织四种氨基酸含量及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随染锰浓度提高,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逐渐降低,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逐渐增高,呈剂量依赖趋势。中、高锰组Glu和As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锰组GABA明显低于对照组。锰可对小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产生影响,其可能是锰神经毒性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去铁酮(defriprone,DFP)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两种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铝和必需元素影响。方法将35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铝单独染毒组以及铝+低、中、高剂量DFP组,每组7只,采用灌胃方式染毒,每天1次,每周连续染毒5 d,间隔2 d。前8周,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d),其他4组给予AlCl3溶液(354.7 mg/kg)。后2周,阴性对照组与铝染毒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d);铝+DF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DFP溶液(13.72、27.44和54.88 mg/kg),每天1次。测定脑组织中Gly、GABA及铝、铜、镁、钙和铁的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铝单独染毒组和铝+各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Gly和GABA的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铝单独染毒组比较,铝+各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Gly和GABA的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铝单独染毒组和铝+低、中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铝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铝单独染毒组比较,铝+各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铝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DFP剂量的升高,大鼠脑组织中的铝含量呈下降趋势。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铜、镁、钙和铁含量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FP可通过促进铝排出,恢复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Gly和GABA的正常代谢,且对铜、镁、钙、铁等必需元素在脑中平衡不产生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鼠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实验动物模型,探索较为合适的染毒剂量及染毒时间。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1.0、1.1和1.2mg/L 1,2-DCE染毒组。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每天染毒4h,各组染毒天数根据半数以上小鼠在染毒过程中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或死亡而确定。末次染毒结束后次日处死小鼠,快速取脑组织,分别测定脑含水量、脑脏器系数及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各组小鼠的实际染毒天数:1.0mg/L组染毒4d,1.1mg/L组染毒3d,1.2mg/L组染毒2d。各染毒组小鼠在染毒结束时,其脑含水量及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根据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判定,1.0mg/L组染毒4d、1.1mg/L组染毒3d及1.2mg/L组染毒2d的小鼠脑水肿模型成功率分别为30%、40%和60%。结论该实验成功建立了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水肿实验动物模型,1.2mg/L 1,2-DCE每天染毒4h、连续染毒2d所建立的中毒性脑水肿模型的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去铁酮(defriprone,DFP)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两种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铝和必需元素影响.方法 将35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铝单独染毒组以及铝+低、中、高剂量DFP组,每组7只,采用灌胃方式染毒,每天1次,每周连续染毒5d,间隔2d.前8周,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d),其他4组给予AlCl3溶液(354.7mg/kg).后2周,阴性对照组与铝染毒组给予生理盐水(1ml/d);铝+DF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DFP溶液(13.72、27.44和54.88mg/kg),每天1次.测定脑组织中Gly、GABA及铝、铜、镁、钙和铁的含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铝单独染毒组和铝+各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Gly和GABA的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铝单独染毒组比较,铝+各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Gly和GABA的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铝单独染毒组和铝+低、中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铝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铝单独染毒组比较,铝+各剂量DFP组大鼠脑组织中铝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DFP剂量的升高,大鼠脑组织中的铝含量呈下降趋势.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铜、镁、钙和铁含量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FP可通过促进铝排出,恢复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Gly和GABA的正常代谢,且对铜、镁、钙、铁等必需元素在脑中平衡不产生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致肝脏氧化损伤情况,为阐明1,2-DCE中毒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2-DCE染毒组(0.35、0.7、1.2 mg/L),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1周;然后,取血和肝组织,分别检测血中总胆红素(TB)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肝组织中丙二醛(MDA)、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的血浆中T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而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的肝组织中GSH-Px活性和GSH含量及高剂量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染毒组小鼠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亚急性1,2-DCE中毒可引起肝组织的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百草枯对小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百草枯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高、中、低百草枯染毒组的染毒剂量分别是8.00、2.67、0.89mg/kg,对照组为蒸馏水.经口灌胃,1次/d,连续染毒28d后,测定脏器系数,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中、高剂量组MDA含量为(1.24±0.70、1.60±0.13)nmol/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0)nmol/mg;低、中、高剂量染毒组SOD活力为(5.47±0.19、4.67±0.89、4.23±1.59)u/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6±0.46)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脑组织中DA含量,高剂量组NE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系数及高剂量组肺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百草枯导致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铝螯合剂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FP)对铝染毒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1u)两种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给予1 ml/d生理盐水,连续10周),铝染毒组[前8周给予AlCl_3 354.7 mg/(kg·d),后2周给予生理盐水1 ml/d],铝 DFP低、中、高剂量组[前8周给予AlCl_3 354.7 mg/(kg·d),后2周分别给予DFP 13.82、27.44、54.88 mg/(kg·d)],每组7只,均以灌胃方式染毒。采用Y型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sp、Glu的含量。结果各组大鼠体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型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铝 DFP高剂量组潜伏期短于铝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铝 DFP剂量组潜伏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铝染毒组大鼠错误次数多于阴性对照组,各铝 DFP剂量组错误次数均少于铝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锰对小鼠基底核突触体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释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25、50、100μmol/kg氯化锰染毒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每周染毒5次,连续染毒4周。测量小鼠基底核内的锰含量;并用15 mmol/L KCl诱发并测定基底核突触体Glu和GABA的释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kg氯化锰染毒组小鼠基底核锰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锰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基底核锰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25、50μmol/kg氯化锰染毒组小鼠基底核突触体Glu的释放量均增加,100μmol/kg氯化锰染毒组小鼠基底核突触体Glu的释放量及50、100μmol/kg氯化锰染毒组小鼠基底核突触体GABA的释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氯化锰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基底核突触体Glu释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GABA释放量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锰可在小鼠脑基底核内蓄积,并对基底核突触体谷氨酸和GABA释放产生影响,造成神经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对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作用,探讨1,2-DCE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1,2-DCE不同染毒剂量(50,100,200,400 mg/kg)及染毒后不同时间(24,48,72 h)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在受试剂量、时间范围内,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彗尾的长度(除50 mg/kg染毒组)随剂量增加而延长(P<0.01),各剂量与彗星率和彗尾长度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彗星率=0.974 5,R彗尾长=0.970 6,P<0.01);染毒后24,48,72 h,各组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和彗尾的长度随染毒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1,2-DCE对小鼠睾丸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和砷染毒对子代大鼠海马、大脑皮质组织中谷氨酸(Glu)与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妊娠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来水)、氟单独染毒组(100 mg/L氟化钠)、砷单独染毒组(75 mg/L亚砷酸钠)和氟+砷(100 mg/L氟化钠+75mg/L亚砷酸钠)联合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孕鼠自妊娠第0天连续染毒至仔鼠断乳[出生后第21天(postnatal day 21,PND21)],断乳后仔鼠继续染毒至PND42。分别于PND21和PND42每组选取8只雄性仔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仔鼠海马、大脑皮质组织中Glu与GAB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ND21和PND42时砷单独染毒组和氟+砷联合染毒组仔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降低及PND42时砷单独染毒组和氟+砷联合染毒组仔鼠海马组织中GABA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氟单独染毒组比较,PND42时氟+砷联合染毒组仔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ND21时氟+砷联合染毒组及PND42时氟、砷单独和联合染毒组仔鼠大脑皮质组织中Glu含量下降,PND21和PND42时氟、砷单独和联合染毒组仔鼠皮质组织中GABA含量也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氟单独染毒组比较,PND21时氟+砷联合染毒组仔鼠皮质组织中Glu含量及PND42时砷单独染毒组和氟+砷联合染毒组仔鼠皮质组织中GABA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砷单独染毒组比较,仅PND21时氟+砷联合染毒组仔鼠皮质组织中Glu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均可降低大鼠仔鼠海马和皮质组织中的Glu和GABA含量,联合染毒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D丁酯(butyl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2,4-D b.e.)亚慢性染毒对雄性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30 d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蒸馏水体积比为1:1)组和低(1/100 LD50,6 mg/kg)、中(3/100 LD50,18 mg/kg)和高剂量(6/100 LD50,36 mg/kg)2,4-D丁酯染毒组,每组10只。经口灌胃染毒,每周连续染毒5 d,实验周期为90 d。染毒结束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中GABA、Glu的含量。结果随着2,4-D丁酯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中的Glu含量和Glu/GABA值均呈升高趋势;大脑皮层和海马中的GABA含量呈下降趋势,小脑中G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2,4-D丁酯亚慢性染毒可破坏小鼠脑组织中Glu和GABA水平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全身动式吸入暴露对NIH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7周龄NIH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雌鼠5只,雄鼠10只。采用全身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分别予剂量为0.00、100.00、350.00 mg/m3的1,2-DCE染毒,6 h/d,连续28 d。分别于染毒前和染毒第1~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NIH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3组小鼠的体质量和游泳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第1~4周,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小鼠染毒第1~4周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组染毒前缩短(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随染毒时间增加而延长,在染毒第4周逃避潜伏期较同组染毒前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低和高剂量组小鼠染毒第2~4周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亚急性吸入暴露可致NIH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高剂量染毒时可致学习能力呈时间-效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胶合板释放物甲醛对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甲醛暴露的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二级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采用胶合板模拟不同装修环境:10倍装修水平组(空气中甲醛浓度3.44~3.63mg/m3)和3倍装修水平组(空气中甲醛浓度0.99~1.25mg/m3),小鼠染毒5h/d,连续7d。对照组小鼠在未放置胶合板的房间(空气吸入,空气中甲醛浓度0.02~0.07mg/m3,相当于未装修水平)进行同样的处理。7d后,取脑,分别测定吸入甲醛后脑组织氨基酸类犤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γ-GABA)犦、儿茶酚胺类犤(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犦以及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3倍装修水平胶合板暴露的小鼠,脑组织Asp含量、NE、Ach含量下降(P均<0.01);10倍装修水平胶合板暴露的小鼠,脑组织Glu、NE、E、Ach含量下降(P均<0.05),γ-GABA含量升高。结论胶合板释放的甲醛对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有影响,表现为γ-GABA上升,其余神经递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沥青烟对小鼠体重变化和脑组织脏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沥青烟对小鼠体重变化和脑组织脏器系数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沥青烟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昆明种成年小鼠,雌雄各半,按体重分层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沥青烟染毒剂量分别平均为165、82、41 mg/m3。呼吸道静式染毒法,2 h/d,每周6 d,连续8周。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和脑组织重量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高、中剂量组前3周、低剂量组在第3周的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染毒4~8周时间内除高剂量组外,其他染毒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率在各染毒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8周后,小鼠脑组织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沥青烟使小鼠体重增长迟缓,对脑组织重量有随剂量增加而减轻的趋势。在该实验条件下,沥青烟对中枢神经系统尚未造成器质性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对体外培养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1,2-DCE染毒0.5或1h,噻唑蓝(MTT)法检测活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发现,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相对存活率逐渐降低.与二甲亚砜(DMSO)组比较,染毒0.5 h,25、75、100、125、150、175、200 μmol/L 1,2-DCE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染毒1h,75、100、125、150、175、200 μmol/L 1,2-DCE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0.5 h各组比,175μmol/L组染毒1h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曲线经标准化拟合后发现,染毒0.5 h,1,2-DCE的最适IC50为89.41 μmol/L,95%的可信区间为85.23~93.79μmol/L;染毒1h,1,2-DCE的最适IC50为87.68 μmol/L,95%的可信区间为83.71~91.82 μmol/L.FCM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2-DCE染毒1h,25、50、100、150、200 μmol/L组的G0/G1期比例降低,25、50、100 μmol/L组的S期比例降低,25、50、100、150、200 μmol/L组的G2/M期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各组均不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1,2-DCE能够抑制体外培养SW620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但不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