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至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行TAVR治疗的患者1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行升主动脉造影评估瓣膜释放后主动脉瓣反流情况,记录院内和...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现已成为治疗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措施,且适用人群也从老年高风险患者逐步扩展到中、低风险及较年轻患者,但其术后缺血性及出血性并发症仍不少见,并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该专家共识复习了相关资料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及国际指南,给出了TAVI术后抗血栓治疗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TAVI术后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减少缺血及出血并发症。该共识从TAVI术后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机制、缺血及出血风险评估、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抗血栓时程、瓣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强调TAVI术后应综合评估患者缺血及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方案的制定应个体化,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现已成为治疗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措施,且适用人群也从老年高风险患者逐步扩展到中、低风险及较年轻患者,但其术后缺血性及出血性并发症仍不少见,并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该专家共识复习了相关资料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及国际指南,给出了TAVI术后抗血栓治疗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TAVI术后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减少缺血及出血并发症。该共识从TAVI术后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机制、缺血及出血风险评估、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抗血栓时程、瓣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强调TAVI术后应综合评估患者缺血及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方案的制定应个体化,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不但避免了传统右心室导线起搏技术所带来的操作风险, 还可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及透视暴露时间、节省住院花费及医疗资源的消耗, 是极简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明确体现。本文报道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TAVR手术1例, 术中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 手术顺利, 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一线治疗方案,也适用于AS合并不同严重程度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但在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AR)中却不做常规推荐,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仍然是治疗PAR的金标准。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PAR患者,常放弃外科手术治疗,选择保守治疗,而后者的死亡率更高。经股动脉TAVR(TF-TAVR)为其提供了一种替代治疗方案,尽管仍面临手术技术要求高、缺乏针对PAR的瓣膜系统和术后长期随访数据等挑战,但随着TAVR技术经验积累、新一代瓣膜系统的发展及长期随访数据的反馈,TF-TAVR治疗PAR逐渐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外科手术替代治疗方式,本文对TF-TAVR治疗PAR实施要点、临床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股动脉入路是TAVR的首选入路,90%以上的患者可经股动脉完成TAVR,替代入路包括经锁骨下动脉、经腋动脉、经颈动脉、经升主动脉和经心尖入路。对于常规经股动脉或上述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患者,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经腔静脉入路,但该入路操作步骤相对复杂、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运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院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TAVI治疗、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35例。根据心室电极放置位置,分为LBBP组(12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已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具有外科手术禁忌或中、高危风险的高龄患者。手术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瓣膜口极度狭小且瓣膜结构不清、瓣叶冗长/黏连/严重钙化等,导丝逆向跨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建立轨道的难度较大,由此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手术成功率降低。该文报道3例重...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常见的成人瓣膜疾病之一,美国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4.6%,在美国是位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TAVR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42例.其中年龄≥80岁患者22例为高龄老年组,65≤年龄<80岁患者120例为老年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结果.采用SPSS 20.0软...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自开展以来发展迅速,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TAVR的适应证已经扩展至全风险范围主动脉瓣狭窄人群.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均十分常见,这对TAVR术后的抗栓治疗提出了挑战.而此前的指南关于TAVR的抗栓治疗建议大多基于专家意见而非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将基于最近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的使用期限为8~10年。该文报道1例85岁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10年因生物瓣衰败行瓣中瓣TAVR手术,手术成功,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加重于2020年7月28日急诊入院.既往史:高血压,最高达186/11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肺气肿. 入院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Ⅳ级杂音.辅助检查: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为 7859.1 pg/m...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法国医生Alain Cribier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1],开创了心脏瓣膜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新纪元.二十年来,器械不断改进、创新,技术不断发展,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不同外科手术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目前有...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运用已经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风险极高危或高危患者发展至中低危患者。随着TAVR运用的拓展,其相关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TAVR的并发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反复胸痛2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8年9月至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既往有慢性肾病及透析病史5年,遗留有右侧前臂动静脉内瘘。7年前行肾移植手术,术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药;有高血压病史7年,长期口服氨氯地平(5 mg/次,每日1次)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否认吸烟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01/58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68次/分,律齐;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喷射样杂音,伴有颈部传导;右侧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肾移植手术);右前臂可见既往动静脉内瘘手术瘢痕;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示:血肌酐156μmol/L,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12195 pg/ml,肌钙蛋白I 0.087 n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aVL、V4~V6导联ST段压低并T波倒置或双向。  相似文献   

17.
自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关于心脏瓣膜病的管理指南发布以来,大量新的临床证据被积累.这些新证据使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需要更新瓣膜病的管理指南.本文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角度,解读2021年新指南所作出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国首例Silara?-Valve(原Direct Flow)瓣膜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6日阜外医院首次开展的1例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与患者围术期情况。1例外科手术中危的症状性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和镇静下成功接受了Silara?-Valve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瓣膜位置、功能良好,无反流,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后续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评估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经彻底改变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式。然而,单纯自体主动脉瓣返流(native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NAVR)一度被认为是TAVR的禁忌证,这是由于大部分患者主动脉瓣无钙化以及随之造成的锚定人工瓣膜困难。与主动脉瓣狭窄相比,TAVR的第一代瓣膜治疗NAVR,器械成功率较低,这是因为需要“瓣中瓣”比率以及术后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复发几率较高。然而,随着新一代可回收、有裙边且有特殊固定机制瓣膜的研发与应用,此类患者的手术预后得到改善。本文对TAVR在单纯NAVR患者中的应用及两代瓣膜的临床预后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抗栓治疗方案尚不统一,因此为TAVR术后患者选择最佳的抗栓策略,实现个体化的抗栓治疗就成为了当前TAVR术后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术后选择双联抗血小板、单药抗血小板和(或)抗凝治疗是目前TAVR术后抗栓治疗的主要策略。一方面目前TAVR适应证人群常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肿瘤、心房颤动等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另一方面以术后影像学表现为主导的亚临床血栓是否需要更安全积极的抗栓方案尚无明确临床研究证据。该文探讨并梳理了TAVR术后抗栓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