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产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PIH组),另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含量。结果 PIH组PT、APTT、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ib、VWF、GMP-140、TAT及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前状态,血栓形成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分析,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 检测正常女性(n=100)、正常妊娠孕妇(n=100)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n=90)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血清PT、APTT、TT值低于正常女性人群,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人群(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PT、APTT、TT水平进一步降低,Fib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正常妊娠相比,体内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检测血清PT、APTT、Fib、TT水平,有助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评估,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分析,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检测正常女性(n=100)、正常妊娠孕妇(n=100)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n=90)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孕妇血清PT、APTT、TT值低于正常女性人群,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人群(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PT、APTT、TT水平进一步降低,Fib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正常妊娠相比,体内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检测血清PT、APTT、Fib、TT水平,有助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评估,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应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HDCP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和常规组(n=51),常规组接受硫酸镁治疗,联合组接受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不良妊娠结局(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窒息、产后出血)。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常规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T、APTT、TT长于常规组,FIB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窒息、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88%较常规组21.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患者应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调节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严重创伤失血且需输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给氧治疗,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首先给予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患者血液容量,防止由于患者失血过多而出现休克。对照组给予一般输血,观察组给予大量输血。比较两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输血前、输血后1 d和输血后3 d凝血功能变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和病死情况。结果两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输血后1 d和输血后3 d较输血前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后1 d较输血前PT、TT、APTT水平显著升高而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输血后1 d PT、T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应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臻  韩力  管清秀 《山东医药》2008,48(26):76-77
将40例ASAⅡ~Ⅲ级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入室后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羟乙基淀粉)6 ml/kg,10 ml/(kg·h),对照组常规输入复方乳酸钠液.分别于给药前(T1),给药后5 min(T2)、30 min(T3)、60 min(T4)监测血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两组在T2~T4时点PT、APTT、TT明显高于T1(P<0.05),Fib和Plt明显低于T1(P<0.05);观察组T2~T4时点TT、PT、AP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输入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尚未超出机体代偿范围,在临床推荐剂量内,加强凝血功能监测的同时可安全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临产孕妇与68例育龄非妊娠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进行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临产孕妇组血清D-Dimer和Fi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T、APTT、TT时间短于对照组;PL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掌握凝血与纤溶功能及状态对预防产科并发症、保护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 14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级组(38例)、Child-Pugh B级组(60例)、Child-Pugh C级组(42例),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PA、TBA、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A降低,TBA升高,PT、APTT、TT延长,Fib降低,MPV、PDW、P-LCR升高,PLT降低(P均0.01)。随着患者Child-Pugh级别升高,PA逐渐降低,TBA逐渐升高(P均0.01);凝血功能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P均0.01);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逐渐增高,PLT逐渐降低(P均0.01)。结论 PA、TBA、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凝血状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251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又根据是否有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163例,无大血管病变组8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观察其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TT[(16.28±1.44)s vs(17.80±0.97)s]、APTT[(35.57±3.73)s vs(37.46±4.17)s]、PT[(12.60±1.08)s vs(13.84±0.60)s]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ib[(3.21±0.87)g/L vs(2.91±0.55)g/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大血管病变组Fib较无大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P=0.03)。糖尿病组主要影响凝血指标的是糖化血红蛋白、TC、LDL-C。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凝血系统的异常,糖化血红蛋白、TC、LDL-C水平与凝血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T、TT短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T、APTT、TT长于干预前,FIB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根据凝血筛选试验联合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常规检测评估给予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按照抽签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出血情况给予输血治疗,观察组根据凝血筛选试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及Hb、PLT评估结果给予输血治疗。比较两组关胸期间、术后24h累计出血量、不同时相成分用血情况及输血后、术后24h凝血功能指标、Hb、PL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胸期间、术后24h累计出血量及出血总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红细胞用量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输血后、术后24h APTT、PT、TT、FIB、Hb、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根据凝血筛选试验联合Hb、PLT常规检测评估结果给予输血治疗,可有效纠正凝血功能,避免滥用血现象,有助于降低输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肺栓塞(AP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呼吸科2013~2015年住院的APE患者43例(病例组),并选择同期4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入选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指标进行检测,观察首次住院及出院前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PT、APTT显著降低,FIB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例组治疗后PT、APTT显著升高,FIB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TT在各组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溶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DIC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素云 《山东医药》2010,50(22):79-79
目的观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检测20例健康非孕妇(对照组)、20例健康产妇(妊娠组)、20例发生DIC产妇(DIC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妊娠组妇女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明显缩短(P均〈0.05),FIB明显升高(P〈0.05);DIC组妇女与妊娠组和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D-Dimmer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DIC产妇PT、APTT、TT延长,FIB降低D-Dimmer升高。检测上述指标变化对DIC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率(MPA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97例,按照患者住院号尾数奇偶分为氯吡格雷组98例与替格瑞洛组9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MPA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TT、FIB、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PT、APTT短于氯吡格雷组,FIB、MPAR低于氯吡格雷组,TT长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可有效改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MPA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进行保温处理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60、90 min及手术完毕时的鼻咽温,同时对麻醉前后各时间点和术后24、48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血管性学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尿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麻醉前相比,观察组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后的APTT、PT、TT、D-D、血小板计数、vWF、Fib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后PT、APTT和TT延长,术后24、48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麻醉前,而D-D和vWF明显升高,Fib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围术期保温干预保护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在正常分娩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凝血指标运用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入院的7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分娩的74例无糖尿病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分娩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查结果。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比正常分娩前后PT、APTT、TT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而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正常分娩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产生血糖变化,对糖尿病患者产妇有极大的影响,而分娩前后动态观察凝血指标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糖水平,对监测和预防产后出血及预后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江 《国际呼吸杂志》2016,(24):1858-1861
目的:探讨凝血状况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68例 CAP 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再根据1∶1的配对比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68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并根据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中高风险组(n =63)和低风险组(n =105)。比较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等指标,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各凝血指标与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凝血指标及 PSI 评分对 CAP 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5例(8.9%)患者因 CAP 或并发症死亡。观察组的 PT、APTT、Fib、PLT、DD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高风险组的血 PT、APTT、TT、DD 水平及 PT、DD 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DD 与 PSI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 =0.508,P <0.01),而 PT、APTT、TT、Fib、PLT 等与 PSI 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 =0.143、0.106、0.129、0.085、0.098,P 值均>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 PT、DD、PSI 评分在预测 CAP 的生存状况方面的 AUC 分别为0.552(95% CI 0.461~0.646,P >0.05)、0.916(95% CI 0.883~0.956,P <0.01)、0.889(95% CI 0.842~0.931,P <0.01)。结论 CAP 可以引起凝血功能的紊乱,DD 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衡水市饶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及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2例患者退出研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APTT、P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TT长于对照组,PT、TT短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MCA的Vp、Vm、DVp、D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侧MCA的Vp、Vm快于对照组,DVp、DVm小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 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患侧脑血流动力学,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另选30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MODS组及非MODS组,并根据转归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R)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肺炎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R则明显升高。重症肺炎患者中,MODS组PT、APTT及TT较非MODS组明显延长,PLT及FIB低于非MODS组,DDR高于非MODS组;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R则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硫酸镁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达标时间、血压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血压达标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而SBP、DBP、24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有利于改善其妊娠结局,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