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ALP、GGT水平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65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ALP、GGT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血清ALP正常(≤135 U/L)及异常(135 U/L)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79%,2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68%,5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GGT正常(≤45 U/L)及异常(45 U/L)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87%,2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71%,5年生存率分别为37%和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血清ALP[风险比(HR)=1.766,95%可信区间(95%CI):1.068~2.921,P=0.027]及GGT(HR=2.312,95%CI:1.367~3.912,P=0.002)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前血清ALP正常及异常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和50%,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和2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4%和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血清GGT正常及异常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和56%,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和35%,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8%和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血清ALP(HR=1.653,95%CI:1.001~2.729,P=0.049)及GGT水平(HR=1.949,95%CI:1.296~2.930,P=0.001)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在ALP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腹水发生率高;GGT异常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肿瘤分期晚,肿瘤≥5 cm患者比例高,肝性脑病发生率高。结论治疗前血清ALP、GGT水平可用于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预后,二者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治疗后的远期生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序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与对照组(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手术结束后4 w评价两组近期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治疗6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手术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56%,与对照组(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序贯治疗可提高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本院2003-03/2008-07收治肝癌患者46例,共69个结节,均经临床证实.患者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跟踪随访.患者生存率以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射频术后,直径<3 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93.61%,局部复发率6.82%,1、2、3年的生存率为87.10%、80.13%和61.92%; 直径≥3 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68.18%,局部复发率27.27%,1、2、3年的生存率为73.33%、53.33%和30.48%.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90.00%,局部复发率10.00%,1、2、3 年的生存率为90.00%、82.80%和63.98%; 多发病灶者,完全消融率82.05%,局部复发率15.38%,1、2、3年的生存率为68.75%、50.00%和28.57%.Child-pugh A级组完全消融率87.93%,局部复发率13.21%,1、2、3年的生存率为86.40%、75.25%和54.99%; B-C级组完全消融率81.82%,局部复发率22.22%,1、2和3年的生存率为66.67%、53.33%和35.56%.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和局部复发率与肿瘤的大小相关; 长期生存率和肿瘤的数目、大小、肝功能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4.
冀春亮  赵卫 《山东医药》2012,52(7):93-95
在全球常见的癌症中,原发性肝癌(HCC)发病率排名第五位,是第三大由癌症而致死的常见原因[1]。外科手术切除(HR)、局部消融治疗和肝移植(LT)被认为是有治愈可能的措施。但据估计,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RFA)仅对10%的肝癌患者有明显疗效,且这部分患者的肿瘤直径≤3 cm[2];据报道,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肝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40%。因此HCC的治疗措施并不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同步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肝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152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同步TACE治疗;对照组先行TACE治疗,1~2 w后再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甲胎蛋白(AFP)水平、治疗前后肿瘤体积、肿瘤完全坏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阳性患者中治疗前AFP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体积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肿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同步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与先行TACE治疗相比疗效更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临床老年肝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及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小肝癌患者,以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射频组(n=43),以采用开腹手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手术组(n=43);分析比较术后2组的住院天数、肝功能变化、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1)射频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射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尤其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射频组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肝功能损害小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相近,在临床上可替代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联合乐沙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于十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射频消融组与联合治疗组,各60例。射频消融组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联合乐沙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结束1周后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结束1周后的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结束1周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GT、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LN、PCⅢ水平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HA、LN、PCⅢ水平显著低于射频消融组(P 0. 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PT水平低于射频消融组(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T、APTT水平显著低于射频消融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P 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射频消融组患者(P 0. 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射频消融组(P 0. 05)。联合治疗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射频消融组(P 0. 05)。结论使用射频消融术联合乐沙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射波刀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初治小肝癌患者80例,其中35例患者接受射波刀治疗,共41个靶病灶; 45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共47个靶病灶。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年总生存率、1年局部控制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并应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研究共随访6. 0~17. 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 5个月,其中2例(2. 5%)患者失访,每组各1例。射波刀组31个病灶(75. 6%)完全缓解,4个病灶(9. 8%)部分缓解,4个病灶(9. 8%)稳定,2个病灶(4. 9%)进展,客观有效率为85. 4%,1年总生存率为100%,1年局部控制率为94. 3%;射频消融组38个病灶(80. 9%)完全缓解,9个病灶(19. 1%)进展,客观有效率为80. 9%,1年总生存率为100%,1年局部控制率为91. 0%。2组客观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2种治疗方式术后不良反应多为1~2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射波刀治疗小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与射频消融治疗相当,是小肝癌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季必勇  吕维富 《山东医药》2012,52(40):57-5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单发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肿块直径≤3 cm单发小肝癌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31例,术后定期随访,做出疗效评价。结果 31个病灶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完全消融25个(80.6%),不完全消融6个(19.4%),随访中病灶稳定17个(54.8%),病灶进展14个(45.2%),重复RFA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RFA治疗原发性单发小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低,近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向阳  王一 《山东医药》2007,47(18):35-36
37例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患者采用射频治疗.观察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及生存率。37例共43个病灶.首次治疗完全消融率达81.08%.术后第1、3和5年的总体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6%、25.1%和25.1%.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9.00±0.97)个月。术后第1、3和5年的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2%、69.8%和30.2%.中位总体生存时间(48.00±4.93)个月。认为射频消融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安全可靠,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103-1109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再次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治疗亚洲复发性肝癌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日期自建库截止至2020年6月15日。由两位评价者独立检索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8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均来自亚洲国家,包含2903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再次肝切除术组和射频消融组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2%和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4%和3.3%。再次肝切除术组和射频消融组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3%、66.3%、51.1%和91.4%、69.2%、39.9%。两组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9%、48.3%、34.4%和57.5%、27.9%、14.0%。Meta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9,95%CI:0.77~1.02,P=0.10),但再次肝切除术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HR=0.79,95%CI:0.72~0.87,P0.001)。结论目前证据显示,再次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癌有更高的无瘤生存率,但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RFA)与微波消融术(MWA)治疗BCLC-A期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BCLC-A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例接受RFA,20例接受MWA。比较射频组和微波组的1、2、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肿瘤首次完全消融率。结果射频组和微波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80%及95%、85%、7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与微波组的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及95%、80%、60%及90%、80%、6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与微波组的首次完全消融率为90%及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与MWA治疗BCLC-A期肝癌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治疗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救治的10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将符合实验设计的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EGFR-TKIs耐药后治疗方式不同,将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2组,即射频消融组(46例)和化疗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射频消融组和化疗组患者患者治疗后客观有效率分别为95.65%(44/46)和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32.61%)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出现咯血,5例(10.87%)发生胸痛,7例(15.22%)气紧,6例(13.04%)发生气胸。37例(88.10%)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43例(100.00%)患者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射频消融组患者1a、2a、3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83%(22/46)、30.43%(14/46)和17.39%(8/46);化疗组患者1a、2a、3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71%(15/42)、16.67%(7/42)和4.76%(2/42)。两组患者1a、2a、3a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1a、2a、3a总生存率分别为67.39%(31/46)、36.96%(17/46)和17.39%(8/46);化疗组患者1a、2a、3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29%(27/42)、33.33%(14/42)和9.52%(4/42)。两组患者1a、2a、3a总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COG评分和肿瘤直径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ECOG评分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COG评分和肿瘤直径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射频消融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s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提高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性个体化的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间562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574例病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术后肿瘤残余复发、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术后无瘤生存率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恢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射频消融组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P0.001,P=0.041),术后射频消融组无严重并发症,肝功能损害主要为轻中度,损害程度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P0.001)。术后1个月手术切除组无肿瘤残留,射频消融组23例共41个瘤灶发现肿瘤残留。两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无差异,手术切除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P=0.024)。结论射频消融能够完全毁损肿瘤实质,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得当可达到与手术切除相近的治疗效果,但其术后无瘤生存率低于手术切除,因此规范性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近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与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0例,根据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术后3年生存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HIT基因表达对患者3年内生存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性分析明确FHIT基因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术后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随访3年,在180例患者中,有118例生存,占65.56%,有62例死亡,占34.44%。生存组高分化、肿瘤Ⅰ~Ⅱ期、肿瘤5 cm、无淋巴结转移占比分别为51.69%、50.85%、65.25%、74.58%,高于死亡组的17.74%、19.35%、27.42%、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灰度值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3年内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标准误=0.041,P0.001,95%CI=0.655~0.817)。Cox回归性分析提示FHIT基因表达、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是原发性肝癌术后3年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FHIT基因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它是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65岁持续性房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病人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50例与服药组50例。射频消融组均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服药组采用常规服胺碘酮、华法林。观察两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1~5年生存率及脑梗死、心肌梗死发生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波离散度(Pdis)及P波最大时限(Pmax)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组治疗后9、12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优于服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dis及Pmax变化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后Pdis及Pmax优于服药组(P<0.05);射频消融组总有效率88%,服药组总有效率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射频消融组1年生存率为96%(48/50),5年生存率为88%(44/50);服药组1年生存率为82%(41/50),5年生存率为68%(34/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经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大肝癌(肿瘤直径>5 c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观察两组疗效,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记录中位生存时间及6、12、18、24个月累计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分别为(399.13±430.214)、(235.31±308.047)U/L,对照组分别为(491.90±439.203)、(609.81±420.135)U/L,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P均<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观察组、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5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8%、0,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0,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0、0,两组6个月、12个月生存率比较,P均<0.05。结论与单行TACE比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疗效较好,且术后患者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0例,病例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30例,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第2、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安全性与单一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马思聪  王涛  丁敏  明雅南  戚星星  张源  翟博 《肝脏》2016,(5):355-35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一线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6月到2014年11月,201例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在本中心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随访时间4~53个月。使用单因素(Kaplan-Meier模型)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患者肿瘤复发以及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初次完全消融率为96%,部分患者接受了2次消融,总计完全消融率为99%。微波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12/201)。患者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8个月、肝功能Child B级、肿瘤多发、肿瘤直径5 cm、AFP20μg/L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为38个月,与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炎病史、肿瘤多发以及肿瘤直径5 cm。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一线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和有效的,肿瘤直径、数量以及患者肝功能状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1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经皮、经腹腔镜、开腹手术三种途径,采用B超、CT定位,多点穿刺行RFA治疗115例(原发性肝癌85例,转移性肝癌30例)肝癌患者,肿瘤直径1~8cm,其中3~5cm45例(39.1%),5~8cm42例(36.5%);数目1~6个。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11.3%,住院期间死亡2例。AFP阳性的60例肝癌病人中,RFA治疗后有46例(76.6%)明显降低,其中有35例(58.3%)转阴。1年生存率为78.2%,2年生存率为56.5%,>3年生存率为36.5%。结论采用不同径路、多点穿刺行RFA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性肝癌等临床治疗较困难的病例,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