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先庚 《国医论坛》1991,5(1):31-31
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自拟“补牵汤”治疗面神经麻痹数十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中资料较完备的32例报告于后.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9~35岁者25例,36岁~61岁7例;发病时间最短者14天,最长者245天;合并高血压着3例,偏头痛者6例.均具典型面神经麻痹症候:患侧面部表情瘫痪肌瘫痪并被牵向健侧,皱额、蹙眉、闭目、露齿试验阳性,且经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其它疾患.所有患者自就诊之日起,停用一切其它疗法.治疗方法 补牵汤由生黄芪60克,当归尾10克,赤芍8克,地龙8克,川芎6克,桃仁6克,全蝎10克.白附子(制)6克,僵蚕6克,天麻10克,木瓜10克,羌活10克组成.水煎服,每日一剂.五剂为一疗程,一般治疗一至四个疗程.  相似文献   

2.
买国仆  郭长娥  王侠  朱校序  李静 《新中医》2020,52(21):95-99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 风寒袭络证的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IFP 风寒袭络证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 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针刺及中药内服。比较2 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传导功能及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 水平。评价2 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 组眼裂闭合、口角偏斜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眼裂闭合、口角偏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均降低(P<0.05),观察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GDNF、NGF 水平均提高(P<0.05),观察组血清G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9.09%) 与对照组(0)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IFP 风寒袭络证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增强GDNF、NGF 等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李珲  张燕妮 《新中医》2019,51(3):207-209
目的:探讨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寒袭肺证的疗效。方法:选择110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硫酸特布他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宣肺平喘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风寒袭肺证症状评分、咳嗽症状评分。比较2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 0.05)。治疗后,2组风寒袭肺证症状(咳嗽、咳痰、咽痒)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01)。观察组治疗后风寒袭肺证(咳嗽、咳痰、咽痒)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夜间、日间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后,观察组夜间、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宣肺平喘汤辨治小儿CVA,可明显改善患儿相关指标和咳嗽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交替温针灸辨证取穴联合电针、甲钴胺口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及甲钴胺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温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味觉丧失、面部表情肌瘫痪、睑裂变大)及痊愈时间差异,治疗前、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H-B)]及面部神经肌电图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味觉丧失、面部表情肌瘫痪、睑裂变大消失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B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RI潜伏期、CMAP波幅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  相似文献   

5.
腹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罡  顾群 《光明中医》2007,22(3):42-4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文献查询,传统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各家所用方法不同,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所以,各家疗效相差较大,尚难对各家的疗效差异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妍怡教授为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40 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是神经病学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李教授自拟佛手祛风汤治疗此病,疗效显著,文章介绍并总结了李妍...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未完全阐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9~35岁者25例,36~61岁者7例。发病时间最短者14天,最长者245天.均具典型面神经麻痹征  相似文献   

9.
郑佳佳  郑霁 《新中医》2024,56(8):80-84
目的:观察三拗片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急性支 气管炎风寒袭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拗片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剔除1例,最终纳入研 究5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三拗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拗片 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水 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拗片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三拗片组咳嗽消失、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三拗片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血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拗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与对 照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拗片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临床疗 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选用维生素B1 0.1 g及维生素B12 0.5 mg穴位注射,1次/d,14 d为1疗程;泼尼松片30 mg,1次/d,连用3 d后每隔日递减5 mg至停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利巴韦林0.3 g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必要时应用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16例,显效7例,痊愈显效率为76.67%;对照组30例,痊愈3例,显效10例,痊愈显效率为4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60例、针刺对照组60例和针刺加药敷组60例,疗程均为40天。结果: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结果显示3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0.00%和95.00%,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结果显示3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90.91%和96.55%,总体疗效差异具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P<0.05)。但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的疗效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祛风解毒活络汤内服.结果 治疗组耳后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7d后面瘫急性伴随症状缓解情况、60 d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 (P< 0.05).结论 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李娜  黄心镜 《光明中医》2020,(12):1871-1873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门诊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治疗的风寒性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针灸诊疗,观察组接受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量表(H-B)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B、FDI躯体和社会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和FDI社会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FDI躯体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俞显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透刺为主配合隔姜灸,与单纯患侧局部穴针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6例,随机分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2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且治疗组减少更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冬汤合逐风通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等控制糖尿病基础上,给予:①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20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每日1次;②依帕司他片,每次5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汤合逐风通痹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60例,显效2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0例,显效14例,有效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冬汤合逐风通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5例,给予牵正散口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4例,显效23例,好转5例,无效0例,痊愈率33.33%,显效率88.09%,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19例,无效2例,痊愈率19.05%,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5.24%。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途径,能使受损的面神经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患者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5.71%和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内服、熏蒸联合针刺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加熏蒸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起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TFG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TFGS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H-B分级分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和熏蒸的方法能够对面神经炎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更短,对于面瘫症状的改善及面部肌肉的功能改善效果卓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