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苦参碱微乳经皮吸收制剂和口服苦参素胶囊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素胶囊阳性对照组和苦参碱微乳制剂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采用苦参素胶囊内容物水溶液(200 mg·kg-1)预防性灌胃给药;苦参碱微乳制剂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预防性经皮给药;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微乳高、中剂量组和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的ALT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减轻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苦参碱微乳高剂量组和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的AST均显著降低(P<0.05);苦参碱微乳制剂组ALT,AST水平及SOD,MDA含量以及病理变化与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临床用药苦参素胶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氯沙坦联合小剂量叶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和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n=10),空白对照组(SHR-C),氯沙坦组(SHR-L:50 mg·kg-1·d-1),合用组(SHR-L+Y:氯沙坦25 mg·kg-1·d-1 +叶酸0.4 mg·kg-1·d-1),另选10只同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C)。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LSD法进行组间比较。肠系膜血管组织切片用HE染色,主动脉测定血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计算厚度和管腔面积。结果 SHR-L+Y组与SHR-C相比,全血黏滞度各指标均下降,P<0.05;SHR-L+Y组与SHR-L相比,全血黏滞度无明显差别,P>0.05。血浆黏滞度,各组间差别不显著,P>0.05。血管组织学观察显示:SHR-L+Y组肠系膜动脉无增厚,内皮细胞层完整,内弹性膜结构清晰,主动脉中膜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与SHR-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的氯沙坦和叶酸能有效的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82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33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0.5 mg,1周2次,疗程为3个月。观察1年内病情的反复、复发率及测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CD3+,CD4+,CD8+,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IgA水平。结果 HSP患儿治疗前血CD3+,CD4+,IL-2,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gA明显上升(P<0.01),CD8+细胞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3个月后复查血CD3+,CD4+,CD8+,IL-2,IFN-γ,IgA水平,发现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恢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0.01),1年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能调节HSP患儿免疫功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一种由高良姜、香附、百合和乌药提取物制成的复方中药姜百片对大鼠醋酸损伤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注射法制作大鼠醋酸胃溃疡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阳性对照组(0.108 g·kg-1·d-1)、姜百片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10 d后处死并解剖大鼠,测量胃黏膜溃疡面的长短径(L和H),按照公式S=πLH/4计算溃疡面积,用试剂盒测定损伤部位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该复方中药的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可以显著减小醋酸损伤大鼠的溃疡面积(P<0.05),并可显著提高醋酸损伤部位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0.05)的水平。结论 姜百片具有抗醋酸损伤型胃溃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的EGF和VEGF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参根和茎叶皂苷对孤独饲养小鼠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小鼠孤独饲养4周后,分别以人参根及茎叶皂苷溶液灌胃,按高剂量100 mg·kg-1,低剂量25 mg·kg-1给药,并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观察两者对小鼠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 人参根皂苷可减少小鼠的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P<0.01),人参茎叶皂苷可增加小鼠的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结论 人参根皂苷具中枢镇静的功效,而人参茎叶皂苷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单盲分组,乌司他汀2 µg·kg-1组27例,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27例,入选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脉多支病变。结果 2 µg·kg-1乌司他汀组和1 µg·kg-1乌司他汀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 h动脉血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肺炎发生率、拔管时间、辅助器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乌司他汀2 µg·kg-1组优于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A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评价其量效关系。方法 将60例CAD合并H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10 mg·d-1,C组)和大剂量组(40 mg·d-1,H组),各30例,分别测定服用相应剂量瑞舒伐他汀前及1个月后HS-CRP、血脂各成分及一般生化指标,并对2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间各指标均无差异,治疗1个月后2组LDL-C、TC、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组较C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LDL-C、TC下降与HS-CRP下降呈较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CAD合并HC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大剂量较常规剂量更为有效,降脂与降低CRP作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AP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4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组12只,依达拉奉低剂量干预组(干预Ⅰ组) 10只,依达拉奉高剂量干预组(干预Ⅱ组) 10只。用腹腔注射 D-半乳糖和灌胃 AlCl3法建立AD模型,从实验开始第9周开始,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分别于大鼠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 mg·kg-1·d-1 和6 mg·kg-1·d-1,造模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开始12周后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RT-PCR法检测大鼠脑内海马APP mRNA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依达拉奉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大鼠脑内海马内APP mRNA表达的水平亦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葶苈子对CHF大鼠的尿量及尿离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将Wistar大鼠成功建造CHF模型后,术后8周,将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CHF模型组,葶苈子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后,代谢笼在水负荷条件下测定各组大鼠6 h排尿量,并采用MPT光谱仪测定尿中Na+、K+浓度,滴定法测定Cl-浓度。结果 葶苈子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CHF大鼠排尿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葶苈子高、中剂量组尿Na+、Cl-排出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高剂量组K+排出明显减少(P<0.05)。结论 葶苈子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利尿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从而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对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164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强化降脂组85例,分别予阿托伐他汀10 mg·d-1或40 mg·d-1。于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IMT的变化。结果 强化降脂组,hs-CRP由用药前(5.14±0.96)mg·L-1,降至用药6个月时的(1.58±0.25)mg·L-1 (P<0.05),较常规治疗组(5.16±0.98)mg·L-1降至(2.68±0.5)mg·L-1有更显著的疗效。强化降脂组CIMT由用药前(1.54±0.17)mm,降至用药6个月时的(1.41±0.21)mm (P<0.05),较常规治疗组(1.54±0.16)mm降至(1.51±0.17)mm有显著的效果。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CIM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RP,FIB及胆固醇(T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7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37例调脂治疗组CRP,FIB,TC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对照组CRP(9.75±4.88)mg·L-1,FIB(4.18±1.05)mg·L-1,TC(5.26±0.64)mmol·L-1,调脂治疗组CRP(6.79±3.95)mg·L-1,FIB(2.84±0.98)mg·L-1,TC(4.58±0.9)mmol·L-1,调脂治疗组和对照组CRP和FIB 比较P值均<0.01,2组TC比较P<0.05,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抗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麦芪口服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制作衰老动物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的麦芪口服液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麦芪口服液能明显升高衰老模型大鼠的血清中SOD(P<0.01)和GSH-Px(P<0.05)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P<0.01)。结论 麦芪口服液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康莱特注射液对HL-60/ADR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P6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作用于HL-60/ADR细胞,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康莱特注射液对HL-60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MTT法检测阿霉素对康莱特注射液作用后细胞的抑制效应。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一定时间后,再用一定浓度的阿霉素作用该细胞一定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并分析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P63的表达。结果 各组细胞计数第6天达峰值,康莱特注射液各组细胞计数,较未加药组细胞计数低(P<0.05)。1 mg·mL-1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96 h,阿霉素对该细胞的抑制效应较对康莱特注射液未作用的HL-60/ADR细胞抑制效应强(P<0.05);不同浓度的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96 h后,再用1.5 μg·mL-1的阿霉素作用6 h,该细胞内的阿霉素荧光强度平均值(127.2±4.8)较对照组(77.8±7.2)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1 mg·mL-1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48 h,HL-60/ADR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P16的平均值(898.46±30.50)较对照组(698.45±91.29)高(P<0.05);P63的平均值(837.53±42.75)较对照组(591.33±92.99)高(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对HL-6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有促进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的作用。康莱特注射液还有上调HL-60/ADR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P63的表达,此机制可能参与康莱特注射液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赤芍总苷退黄降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小鼠黄疸模型,分别在实验第6天和第12天观察各组药物对小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清学指标及对小鼠胆汁分泌量和肝组织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酸转移酶(UDPG-T)活性的影响,实验第6天观察各组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第6天赤芍总苷中剂量组ALT、第12天低剂量组AST无显著差异外,赤芍总苷3个剂量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赤芍总苷中、高剂量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赤芍总苷组肝组织UDPG-T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赤芍总苷具有退黄降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胆汁分泌量、提高肝药酶及UDPG-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肌肉组织中的克林霉素,并对止血带下肌肉组织中克林霉素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色谱条件为乙腈-四氢呋喃-磷酸盐缓冲液(30∶1∶70,pH=5)为流动相;柱温:40 ℃;流速:0.8 mL·min-1;替硝唑为内标,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检测波长为205 nm。测定静脉注射克林霉素30,60,90,120 min后上止血带分别阻断血液循环30,60,90 min实验组与未止血对照组的肌肉组织中药物含量。结果 克林霉素在10.58~264.5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RSD≤2.58%,日间RSD≤4.20%。实验组克林霉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P<0.01;相同止血时机,不同止血时间药物含量比较,P>0.05;不同止血时机(30,60,90,120 min)药物含量比较,P<0.01;给药后60 min上止血带阻断肢体血液循环,克林霉素在肌肉组织的含量最高,为39.30 µg·g-1。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重复性好;实验组克林霉素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上止血带时机是影响克林霉素组织分布的主要因素,给药后60 min止血,药物可充分分布到肌肉软组织中,提高预防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3, 5, 4''-三甲基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 derivative 3,5,4''-trimethoxystilbene,TMS)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和钾电流(IK1)的直接作用,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TMS对单个心室肌细胞INa和IK1的作用。结果 TMS(10 μmol·L-1)可快速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INa,用药后3 min左右即开始起效,10 min时抑制率为(36.8±5.6)%(P<0.005),洗脱后可完全恢复;1,3 μmol·L-1 TMS未影响INa大小。TMS不改变INa的最大激活电压,也不影响IK1的大小。10 μmol·L-1使半数最大失活电压(V1/2)由(-87.0±3.3)mV变化到(-96.7±3.5)mV (P<0.001),使失活曲线斜率(S)由(4.9±0.3)mV 变化到(5.4±0.3)mV (P<0.01);使半数最大激活电压(V1/2) (-38.9±1.4)mV 变化到(-47.3±1.3)mV (P<0.001),未改变激活S。结论 TMS可直接作用于豚鼠心室肌细胞,快速抑制INa,且此作用快速、可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进与久居高原者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含量变化对复方甲基异噁唑片药动学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原、急进高原和久居高原3组2个群体健康汉族男性青年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复方甲基异噁唑片前后15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3组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含量。采用DAS 2.0和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3组受试者口服复方甲基异噁唑片后磺胺甲噁唑的药动学和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参数。结果 急进高原组和久居高原组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Ke、MRT、t1/2、Cl与平原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急进高原组t1/2、V与久居高原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久居高原组血糖和血脂含量高于平原组和急进高原组,载脂蛋白含量A则显著减少(P均<0.01)。急进高原组K含量增加,与平原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久居高原组Cl和Ca与急进高原组相比差异显著(P分别<0.05和0.01),急进高原组与久居高原组P均低于平原组(P<0.01)。葡萄糖(GLU)和胆固醇(TCH)与t1/2正相关,APOA与t1/2和V/F负相关(P<0.01)。K和Ca与AUC正相关(P分别小于0.05和0.01),与Cl/F和V/F负相关(P分别小于0.05和0.01)。Cl与V/F负相关(P<0.05)。结论 急进与久居高原者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含量变化对复方甲基异噁唑片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波依定与石斛养阴方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给予波依定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石斛养阴方,连续观察8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头痛、眩晕、心悸、烦躁、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积分也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仅为7.69%,与对照组(23.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波依定与石斛养阴方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能提高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阐明毛兰素注射液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 SD大鼠分别单次和隔天、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静脉注射毛兰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毛兰素的血药浓度。结果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5,50,100 mg·kg-1毛兰素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分别为3.66,3.75,3.89 h; AUC0-12分别为1 453.0,3 041.6,6 731.6 ng·mL-1·h;AUC0-∞分别为1 462.0,3 077.3,6 788.7 ng·mL-1·h;Vd分别为11.67,10.37,3.38 L·kg-1;CL分别为0.049,0.089,0.024 L·kg-1·h-1;MRT分别为0.18,0.28,0.21 h;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隔日给药5次其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相近;而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给药5次的T1/2β为5.43 h,AUC(S0)(0-t)为9 800.8 ng·mL-1·h。结论 毛兰素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与剂量相关,毛兰素注射液单剂量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T1/2β与给药剂量与关,表明毛兰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隔日多剂量给药的消除过程亦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而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给予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其在大鼠体内则呈非线性消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苦参碱注射液预处理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125 mg/kg)、苦参碱注射液高剂量组(2.8 mg/kg)、苦参碱注射液低剂量组(1.4 mg/kg),每组6只。各给药组按照10 ml/(kg·d)进行尾静脉注射,连续治疗14 d。第15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按照12 ml/kg一次性给予50%乙醇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禁食不禁水,16 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肝脂肪沉积,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模型组肝指数较空白组增加(P <0.05),苦参碱高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血清AST、ALT、T-BIL较空白组升高(P <0.05),阳性对照组、苦参碱高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SOD、GSH、CAT较空白组降低(P <0.05),MDA、TG较空白组升高(P <0.05)。阳性对照组、苦参碱高剂量组的GSH、CAT、SOD较模型组升高(P <0.05),MDA、TG较模型组降低(P <0.05)。模型组肝脏脂滴数量较空白组增加(P <0.05,阳性对照组、苦参碱高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较模型组减少(P <0.05。结论 苦参碱注射液可以调节血清转氨酶,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改善氧化应激,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预防、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