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影响MINOCA的主要危险因素,为MINOCA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24 h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年龄≥18岁,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收住院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病变后,将其分为MINOCA组(MINOCA,n=71)和AMI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MI-CAD,n=926),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心电图、GRACE评分及院内外的MACE事件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在MINOCA组中更常见,发病年龄更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更低(P0.001)。与MI-CAD组相比,MINOCA组患者的LDL-C更低(P0.05);MINOCA组心电图的变化较轻,更常见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0.05);入院时MINOCA组患者的GRACE评分明显低于MI-CAD组(P0.001)。随访发现,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4.0%vs. 1.4%,P=0.006)与心源性休克(5.5%vs. 1.4%,P0.001)的发生率在MI-CAD组显著升高,同样,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在MI-CAD组同样升高(2.5%vs.1.4%,P=0.041)。两组间住院期间的MACE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vs. 4.2%,P=0.048);在出院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与再次住院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CAD组中再次AMI的发生率(1.7%vs. 0.0%,P0.05)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出院随访期的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vs.5.6%,P=0.41)。将入组的CHD危险因素、MINOCA及GRACE评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INOCA组与MI-CAD组比较,发生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83~1.13,P 0.05)。结论:MINOCA患者中女性更常见,年龄更年轻,心血管危险因素更低,更常见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GRACE评分更低;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较低,但远期预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NOCA组长期预后不良仍应引起临床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0岁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发病24 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24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共计有60岁MINOCA患者67例,≥60岁MINOCA患者42例,并随机选取同期≥60岁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associated with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I-CAD)患者133例。比较60岁MINOCA患者、≥60岁MINOCA患者、≥60岁MI-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观察预后差异。结果与60岁MINOCA患者相比,≥60岁MINOCA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白细胞计数更高,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60岁MI-CAD患者相比,≥60岁MINOCA患者年龄更年轻,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60岁MINOCA患者相比,≥60岁MINOCA患者心肌炎病因更少(23.9%vs. 4.8%,P=0.009);两组患者其他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60岁MINOCA患者相比,≥60岁MINOCA患者合并脑梗死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vs. 26.2%,P=0.031);与≥60岁MI-CAD患者相比,≥60岁MINOCA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4%vs. 26.2%,P=0.015)。≥60岁MINOCA组患者住院时间较60岁MINOCA组患者更长,较≥60岁MI-CA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MINOCA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与60岁MINOCA组、≥60岁MI-CAD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60岁MINOCA患者相比,≥60岁MINOCA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近期预后较差,远期全因死亡趋势更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院内结局情况,为MINOCA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在24 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198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MINOCA组和冠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院内结局情况。结果 MINOCA组患者158例,MI-CAD组患者1822例。与MI-CAD组相比,MINOCA组女性患者占比偏高,发病年龄更低,STEMI患者占比偏低,合并吸烟、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的患者比例较低。MINOCA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脑钠肽(BNP)、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MI-CAD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MI-CAD组患者(P<0.05)。MINOCA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康复治疗的比例均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5例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在病因、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入选25例MINOCA患者,根据其病因学特点分为心肌炎组和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辅助检查及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与非心肌炎组比较,心肌炎组患者更年轻,血象更容易偏高,肌钙蛋白升高更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心包积液更多(P0.05);而冠状动脉情况较非心肌炎组更好(P0.05),但预后较差(P0.05);血脂异常更易出现在非心肌炎患者中(P0.05),两组在性别、发热者、血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肌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炎引起的MINOCA,较其他病因发病更为凶险,更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住院的AMI患者共476例,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MINOCA组(56例)和MICAD组(42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脏结构、冠脉病变特征、危险因素等。结果:与MICAD组患者比较,MINOCA组患者的年龄较大(P<0.05)、男性较少(P<0.05),吸烟患者较少(P<0.05),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比例较低(P<0.05);空腹血糖、肌酸激酶、肌钙蛋白、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值、LDL-C值更低(P<0.05);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比例更低(P<0.05)。MINOCA组患者的多支病变比例显著低于MICAD组(P<0.05)。在心脏结构方面,MINOCA组和MIC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和糖尿病是MINOCA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MICAD患者相比,MINOCA年龄偏...  相似文献   

8.
背景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一种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率占急性心肌梗死(MI)的5%~25%.目前针对MINOCA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尚缺乏有效手段.目的 分析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治疗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MINOCA患者8...  相似文献   

9.
10.
冠状动脉(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是一种存在一个或合并多个病因的综合征。MINOCA的患病率在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约为6%~8%,其发病机制包括斑块破裂、冠脉痉挛、冠脉自发夹层、微血管病变等。因行冠脉造影时往往未发现有意义的血管狭窄易被忽视,且预后不佳。本文将对其发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由冠状动脉(冠脉)痉挛、斑块破裂、冠脉夹层、冠脉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的一类疾病,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但造影结果显示非阻塞性病变.临床中MINOCA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点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近期几项急性心肌梗死的大型注册研究显示约10%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目前针对该病缺乏系统的诊疗规范,也导致部分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现从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药物治疗策略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六家医学合作中心3 5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MINOCA组204例,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阻塞性MI)组3 299例,比较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药物治疗策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他汀类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与MINOCA及其亚组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相比,MINOCA组患者的年龄较小[(58.5±8.3)岁比(62.5±10.7)岁,t=5.242,P<0.01]、糖尿病比例较少(27.0%比45.1%,χ~2=25.580,P<0.01)、DAPT使用率较低(46.1%比83.1%,χ~2=169.54,P<0.01)。对于MINOCA亚组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他汀类(HR=0.70,95%CI:0.46~0.85,P=0.002)、β受体阻滞剂(HR=0.89,95%CI:0.50~0.97,P=0.023)、DAPT(HR=0.67,95%CI:0.40~0.84,P=0.002)能够降低因斑块糜烂或破裂导致MINOCA的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而ACEI/ARB与1年内MACE发生无独立相关性;并且上述药物均无显著增加出血事件的趋势。结论 MINOCA患者药物治疗策略需个体化,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DAPT对于因斑块糜烂或破裂导致的MINOCA预后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炎症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MINOCA)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例MINO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特点和治疗反应总结其诊治规律。结果:心肌炎、冠脉周围炎和全身炎症状态均可能是触发MINOCA病理生理过程的始动因素。目前,国内外指南对MINOCA治疗和预防均推荐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 ARB)、β受体阻滞剂和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药物,但其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结合病例发现加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治疗可以改善炎症,从而减少MINOCA的反复发作。结论:以糖皮质激素为代表的免疫调节治疗可能给一部分难治性、复发性的MINOCA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和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梗绿色通道收治的直接行PCI的STEMI患者15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是否超过50%分为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组17例和冠状动脉阻塞性STEMI组137例。收集、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的预测因素进行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联合预测因子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STEMI患者中冠状动脉非阻塞与阻塞相比,白细胞计数较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较低。白细胞计数(OR=0.472,95%CI 0.321~0.695,P<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OR=0.200,95%CI 0.054~0.747,P=0.017)是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两个因素联合预测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1),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7.1%。结论 白细胞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独立预测因素,两个因素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联合预测价值较高,或可帮助判断STEMI患者冠状动脉为阻塞性或非阻塞性,以选择下一步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本研究比较了美国全国范围内非阻塞性、阻塞性和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研究者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退伍军人事务中心的健康系统中所有进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排除既往诊断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录病变分布(单支、双支或三支病变)情况。主要临床终点为1年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住院率,次要终点包括1年内全因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闭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心功能和预后。方法:90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RCA闭塞组(RCA组)63例,LCX闭塞组(LCX组)27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2周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行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①RCA组下壁并右室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P<0.01),而并发侧壁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LCX组(P<0.01)。②RCA组Ⅲst↑>Ⅱst↑及aVL st↓>Ⅰst↓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LCX组(P<0.01)。③RCA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心肌梗死面积均大于LCX组(P<0.05)。④RCA组LVEF低于LCX组(P<0.05)。结论:RCA闭塞较LCX闭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2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男性患者631例为对照组,分析女性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226例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冠心病125例,其中典型胸痛63例,典型胸痛诊断女性冠心病敏感性50.4%,特异性71.3%,准确率68.5%,典型胸痛诊断男性冠心病敏感性62.2%,特异性63.4%,准确率80.3%;依据发作期心电图ST段改变,女性冠心病诊断准确率为80.4%,男性为85.2%;分析比较两组病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发现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典型胸痛及发作期心电图ST段改变诊断冠心病,在女性同样具有较高准确性;女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男性相似。  相似文献   

19.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1年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且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非阻塞(狭窄50%)的MINOCA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 660例AMI患者中159例诊断为MINOCA,患病率为6.0%。MINOCA平均年龄为(62.7±12.9)岁,女性74例(46.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多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7.9%对42.1%,P=0.007),冠状动脉无狭窄者82例(51.6%),存在狭窄病变(50%)者77例(48.4%)。MINOCA患者入院期间使用传统二级预防治疗药物的比例偏低,随访1年时,除钙离子拮抗剂(CCB)类药物,其他药物使用比例均明显下降(P均0.05)。1年随访中MINOCA患者发生MACE 27例(19.4%),其中心源性死亡5例(3.6%),心力衰竭3例(2.2%),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19例(13.7%),无非致命性再发心肌梗死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年龄≥60岁、低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论:中国MINOCA患者1年预后情况不乐观,年龄≥60岁、低TC和低LVEF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