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A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CAD合并HC患者63例。所有患者根据给予药物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4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服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前及1个月后hs-CRP水平、血脂各成分及一般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1个月的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s-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降低血脂及hs-CRP水平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加大药物剂量时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10 mg与20 mg每天一次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6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20 mg,疗程均为4周。结果瑞舒伐他汀钙片(10,20 mg)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LDL-C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亦显著降低;HDL-C和TG无明显改变;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10 mg和20 mg均能快速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LDL-C,瑞舒伐他汀10 mg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与联用普罗布考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长海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经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3个月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仍不能达标者,将其随机分为他汀剂量加倍组(瑞舒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和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片10mg、每晚1次+普罗布考片250mg、每天2次),每组各34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三酰甘油(TG)明显下降(P<0.05);他汀加倍组、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显示升高和下降的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与他汀加倍组相比,联合治疗组TC、LDL-C降得更低(P<0.05),LDL-C达标率更高(P<0.05),但HDL-C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他汀加倍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使用优于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的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等。方法:将入选的78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各39例,试验组39例患者每天口服10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则每天口服20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临床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所取得的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小剂量的更加安全经济,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组研究方法比较了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等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等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且安全性相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45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阿托伐他汀组45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血脂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并根据初始血清尿酸水平将两组再各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结果](1)用药后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用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之间下降幅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用药后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尿酸患者相比尿酸下降幅度更大(P<0.05)。(3)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高尿酸血症患者和正常尿酸患者尿酸下降幅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同时亦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降低幅度更大,其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两组。高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20mg,低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TG、TC、HDL-C、LDL-C)及hs-CR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高低剂量组患者TG、TC、LDL-C、hs-CRP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两组对比,高剂量组治疗后TG、TC、LDL-C、hs-CRP下降更多,HDL-C水平升高更多。结论一定范围内,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更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常规剂量(10 mg)瑞舒伐他汀钙组(对照组)和加倍剂量(20 mg)瑞舒伐他汀钙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比较其降脂效果、对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TG、TC、LDL-C、hs-CRP、Apo A1、Apo B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ALT、CPK升高幅度并不明显;观察组降脂总有效率(92.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加倍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有效降低血脂以及hs-CRP,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FH,观察其对CR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使用洛伐他汀,分析两者治疗后的数据。结果数据均反映患者的TC、TG、LDL-C下降,HDL-C升高,对CRP升高有减低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的治疗FH,且对CRP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择在该院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剂量)和对照组(低剂量),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水平及血脂各项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均与治疗比较,TC、LDL-C及TG的量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治疗前后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5,P=0.034)、(t=5.874,P=0.021)、(t=5.637,P=0.01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hs-CRP水平无显著变化,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均显著下降(t=6.541,P=0.011)、(t=5.034,P=0.019),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针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能够充分的调节机体内部的血脂,同时可以降低Hcy、hs-CRP水平,对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吉林医学》2019,(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使用瑞舒伐他汀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MD),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高于对照组,血清ET-1低于对照组,FM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有效,且其安全性也高。 相似文献
14.
秦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5):2271-2272
目的:探索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每晚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持续治疗6个月。对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入组的60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C、TG、LDL-C明显减低,而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6个月后,脂肪肝声像图显示脂肪肝程度明显改善;ALT、AST无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服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HDL-C浓度,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改善脂肪肝的病变程度,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经冠脉造影后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A组患者10mg/QN,B组患者20mg/QN,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各病变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各病变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使用大剂量治疗时具有更加理想的的疗效,其安全性与低剂量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54例冠心病患者检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1,疗程4周,观察服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二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的调脂疗效及其对血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门诊诊断的30例高胆固醇血症(HC)的患者(LDL-C〉3.64mmol/L)接受8周治疗,于治疗前后、治疗4周末及8周末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4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血清LDL-C、总胆固醇(TC)、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8周末LDL-C、TC未见进一步下降,但hs-CRP仍有进一步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的,且10mg/d的治疗剂量能有效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LDL-C与TC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AMI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d)常规剂量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20mg/d)大剂量治疗组,每组35例。2组均在治疗24 h、12周抽取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MMP-9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治疗24 h、20周测量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结果:2组患者治疗24 h和12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差值,治疗24 h和20周LVESD、LVEDD、LVEF、FS、VE/VA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8、12.595、4.813、6.339、6.313、15.148和6.472,P均<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AMI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其效应较常规剂量增强。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讨论及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80例患有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并进行分析。对于试验组患者,医护人员将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而医护人员将对实验对照组进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其 LDL-C 及 TC 的水平值均出现下降现象,并具有明显差异性。而试验对照组通过辛伐他汀治疗后,LDL-C、TC 值均比试验组低。而试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试验组低8.7%。经分析,上述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使用。结论: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各项指标,并且,较传统方法来说,造成的不良反应后果较低,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好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深远意义,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