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汤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双侧环跳、昆仑、委中、承山、阳陵泉、阿是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益肾汤(黄芪、独活、地龙、杜仲、桑寄生、怀牛膝、防风、茯苓、川芎、芍药、当归、薏苡、制川乌、制草乌、甘草片)加减。两组均以治疗14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治疗1~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1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益肾汤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与穴位埋线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并失眠临床疗效。方法:76例颈椎病颈痛合并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其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从心肾论治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颈椎病颈痛合并失眠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心肾论治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颈椎病颈痛并失眠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温经通络汤联合甲钴胺分散片中西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经通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经通络汤联合甲钴胺分散片中西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活血止痛汤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并与对照组20例患者比较。结果治疗组35例,显效34例,有效率9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可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痛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热调中汤联合穴位埋线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型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清热调中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GAS、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调中汤联合穴位埋线辅治CAG脾胃湿热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消异定痛汤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标志物[(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蛋白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苗勒管激素(AMH)、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评分、异位囊肿直径、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M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能够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降低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消异定痛汤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标志物[(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蛋白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苗勒管激素(AMH)、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评分、异位囊肿直径、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M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能够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降低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对坐骨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符合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蒙医针刺治疗,研究组给予蒙医温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F-MPQ、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测定,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0 d后,研究组与对照组VAS、SF-MP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β-EP)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医温针比单纯蒙医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更为突出,能够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显著改善下肢功能,且蒙医温针具有简、便、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苍附导痰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服用苍附导痰汤治疗,研究组加用穴位埋线法治疗。结果:BMI、腰围、空腹胰岛素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TG、LDL-C、HDL-C指标改善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附导痰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5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28例。研究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及中药清脂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MI、腰围、臀围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研究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降低患者体质量、BMI及减小患者腰围、臀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小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且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祛风湿类中药蚕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研究蚕砂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模型考察蚕砂水提液的抗炎作用。结果:蚕砂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还显著减轻由醋酸引起的疼痛,提高热板实验中小鼠的痛阈值。结论:蚕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雷 《光明中医》2016,(17):2512-2513
目的探讨口服大黄对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结合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大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9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生大黄粉。观察治疗1天、7天后血浆中IL-6、TNF-α、PCT和CRP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IL-6、TNF-α、PCT和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口服能够降低脓毒血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青黛镇痛、抗炎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式下青黛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ig和外涂两种给药途径,用药4 d。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以及青黛治疗组(600,300,150 mg·kg-1 ig 3个剂量;外涂青黛给药剂量为小鼠400 mg/只、大鼠500 mg/只)。以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观察青黛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青黛的抗炎作用。结果:ig给药,青黛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可使痛阈提高达47%,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减少达4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对急性炎症模型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8%,与空白组比较抗炎作用显著(P<0.05),对亚急性炎症模型作用不明显;外涂给药,对热板法致的小鼠疼痛有显著镇痛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影响不明显,对急性、亚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抗炎作用(P<0.01)。结论:结果提示青黛内服、外用均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于不同疼痛、炎症模型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四妙散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四妙散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四妙散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四妙散的镇痛作用。结果:四妙散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提高小鼠热痛闭值。结论:四妙散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头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CGRP、NO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头针治疗30例偏头痛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CGRP、NO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的CGRP、NO值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83.3%,治疗前CGRP、NO含量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针治疗后可使患者CGRP水平明显提高(P<0.01),NO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头针疗法可以调节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并起到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中风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性。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216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疗效、神经功能等指标影响性。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Fugl-Meyer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环境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以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研究组基本痊愈率30.56%、总有效率84.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73.15%(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余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中风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SUA)水平的影响。方法:11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EXCEL 2007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清利活血组、常规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消炎、镇痛等常规基础治疗,清利活血组加用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清利活血组患者的关节压痛、关节压痛、关节急性红肿、关节活动障、口渴、发热、心烦不安、尿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清利活血组患者的血清CRP、SUA、ESR、TNF-ɑ、IL-6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清利活血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65.45%、显效25.45%、有效7.27%、无效1.82%,常规组分别为47.27%、32.73%、14.55%、无效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效果肯定,能有效降低血清SUA、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何杰  余松  董金玲  陈燕 《新中医》2021,53(18):29-32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74 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 例。2 组均使用常规保肝药物甘利欣片等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加用复元活血汤治疗。治疗30 d 后,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2 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脏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8.3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及总胆红素(T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Alb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ALT、AST、TBil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LN、Ⅳ-C、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元活血汤治疗肝硬化,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丹芷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考察丹芷胶囊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丹芷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丹芷胶囊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小鼠热痛阈值。结论:丹芷胶囊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癌康冲剂的抗癌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抗癌作用现察,建立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S180、U14和Heps),测定其抑瘤率;免疫功能测定,采用免疫器官称重法、碳粒廊清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来判断免疫功能的强弱。结果:癌康冲剂3组对S180、U14和Hep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提高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的生成。结论:癌康冲剂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且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配合放疗、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