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选取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HR(心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HR、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心率和血压。结果观察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心率和血压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指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2.8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5.7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同时对改善患者心率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经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血压、心率与不良反应率。结果 1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对照组为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的心率、血压指标改善疗效比对照组更好,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治疗疗效大大提升,心率、血压水平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38/40)优于对照组70.0%(2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7.5%与对照组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且未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病人心功能、心肌酶谱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3月急诊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人10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美托洛尔组及联合组。胺碘酮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美托洛尔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酶谱及心肌损伤标志物、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胺碘酮组(70.59%)与美托洛尔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后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高于治疗前(P 0.05),左心室舒张早期/晚期速度峰值比值(VA/VE)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3组SV、CO、EF、VA/V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联合组SV、CO、EF高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VA/VE低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P 0.05)。治疗后3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3组CK、CK-MB、BNP、NT-proBN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联合组CK、CK-MB、BNP、NT-proBNP含量低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律失常病人疗效确切,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CK、CK-MB及BNP、NT-proBNP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快速心率失常中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以及其安全性的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29)、对照组(n=29),观察组给予胺碘酮+美托洛尔行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则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窦性心率转复率、心率、心率改善时间以及心电图指标的情况。结果两组窦性心律转复率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改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也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快速心率失常中,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窦性心率转复率、改善患者心率、大幅缩短患者的心率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调查,同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年1我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调查患者疗效,同时调查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率平均为(91.2±11.8)次/min,舒张压平均为(82.5±6.7)mmhg,收缩压平均为(135.2±11.4)mmhg,且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为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因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心律转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达到有效率的平均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和血压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心率失常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的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胺碘酮,观察组(62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态心电图指标变化,评价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QTc间期均较治疗前延长[(0.42±0.11)s vs(0.36±0.10)s,P0.05]。治疗后2组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2%vs 72.1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6%vs 1.61%,P0.05)。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可延长QTc间期,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可减少胺碘酮用药剂量,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35例归为对照组,另3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归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再住院、心脏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住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好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行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01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51例患者,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率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8%(49/5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00%(33/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皆有明显下降,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有明显下降,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可以取得比单用胺碘酮更为明显的效果,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血压与心率改善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时,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分组后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发现,其相比胺碘酮单纯用药而言,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男性39例,女性5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式加服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并检测心电图,记录心率和QT离散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V、LVEF、LVESD和LVEDD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VESD和LVEDD降低,而SV及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并且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医院治疗的AMI合并RA病人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病人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率(HR),对总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药物MET能明显改善AMI合并RA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由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9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n=43)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n=46)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研究组病情缓解患者为4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2例,总缓解率为95.65%,参照组病情缓解患者为3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9例,总缓解率为79.0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9,P=0.0401)。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25,P=0.0287),两组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922,P=0.0221),两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458,P=0.0345)。结论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2014年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这72名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要多,也更趋于正常(P0.05)。治疗后对照组转复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转复率为88.89%,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转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6.79±0.84)h,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0.87±0.46)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单纯胺碘酮治疗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均良好,不良反应少;但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起效时间短。在临床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时可以优先考虑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起效时间和心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6年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另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d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心律失常改善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和QT间期(QTc),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和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和Q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慢于对照组,QTc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