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但坎是PTCA还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均面临着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的难题,特别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显著激活血小板而增加了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主要预防措施是应用抗血小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指发生于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24 h内支架部位的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报道不一,约0.4%~0.6%~[1]。造成急性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病变、技术操作及药物等因素。既往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例报道较多,但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继发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4 h内先后出现了支架内形成及下  相似文献   

3.
再狭窄已成为目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 ,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局部血栓形成、内膜增生以及慢性血管重构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能够有效防止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和慢性血管重构 ,但支架本身进一步加剧靶血管内膜增殖 ,尤其在长  相似文献   

4.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冠心病支架术后防止血栓形成及再发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但支架植入术后非心脏手术及侵入性操作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医生不得不面临术前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避免出血及围术期血栓形成的两难境地.基于此,既往回顾性的研究表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产生...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松  刘建平 《心脏杂志》2008,20(1):104-107
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已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支架内血栓形成仍是临床尚未能最终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与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支架植入术后晚期血栓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有报道证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术后未服用或不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较易发生极晚期血栓。目前,我院有1例DES置入术后7年且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现血栓形成。据我们所知,这是DES植入后,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晚期的报道[1]。  相似文献   

7.
<正>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1]是冠脉介入治疗中少见却很严重的并发症,冠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并急性左心衰更是极其危重,如不积极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就急性心衰发生的原因,冠脉内血栓形成的分期、形成原因,循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同时,就避免冠脉支架植入术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提出规范化抗血小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但支架内狭窄和晚期血栓形成影响冠状动脉支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经济上给患者造成的负担,这些都限制了冠状动脉支架的进一步应用。生物可吸收金属支架具有与裸金属支架相当的支撑力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可有效降低再狭窄率和血栓形成,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的抗凝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碧月 《山东医药》2009,49(32):117-11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新的有效手段,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少、效果可靠等优点。术后有效抗凝可防止支架血栓形成,直接关系手术成败。现将抗凝治疗方面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有两种常见的并发症,一是支架内血栓形成,二是支架内再狭窄。降低这两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方法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但目前关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仍然存在争议。通过回顾近年来的大型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等相关文献,为临床医生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最佳持续时间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属创伤性治疗,术后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如:急性或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包填塞、出血、造影剂过敏等。本组分析了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介绍了预防和护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较单纯冠状动脉成形术疗效更为确切。但是植入普通支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血管壁的损伤、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内膜的增生和再狭窄的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及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冠状动脉造影,25例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并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及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结果 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合理有效护理是获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和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7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组(紫杉醇组,35例)和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雷帕霉素组,38例)。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急性、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简单病变时具有相同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支架植入术的适应证已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靶血管急性闭塞和频临闭塞拓展到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领域 ,而且支架植入后亦可取得更加理想的冠脉影像学结果。临床实践证明冠脉内支架术已成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早期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并发症愈来愈少 ,临床上靶病变需要再次介入治疗的发生率也降低至 15 %以下 ,支架植入的禁忌证也逐渐减少 ,随着根据不同病变血管所设计的支架种类及型号的增多 ,更加便于临床使用 ,但是 ,由于仍把冠状动脉小血管视为支架…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1月至1997年11月,我们为1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共植入249个支架。临床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有效地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半年内再狭窄率及减少了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改善术后即时的残余狭窄率。因此,我们认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能有效地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1例冠状动脉支架治疗中的5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围手术期的抗血栓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处靶病变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3处为C型病变,4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1处为支架不完全贴壁,2处支架不能完全覆盖病变,2例为患者抗血栓治疗不充分。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长病变,支架贴壁不好,支架没有完全覆盖病变,使用药物涂层支架;(3)不充分的抗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但目前较少运用于急性心脏梗死(AMI)的治疗。本文对我科近一年来应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AMIg例进行分析,探讨AMI时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且对象和方法临床资料:9例均为我科住  相似文献   

19.
<正>冠心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心脏病病人住院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冠状动脉穿孔及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现任何一种都可能危及生命,且冠状动脉穿孔与支架内血栓形成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两者同时出现则处理起来相对困难,尽早识别并迅速及准确的处理,才是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现将我院1例PCI术中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并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冠状动脉支架一直避免用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因为移植的金属支架可导致支架血栓形成。为避免血栓形成,须用大剂量的抗凝血药,可增加病人出血危险性和出现血管并发症。然而,近年对支架的技术改良和抗血小板药进展可令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用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现已变得更加安全和有效。作者复习文献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