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HCMV感染非常普遍,在成人可达80%~9674%[1],而只有活动性感染才可导致病理性损害。因此建立一个快速、准确、敏感的HCMV活动性感染的检测方法,对H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通过检测...  相似文献   

2.
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基因mRN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IE)基因mRNA。方法设计合成跨越HCMVIE基因内含子区的一对引物,分别用RTPCR和PCR技术扩增HCMVmRNA和DNA,用Southern杂交鉴定阳性产物。结果HCMVIE基因mRNA表达在感染后6小时即可出现,并持续到感染后至少96小时,RTPCR检测的最低敏感性为100fg总RNA,其他病毒和细胞RNA不能被扩增。结论RTPCR技术检测HCMVmRNA敏感、特异,有望应用于临床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我国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抗HCMV--IgG阳性率)超过95%。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HCMV可引起多种组织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多聚酶链反应可作为HCMV感染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但由于该病毒潜伏感染的特点(多为肾脏),正常健康人的尿液内亦有少量的HCMV,一般定性PCR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因此我们采用荧光标记探针,以Tapman技术对尿液中HCMV基因进行定量检测,观  相似文献   

4.
献血员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PCR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快速、敏感和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08名献血员进行了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结果表明,有84例表现为HCMV阳性,占被检测对象的77.8%。说明人群中HCMV的感染率是较高的。同时,从本文的HCMV的PCR敏感性和待异性试验表明,PCR技术可以检测样品中少到20个拷贝的HCMV模板DNA。因此,PCR技术是可以替代或弥补目前繁琐的细胞培养技术及血清学方法而用于临床检测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与血清IgG和IgM抗体联合检测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ELISA方法检测所得的46例HCV—IgG阳性的标本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锭反应(RT—NestedPCR)检测血清和PBMC中HCVRNA,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CV—IgM。结果血清中有17例HCV RNA阳性和6例HCV—IgM阳性,而PBMC中有19例HCVRNA阳性。结论血清中HCV—IgM可作为丙型肝炎的初筛诊断,HCV—IgM可作为HCV近期感染的指标,但二者均不能准确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存在情况,而套式PCR方法检测HCVRNA可直接反映HCV在体内的活动情况,其中PBMC中检测HCVRNA的阳性率高于血清,提示HCV可能在PBMC中潜伏乃至复制。  相似文献   

6.
烧伤病人HCMV感染的检测分析张建萍,许素菊,徐清华,李希发(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优生优育技术指导中心,050082)孙志刚,刘建春,于清新,王玉舟,齐晓清,林洪武(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烧伤科,050082)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广泛...  相似文献   

7.
巨细胞病毒对人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是否有直接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病毒株HCMVAD169对CFUGM生长的影响,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技术检测CFUGM的细胞内HCMVAD169DNA。结果高浓度HCMVAD169(2×106pfu/ml和2×105pfu/ml)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GM的生长(P<0.01),而低浓度(2×104pfu/ml)HCMVAD169则无此作用,HCMVAD169对骨髓CFUGM的抑制作用因其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经ISPCR检测发现在CFUGM的细胞核中存在HCMVAD169DNA。结论CFUGM是HCMVAD169的宿主细胞之一,HCMVAD169对骨髓CFUGM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对CFUGM的直接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自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感染细胞中提取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自行设计及合成的两对特异性引物引导下,成功地扩增出口CMV即刻早期(IE)及晚期(L)基因片段,摸索了最佳Taq酶、Mg ̄(2+)浓度及退火温度的反应条件,并建立了同一体系中同时检测HCMVIE及L基因片段的方法。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了12例肾移植患者尿标本及10例动脉粥样硬化标本中HCMVIE及L基因,结果IE阳性率分别为8%及20%,L基因阳性率为33%及50%,未见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出现,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HCMV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45例肝硬化、40例原发性肝瘤患者HBV、HC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陈国芳王嵩(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江苏宜兴214231)对苏南丘陵山区45例肝硬化、40例肝癌患者进行乙肝二对半(HBVM)和抗-HCV测定,结果该85例肝病患者血清检测HBVM阳性者7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表达人巨细胞病毒(HCMV)中抗原性较强的蛋白片断代替全病毒抗原建立HCMVIgM检测试剂盒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MV聚合酶辅助糖蛋白(gp52)的有效抗原基因序列,导入带有高效转录启动子pTrc和6个串联组氨酸的原核表达载体pTrcHis,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金属鏊和亲和层析(IMAC)法纯化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新生儿血清,并与全病毒抗原检测进行比较。结果重组gp52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40%,IMAC纯化后纯度达94.5%。在43份疑似HCMV感染的新生儿血清中阳性检出率为51.2%,而用全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只有25.9%。结论HCMVgp52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建立新一代的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确定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 体内外先天性感染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及其感染特征。方法:分别建立体内外模拟 H C M V 先天性感染小鼠脑神经元模型。采用病毒分离、病理学检测及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等观察研究病毒的增殖,受染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及病毒核酸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分布。结果:体内模型显示: 脑组织上清液中分离出 H C M V; 大脑皮质发生侵袭性脑膜脑炎性病理改变; 神经元核内出现病毒特征性大的嗜碱性包涵体;病毒特异性核酸存在于受染神经元核内及胞浆内。体外模型亦证实:受染神经元胞体明显肿胀并可见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原位杂交法检出 H C M V特异性核酸。结论: H C M V 可在体内外致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发生类似于人类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改变; 建立的体内外感染模型可用于 H C M V 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感染的发生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东  谭耀驹 《新医学》1999,30(3):137-139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用于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快速定量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半巢式酸荧光寂量技术(AmpliSensor-PCR)检测已知含量的HCMV-A在69标准病毒株,无关病毒,无关细菌及临床血标本的HCMV-DNA和质粒标准品,以确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定量的准确性。结果:对已知含量的标准病毒株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其已知含量基本一致;无关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相似文献   

13.
高利 《华西医学》1996,11(2):171-173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及其评价高利综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610016)丙型肝炎(HC)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已被确认为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的主要病原。HCV感染后很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且与肝硬化(LC)...  相似文献   

14.
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该检测系统用戊二醛将辣根过氧化酶与HCMV特异片段结合制备酶标基因探针。探针与靶DNA杂交后,酶催化检测系统中发光底物,再经增强剂作用将光信号放大,杂交信号通过X光自显影。经狭缝杂交证明ECL的敏感性达到0.2pg同源DNA,且仅与HCMVDNA杂交。用ECL检测42例巨细胞包涵体病(CID)患儿和20例正常同龄儿童尿中HCMVDNA,结果阳性率分别为54.8%和35.0%。与病毒分离相比较,ECL的敏感性为92.3%,符合率为87.1%,表明用ECL检测HCMV是安全、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受到重视。随着HBV标志检测技术的提高和标准化,对PHC与HBV感染的关系有关的报导也逐渐增多,为了解HBV感染的各种标志与PHC的联系,我们对46例PHC患者血清HBV标志进行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人巨细胞病毒(HCMV)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与抗原pp65血症检测技术在活动性HCMV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18例器官移植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后2~12周抗凝血标本,分别采用nPCR和血pp65抗原检测技术,观察两者的敏感性、相符率以及在早期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中的作用。结果 18例移植病人的114份系列血标本,nPCR检测阳性97份,pp65抗原检测阳性87份,两者均阳性76份,nPCR比血pp65抗原检测更敏感,两者相符率为66%。结论 nPCR和血pp65抗原检测技术均能作为器官移植病人活动性HCMV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两者同时使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诊断水平,监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间接EI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IgM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因重组的HCV核心抗原包固相载体,建立了EIA检测抗HCVcIgM抗体的方法。为去除特异性抗HCV IgG及类风湿因子的干扰,用关抗人IgG作血清标本稀释液,用抗入IgM μ F(ab‘)2片段制备酶结合物。该EIA法对部分HCV感染者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急性丙型肝炎中抗HCVc IgM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HCV RNA的检出率密切相关,揭示此 HCV早期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与HCV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该检测系统用戊二醛将辣根过氧化酶与HCMV特异片段结合制备酸标基因探针。探针与靶DNA杂交后,酶催化检测系统中发光底物,再经增强剂作用将光信号放大,杂交信号通过X光自显影。经狭缝杂交证明ECL的敏感性达到0.2pg同源DNA,且仅与HCMV DNA杂交。用ECL检测42例巨细胞包涵体病(CID)患儿和20例正常同龄儿童尿中HCMV DN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输血后的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方法:对63例血液病患者采用RTPCR方法检测HGVRNA、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HGV、HBsAg。结果:HGVRNA阳性率为7.9%,抗HGV阳性率6.3%;HCVRNA阳性率为46.0%。HGV感染通常伴有HCV感染及丙氨酸转氨酶升高。HGV感染与输血量有关,与血液病种类无关。结论:血液病输血可引起HCV、HGV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及在肾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快速诊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方法并初步用于肾移植受者。方法采用抗CM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运用免疫组化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对外周血白细胞核中CMV抗原(即刻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进行染色,诊断CMV感染。结果共检测肾移植受者72例,CMV活动性感染率为47%(34/72),CMV病发病为18%(13/72)。CMV抗原阳性细胞数在CMV活动性感染者中平均为11.5/5万WBC,在CMV病者为20.5±17.8/5万WBC。同时检测10名健康人,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且能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可用于临床对CM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