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邹璇  邓冰  谢平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6):626-628,638
目的:探讨苗及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贵州省839名苗族和侗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应激生活事件发生率,两个民族中学生主要应激源及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应激强度的差异.结果:对两个民族中学生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有考试失败和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因子构成中学生主要的应激源,尤其高中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应激;女学生人际关系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得分高于男学生,男学生其它因子得分高于女学生.结论: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应激强度有性别、年级差异,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苗族、侗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苗族和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冈素,为预防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一所,农村初中、高中各一所,以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网络成瘾测试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1392例(89.2%)为互联网的正常使用者,158例(10.2%)为中度网络成瘾者,10例(0.6%)为重度网络成瘾者,58例为从未使用过网络.网络成瘾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性别、父亲的文化程度、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的四个维度和总分及应对方式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方式、男性及在家庭及人际交往中所遭遇的应激事件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发生.结论 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男性、父亲的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处理各种问题的个体,当他们遭遇与家庭、人际交往有关的应激事件时,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重庆库区163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库区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7.5%.②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与生活事件的所有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9~0.55);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38~0.56),积极应对方式则只与焦虑、抑郁、学习压力3个心理因子呈负相关r=-0.07~-0.05).③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能解释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27%~49%的变异.结论 重庆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减少负性生活事件以及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改善库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庄颖  张勤  高恒  马嬿  韩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40-1342
目的:探讨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蚌埠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4年级大学生共1 645名,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类型、家庭环境和生活事件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测查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各年级积极应对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在积极应对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与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及其他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总应激量有关,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理工中专生,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理工中专生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或P<0.05).生活事件各因子除与强迫症状无显著相关外,与SCL-90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减少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降低对理工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琳  周娟  雷红 《重庆医学》2007,36(22):2302-2303,2306
目的 研究慢性失眠患者年龄、受教育水平、人格特征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相互影响.方法 用问卷式方法调查287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年龄、受教育水平、人格特征和病前1年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并分析相互间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N分量表各组间应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量表T分59分以上患者占61.3%,且随T分增高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个性内外倾和精神质与应激性生活事件间无相互影响,但神经质可能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作用的内在易感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7.
应激源中存在可控与不可控事件.主体作用(self-choice behavior)在应对可控应激源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不可控应激源的应对方式有转化应对和补偿应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主体作用与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1].压力性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是造成心理应激并进而干扰防御系统,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躯体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2-4].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接受军队院校的管理体制的约束,因此面临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有其特殊性.现今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研究都采用现存"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试个体所面临的紧张性刺激,难免缺乏针对性[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者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对25例老年苯二氮NFDA1类药物依赖者(研究组)和25例健康老年者(对照组)分别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结果:EPQ测定中,研究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事件多于对照组,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积极应付的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消极应付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苯二氮NFDA1类药物依赖者普遍存在个性和应付技能缺陷,应激事件较多,在进行脱瘾治疗时,应注重帮助他们学会应激时解决问题和掌握积极应对技能,改善消极态度的不良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10.
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人格的内外向维度和来自工作环境的主观应激对高原军人的积极应对方式影响较大,人格的神经质维度、来自适应和人际事件的主观应激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较大;路径分析表明高原军人的主观应激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但通过人格特征的中介再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的作用更强. 结论: 高原军人的主观应激和人格特征对其应对方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间接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调查1505名大学生.采用Bollen-Stine法估计参数,通过评价修正来确定最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年发生率为6.76%;模型的3大主要指标(x2/df=2.23,GFI=0.982,RMSEA=0.029)均达到标准,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抑郁对自杀意念起直接作用;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自杀态度起间接作用;而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起直接作用,也可以间接影响自杀意念.危险因素排序:抑郁(41.08%)>负性生活事件(35.35%)>消极应对(6.05%);保护因素排序:社会支持(11.94%)>积极应对(4.94%)>自杀态度(0.63%).结论 抑郁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最大,且直接影响自杀意念的产生,因此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时,更应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大学生要学会从身边的同学、亲人、朋友及老师获得支持.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uicide ide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ethods 1505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SLEC,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SRS, QSA and BDI. Results Incidence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suicidal ideations during the past year was 6.67%. The goodness of fit for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satisfactory and 3 major indices( x2/df = 2.23, GFI = 0. 982, RMSEA = 0. 029 ) had met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The depression was directly influencing factor on suicide ideation, while four factors including passive coping style,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coping style and suicide attitude, had indirect impacts. Negative life event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ed suicide ideation, but also had indirect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s of their contribution, the risk factors were ranked as follows:depression (41.08%), negativity life event (35.35%) and passive coping style (6.05%). Similarly, the top protective factor was: social support ( 11.94% ), followed by positive coping style (4.94%) and suicide attitude (0.63%). Conclusion De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of suicide,and has a direct impact. So,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train students to face up the difficulties with a positive style, and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get social supports su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2.
高护新生应激、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护新生应激、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从本校高护新生中抽取11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RSC)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评,并对相应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护新生日常压力排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35.2%)、人际关系(26.84%)和健康适应(25.89%);应对行为采用率排前三位的是解决问题(69.0%)、求助(61.7%)和幻想(48.9%)。相关分析显示生活事件、自责、合理化式的应对及人格中的精神质(P)、神经质(N)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内外向(E)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P〈0.05)。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因素有自责式应对、生活事件和人格的神经质(N),三个因素可解释心理健康状况变异量的47.2%。结论:高护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人格有关,其中自责式应对、生活事件和人格的神经质(N)是高护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专生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专生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健康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0名中专学生进行调查,将结果输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除自责倾向、受惩罚外,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及生活事件中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陈丧失外,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及生活事件中各因子均有正相关(P〈0.05或P〈0.01)。PC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利用度之间有正相关(P〈0.05或P〈0.01);而NC与主观支持、总计之间有负相关,与利用度之间有正相关(P〈0.01),相关关系均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积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有:社会支持总计、学习焦虑、年级、丧失、性别。以消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依次有: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学习压力、对人焦虑、人际关系5个因素。结论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年级等多种因素对中专生应对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技工学校一年级新生372人进行中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C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问卷调查.结果 (1)生活事件与依恋焦虑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3~0.356,P<0.01),与情绪集中性应对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9~0.509,P<0.01),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8,P<0.01).(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540.593,RMSEA=0.114,NFI=0.864,CFI=0.884,P<0.01)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为情绪集中性应对、依恋焦虑因子、领悟社会支持,其中情绪集中性应对的中介效应最大,占总效应的33.2%.结论 生活事件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并通过情绪集中性应对、依恋焦虑、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86名青少年品行障碍和118名职高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品行障碍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及总生活事件得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总社会支持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行障碍组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行障碍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支持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学习压力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品行障碍与应激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缺乏有关.帮助青少年减轻应激生活事件和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使其获得积极应对的能力,便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女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陕西省某医学院护理系在校女大学生23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护生护理专业女生影响最大的生活事件类型依次为学习压力(1.97±0.73)、人际关系(1.86±0.63)、丧失(1.84±0.88)等;护理专业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80%,SCL-90各因子得分为躯体化1.47±0.39、强迫1.99±0.49、人际关系1.98±0.56、抑郁1.81±0.55、焦虑1.75±0.50、敌对1.64±0.53、恐怖1.51±0.46、偏执1.72±0.44、精神病性1.72±0.47。护理专业女生的积极应对均分为1.90±0.41,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消极应对均分为1.27±0.48,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护理专业女生的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减少护理专业女生的生活事件,引导她们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王恩界  张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164-1166
目的探索青少年网络依赖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网络成瘾鉴定问卷(IAT)、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MQ)、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对712名初、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青少年网络依赖程度与积极的应对方式无明显关系;消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应激、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网络依赖具有直接预测力;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方式可以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青少年网络依赖。结论上述结果基本支持了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应激-支持-应对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在维护实习医师健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对青岛市6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56名实习医师进行调查。结果生活事件是心理健康的最强预测指标,预测力为10.2%;其次是消极应对,预测力为5.5%。积极应对方式是社会健康的最强预测指标,预测力为20.0%。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实习医师健康总分影响最大,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实习医师社会健康的影响最大,要据此改进实习医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测试某高校医学生157名.结果: 男性幻想和退避2个分量表因子分小于女性(P《0.05);成熟型应付方式与scl-90因子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不成熟型应付方式与scl-90中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心理及社会因素对技校生心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探讨他们的应对方式、个性特点、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对其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杭州市轻工技工学校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35份(男123,女112),将结果输入SPSS软件进行多元相关、u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技校生的心身反应除F3(人际敏感)、F4(忧郁)以外,其余7个因子分数均高于常模水平(P<0.01),其心身反应与青少年生活事件和N(神经质)有较大正相关(P<0.01),除F5(焦虑)、F7(恐惧)以外的其他因子与P(精神质)呈正相关(P<0.05或P<0.01),SCL-90总分及因子F1(躯体化)、F5(焦虑)、F7(恐惧)和F9(精神病性)与客观社会支持分数有正相关(P<0.05或P<0.01),SCL-90总分及因子F6(敌对)、F7(恐惧)、F9(精神病性)与积极应对方式(PC)呈正相关(P<0.05或P<0.01);心身反应与消极应对方式(NC)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F7(恐惧)以外的因子与L(掩饰)呈显著负相关(P<0.01),F4(忧郁)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及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技校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技校生的应对方式、个性特点、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对他们的心身反应有综合作用,提示综合手段的心理辅导和素质教育对改善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