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壳聚糖导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壳聚糖神经导引管作为神经再生室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观察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选用体重 2 0 0± 2 0g的Wistar大鼠 30只 ,手术造成右侧坐骨神经长约 12mm的缺损 ,以壳聚糖导管桥接神经缺损 ,以左侧正常坐骨神经作为对照 ,分别于术后 4、 12、 2 4周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 术后大鼠右后肢感觉、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光镜和电镜组织学检查发现术后 12周再生轴突已长过神经缺损间隙 ,2 4周再生完全 ,髓鞘化良好 ,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规则 ,导管大部分被降解吸收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术后 2 4周记录到再生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结论 壳聚糖神经导引管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再生微环境 ,再生坐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手术是一种充满风险的疾病治疗手段,其有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的潜在可能,因为这些损伤可能无法被手术者在术野中观察到,往往在医师不知不觉中发生。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利用脑神经电生理的原理对手术操作可能影响到的神经组织对其进行监测以达到避免或减小损伤的目的,为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本研究就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目的、内容、麻醉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关系以及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不同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胶质瘤瘤周脑白质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为研究神经纤维束功能保护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对8例功能区胶质瘤,术前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标记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的神经影像兴趣区,利用神经导航系统中扩散张量成像一纤维束示踪(DTI-FT)图像、脑穿刺留置着色明胶海绵矫正脑漂移技术、直接电刺激技术等,定点采集影像兴趣区标本,进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成功定点采集标本13块,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均保持术前状态或改善。胶质瘤周边脑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三类超微结构改变:单纯髓鞘病理改变、单纯轴索病理改变及髓鞘.轴索共同病变。结论针对术前神经影像兴趣区,定点留取大脑半球内手术病理标本的方法,为研究神经影像信号与手术神经病理间关系提供了重要方法。轴索变性、坏死是肿瘤周边脑白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而仅有髓鞘病变的有髓神经纤维是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4例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临床、电生理及病理方面对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经临床及腓肠神经活检确诊,肌电图检测临床受累或未受累的肢体的感觉或运动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活检标本分别做HE、Mason染色和Flemming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肌电图为广泛神经传导异常,甚至出现在临床未受累的神经支配区;腓神经活检显示部分神经纤维明显增粗,轴索正常。结论HNPP与遗传关系密切,但也有散发,电生理检查是重要的筛选手段,神经活检见到髓鞘增粗或典型的腊肠样结构是重要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壳聚糖神经导引管作为神经再生室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at大鼠60只,手术造成右后肢坐骨神经长约15mm的缺损,A组以含有NGF的壳聚糖神经导引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则单纯采用壳聚糖导管,分别于术后4、12、24周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 A组在促进神经再生、加快血管化进程、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 壳聚糖神经导引管可以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再生微环境,NGF对神经再生有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神经科学技术来研究经济决策及其机制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随着脑功能成像和脑电等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应用,近年来神经经济学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回顾了神经经济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该学科中博弈、信任、奖赏、合作和跨期决策等内容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神经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1]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无感觉障碍。电生理表现主要为肌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进行性的肌纤维坏死、再生和脂肪及结缔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图借助二氧化碳(CO_2)激光作用来焊接周围神经,并与外膜缝合为对照,研究CO_2激光焊接神经的效果,期望为小脑桥脑角肿瘤手术时为顿神经断裂的焊接,特别是面神经断裂的焊接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动物用雄性大白鼠20只,取双侧同体配对,吻合坐骨神经采用激光焊接和神经外膜缝合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生理研究、腓肠肌重测定、组织学研究、超微结构观察虽均显示无差异,但证明激光的优点在于:①焊接快;②神经纤维损伤少;③修复较好,水肿反应较轻;④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结论:本法可望应用于周围神经离断的焊接。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初步研究不同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探讨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各项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1)应用各种模式的电刺激对大鼠的颈项部肌群进行刺激,观察局部及全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同时记录局部肌电变化。(2)研制微型电脉冲神经肌肉刺激器,设定合适的刺激参数,经预处理后植入成年SD大鼠体内。予以每天8小时间隙电刺激。于植入后的2、3、4、5周观察动物形为改变。行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动物后取材行各项组织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在刺激频率不变的前提下,随脉宽的增加(50-200μs),肌电幅值显著上升。且肌电幅值的变化与大鼠行为改变成正相关。以下参数:50Hz、200μs、刺激间隔时间1/3s、20V十分适合建立颈部肌痉挛动物模型。(2)经颈部局部刺激后,电生理检测可见失神经电位。光镜检测提示存在神经卡压的病理改变。电镜检测示髓鞘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局部电刺激的方法可用于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颈神经后支卡压可能为椎孔外卡压综合征产生的启动因素。 [关键词] 慢性颈肩痛 电刺激 刺激参数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 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试图借助二氧化碳(CO2)激光作用来焊接周围神经,并与外膜缝合为对照,研究CO2激光焊接神经的效果,期望为小脑桥脑角肿瘤手术时为颅神经断裂的焊接,特别是面神经断裂的焊接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动物用雄性大白鼠20只,取双侧同体配对.吻合坐骨神经采用激光焊接和神经外膜缝合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生理研究、腓肠肌重测定、组织学研究、超微结构观察虽均显示无差异,但证明激光的优点在于;①焊接快②神经纤维损伤少:③修复较好.水肿反应较轻;④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结论:本法可望应用于周围神经离断的焊接.  相似文献   

11.
恐惧和焦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害怕是面临威胁性情境时的情绪反应 ,当害怕显著超过了应有的程度时称为恐惧 ;在无现实威胁时 ,感到的害怕或担心则称为焦虑。过去曾经认为情绪很难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探讨 ,而现在情绪已成为神经科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对恐惧和焦虑的神经通路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已获得很大进展。这类研究是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 ,例如 ,用微电凝和微量药物注射 ,引起某一特殊神经结构的限局性损害 ,然后观察其相关的行为效应 ,或者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神经电生理改变。一、经典恐惧条件反射这是研究恐惧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人在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展,人们对神经胶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000年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1]中关于神经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神经胶质肿瘤)的论述主要有两大特点:(1)在原有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基因检测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HNPP)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特点。方法评估6个家系12例HNPP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电生理及PMP22基因检测资料。结果男4例,女8例,年龄10~52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易卡压周围神经受到轻微牵拉或压迫后出现运动感觉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示广泛神经传导异常,其中以尺神经、正中神经传导减慢发生率高;HNPP患者的PMP22基因起始拷贝数值波动于0.16~0.38之间,低于正常对照组(0.45~1.68)。结论 HNPP多数以易受压部位起病,表现无力麻木症状;电生理检查对HNPP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特点主要为弥漫性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基因检测提示国人HNPP的常见病因是PMP22缺失。  相似文献   

14.
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是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免疫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检查手段相对单一,寻找新的有效检查手段有助于在早期正确诊治。MFS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激活诱导产生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通过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导致颅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脑干和小脑等多个部位的神经脱髓鞘病变和轴突病变。神经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检查、单纤维肌电图、H-反射及诱发电位在MFS中有愈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对MFS中的电生理表现作一综述,以期有助于未来在MFS的电生理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寻求更加行之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预后差,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近年磁共振成像在该病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常规射频脉冲序列可直观地显示特征性的异常信号。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等方法能够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系列生化、病理等方面的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可能对该病的基础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本文指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检查是诊断神经肌肉病的重要手段,至今仍不能被其他检测技术所替代;而且在疾病的预后判断、疗效观察,以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神经肌肉疾病的疾病谱十分广泛,既包括常见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腕管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腰椎病等,也包括一些少见疾病,例如运动神经元病、遗传代谢性肌病等.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已经普及至大部分三级甲等医院,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也推动了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方法可复制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动物模型,该模型在临床表现、药理学、电生理、免疫学及组织学表现等方面与MG病人很相似,因此,它是研究MG的极佳工具。本文从EAMG的动物选择、制备方法及检测指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代谢性肌病是以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为特征的一组肌肉病,主要包括糖和(或)糖原、脂肪、线粒体代谢障碍3种类型。不同代谢性肌病之间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明确诊断相对困难,需依靠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血清酶学指标、肌肉组织活检和基因学分析综合判断。本文从神经电生理学角度对代谢性肌病常规肌电图表现,以及新兴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技术和发展进行论述,以期提高广大神经科医师对代谢性肌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超过50%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由于致痫灶散在或不能精确定位,或癫痫灶位于功能区等原因,不适合接受切除性手术治疗,成为神经调控技术服务的对象[1].神经调控技术指在神经科学层面,用电或化学的方式,通过改变神经系统功能或状态而获得治疗效果的治疗模式.目前在治疗癫痫方面,神经调控治疗主要是依靠电刺激的方式实现:通过电刺激改变癫痫样放电区域的神经电活动,或者通过对癫痫相关的神经网络中重要节点进行电刺激,刺激再通过神经网络扩大传导,引起相应区域电活动的改变,从而抑制癫痫发作[2].根据治疗的目标区域可分为周围神经刺激与中枢神经刺激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组织重建领域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碳纳米材料应用于骨组织修复的相关报道较多,但应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修复的报道较少。 目的:应用功能性修饰的碳纳米管作为增强成分改善几丁糖/胶原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理化和生物性能,探讨以功能性修饰的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疗效。 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自身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2/2006-11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组织工程实验室(上海市口腔重点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薄膜与微细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碳纳米管与2%的酸溶性几丁糖溶液及胶原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涂覆在模具上,经红外加热成型并达到预期厚度后,干燥脱模制备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导管。以不含碳纳米管的几丁糖/胶原复合材料导管为对照材料。 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0只,制备4 mm副神经缺损,实验材料组和对照材料组分别应用相应神经导管进行修复。自体神经移植组将切除的神经原位吻接于断端,空白对照组则仅将神经切除掉2 mm,不做处理。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正常对照侧。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神经电生理学、肌肉功能及组织学检测手段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应用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神经导管可有效地重建副神经缺损大鼠斜方肌的运动功能。术后再生神经电生理与组织学指标检测结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的疗效相当,部分指标结果超过自体神经移植。 结论:碳纳米管增强型复合材料神经导管是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周围神经;碳纳米管;几丁糖;胶原;神经导管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