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水平。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院前救护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建立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制度,对现场急救与处理,迅速转运,及转运途中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患者均在最短时间内安全转运入院继续治疗,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8.18%。结论: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急且重,迅速正确判断病情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院内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急诊30例中风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25例,2例途中死亡;3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38-153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快速反应、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道、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安全转运等方法,对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结果除2例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安全转运到医院治疗。结论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髓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办法。方法:对31例伤情进行初步评估,进行正确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和搬运,包括保持颈部制动、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等,转送途中给予心理护理及正确的搬运方法。结果:31例中28例安全送达医院3,例途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正确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并能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措施。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跟踪调查。结果:58例患者有50例抢救获得成功(86.2%),8例因现场心脏骤停而死亡(13.8%)。结论: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12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1月~ 2010年1月我院12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的院前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8例烧伤患者严格实施院前急救流程后全部在8~ 32 min安全转入烧伤专科病房,转运途中无意外,给患者入院后的治疗赢得了时间,使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专科治疗,经随访无死亡病例.结论:实施烧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是确保烧伤患者院前急救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要点.[方法]对8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观察意识、瞳孔、主要症状及生命体征变化,采取应息气道处理、抗休克、降颅压、处理并发伤,同时安全转运到有条件医院治疗.[结果]85例患者除16例病情危重当场死亡或中途死亡外,其余均得到救治.并有不同程度康复.[结论...  相似文献   

8.
金丛兰 《光明中医》2012,27(12):2544-2545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我们现场急救后转运的50例病人总结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安全转入医院,继续治疗后出院,2例死亡。结论完善车载装备是院前急救的前提。准确评估、仔细观察、快速用药、有效给氧、心理护理是抢救患者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处理及快速转运,有效提高院前医护人员救治能力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对123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现场急救处理及院前转运途中救治措施及护理。结果:123例病人,安全送入医院116例,死亡7例,其中3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例转运途中因循环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多发性创伤导致失血过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结论:重视现场急救,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流程,探讨院前高效快速急救与安全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到达患者患者发病现场后,医护人员对AMI的患者实施急救的方法和经验.结果:88例患者中,成功获救83例,5例在到达现场前死亡.结论:应当重视AMI急救的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采取院前紧急处理的措施,合理选择转运的时间,途中进行严密监护,为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急救与转运的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果转院治疗110例,途中死亡4例,住院治疗27例.结论:基层医院在颅脑外伤的急救与转运工作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做好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联合中医护理中风疗效。[方法]对790例住院患者使用院前急救联合中医护理。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778例经院前急救后,病情均得到控制,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确诊治疗,12例因病情较重院前急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8.48%。Barthel指数护理后指数高于护理前指数(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中医护理中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急诊38例高血压危象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35例。1例院前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对36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院前急救及护理的资料。结果36例颅脑损伤患者除2例现场死亡外,其余34例均安全返回医院接受后续治疗。共治愈28例,出现肢体功能障碍4例,出现语言功能障碍2例。存活率94.4%,治愈率77.8%,伤残率16.7%。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车祸伤院前急救转运存在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车祸伤院前急救转运存在的风险与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547例车祸伤转运患者,分析影响安全转运存在的风险,正确评估和判断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 547例伤员安全转运入院治疗,入院率100%.结论 预见转运存在风险,采取有效防范对策是确保成功转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及给予相应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8例患者中轻、中度者全部治愈,重度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9.2%.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转运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高血压危象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行院前急救。结果:安全转入医院治疗39例,1例院前死亡,2例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结论:有效的院前救护对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49例非外伤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的配合和护理体会.为了有效进行非外伤胸痛患者的院前急救,降低转运过程的死亡率,针对非外伤性胸痛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应该是抓紧时间、重视患者生命体征、胸痛部位及年龄并做到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了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90例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在出诊前准备、出诊时、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90例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成功转运89例占98.9%,死亡1例占1.1%。结论院前急救重在时间,突出——“急”。然而,想要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最短时间内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院丽急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当前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程序与方法.方法:以184例采用"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276例实施常规护理程序与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患者的病死率及痊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为(45.4±30.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6±43.2)min;病死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痊愈率为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7%.结论:"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整体急救时间及改善预后效果,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