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例初治MM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例初治MM患者总有效率为83.3%,其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4例(33.3%),部分缓解6例(5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乏力、感染、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通过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均可恢复.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初治MM患者是一种疗效确切、可以耐受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MM患者74例,接受P-CT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37例,对照组硼替佐米静脉注射37例。上述患者共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耐受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B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或BVADT(硼替佐米+VAD+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初治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BTD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BVADT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运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能控制,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联合治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TD)对比VAD(长春地辛+多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6月MM患者32例,接受BTD治疗者12例,接受VAD治疗者20例,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肾功能状况、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BT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VAD治疗组总有效率(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TD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VAD治疗组(P<0.05);BTD治疗组患者生存时间为(15.52±1.76)个月,明显长于VAD治疗组(5.36±2.43)个月(P<0.05)。结论:硼替佐米为基础联合地塞米松以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IgM型多发性骨髓瘤(MM)。方法:采用BADT(硼替佐米+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以BADT方案化疗1个疗程疗效显著。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IgM型MM非常罕见,在所有类型MM患者中不到0.5%,细胞遗传学异常以t(11:14)和lq21阳性多见,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有效,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11-1514
目的:评估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MM患者血清IL-6及铁蛋白的影响。方法:48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化疗方案分别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或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VCD方案)或硼替佐米联合吡柔吡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每3~4周1个疗程,所有患者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治疗。分别评价2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的疗效,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同时检测健康对照及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结果:48例患者2个疗程总反应率(ORR)85.42%,CR+VGPR率64.59%;3个疗程总反应率(ORR)87.50%,CR+VGPR率77.08%;2个疗程和3个疗程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等。MM患者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治MM患者耐受性良好,疗效显著;血清IL-6和铁蛋白水平对于判断MM病情变化、评估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吡喃阿霉素及沙利度胺(DTT)方案与常规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tha-lidomide,DT)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例MM患者分为病例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小剂量硼替佐米(1.0 mg/m2)联合DTT方案和常规剂量硼替佐米(1.3 g/m2)联合DT方案。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7例患者完成3个疗程治疗,病例组中23例有效,有效率79.2%;对照组中22例有效,有效率7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感染及腹泻等,大多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或消退,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DTT方案是治疗MM的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VT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接受VTD方案治疗的58例MM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0例传统长春新碱+蒽环类+地塞米松+沙利度胺(VADT)方案化疗的MM患者作为对照,分析病情转归及不良反应.患者均完成2个及以上疗程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至2年的MM患者:①VTD用于初治和复发和(或)难治MM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DT组(63.8%vs 40.0%,P<0.05).VTD方案中初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复发和(或)难治患者(77.8% vs 40.9%,P<0.05);VTD组治疗初治MM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VADT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D治疗复发和(或)难治MM的有效率与VADT组(60.0%)无差异(P>0.05).VTD组内轻链型、非轻链型MM患者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VTD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症状、感染、周围神经病变及血小板减少.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治疗MM缓解率高,副作用少且一般较轻微,可首选用于治疗初治及复发和(或)难治MM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化疗前后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56.41%)相比,明显提高(P<0.05);化疗3个疗程后两组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明显降低患者血钙水平、血磷水平,改善骨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老年M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方案应用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40例MM病例,单纯接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的13例患者为A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的13例患者为B组,接受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的14例患者为C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C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总缓解率>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MM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良好且确定,尽管三种化疗方案都会引发部分不良反应,但都可以进行防控,患者总体耐受程度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标准B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移植后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BD方案序贯auto-HSCT及维持治疗的38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MM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9~64个月),3 a总体生存(OS)率为67.4%,3 a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4.3%。auto-HSCT后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3 a PFS率高于单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57.5%比49.4%,P<0.05)。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3 a OS率与单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比61.3%,P>0.05)。结论 BD方案序贯auto-HSCT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进行维持治疗可进一步延长MM患者PFS。  相似文献   

13.
李秀琴  张娟 《当代医学》2021,27(22):112-115
目的 探究国产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进口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学毒性、骨代谢指标与调节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液学毒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泌型糖蛋白(DKK-I)、骨骼保护因子(OPG)、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国产硼替佐米治疗与进口硼替佐米比较疗效相当,均能明显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和调节因子,且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8):623-626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比硼替佐米和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机体炎症反应、肾功能、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化疗使用的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CD3~+、CD4~+、CD4~+/CD8~+、Treg)、炎症因子(CRP、TNF-α)、肾功能(SCr、BUN)、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化疗后CD3~+、CD4~+、CD4~+/CD8~+、Treg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瘤细胞、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功能SCr、BUN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炎症反应、M蛋白及骨髓瘤细胞,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TCD方案(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采取B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以及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和凝血功能结果,根据进程分初治、缓解、进展组;根据治疗分硼替佐米、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参芎组.比较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含硼替佐米的3种不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9例初治MM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BADT组(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CD组(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及BD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分析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ADT组、BCD组和BD组有效率分别为86.8%,73.3和54.7%,缓解率分别为34.7%,33.3%和9.6%,BADT组和BCD组有效率和缓解率较B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DT组神经毒性发生率(21.7%)高于BCD组(6.6%)及BD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DT和BCD方案治疗MM疗效优于BD方案,特别是对于初治患者,能明显提高缓解率,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硼替佐米的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必要时应减量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硼替佐米的BDT(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BDT方案化疗,标准剂量组分别于第1、4、8、11天给予硼替佐米1.3 mg/m2皮下注射,第1~2、4~5、8~9、11~12天给予地塞米松40 mg,静脉滴注,沙利度胺100 mg,每晚睡前顿服。小剂量组将硼替佐米的剂量减少至1.0 mg/m2,其余同标准剂量组。3周为一疗程,治疗时间2~4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尿免疫固定电泳等常规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进行记录。结果:化疗2个疗程及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总反应率(ORR)和完全反应率(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完成4个化疗疗程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标准剂量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和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标准剂量组,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也较标准剂量组更轻微,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消化道反应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硼替佐米剂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小剂量组严重消化道反应(3~4级)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硼替佐米的BDT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近期疗效较为满意,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及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在此础上采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硼替佐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两组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骨髓状况、凝血功能与肾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A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AD)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进行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2.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AD)化疗方案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