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是指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多与恼怒、紧张、风火痰浊有关.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多以吴震西主任医师自拟的头痛塞鼻散治疗偏头痛,多年来验证于临床,均获良效,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塞鼻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辨施治加鼻塞散)与对照组(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头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塞鼻散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 ,女性多于男性 ,多发于青春期 ,有家族史 ,每次疼痛发作历时数小时至数天。 1996~ 2 0 0 0年 ,笔者应用头痛塞鼻散治疗偏头痛 2 5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女 2 0例 ,男 5例 ;年龄 18~ 30岁 15例 ,30~ 50岁 6例 ,>50岁 4例。临床特征以阵发性、反复发作性的头痛 ,持续数小时或数十小时 ,以跳痛、搏动性痛为主 ,疼痛随咳嗽、转头而加剧 ,伴恶心、呕吐、烦躁、失眠等症。2 治疗方法予头痛塞鼻散治疗。药物组成 :川芎 50g ,白芷50g ,炙远志 50g ,冰片 7g。共研极细末 ,瓶装密贮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搐鼻散塞鼻联合四虫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门诊患者使用搐鼻散(川芎、白芷、细辛、丁香、冰片各等分研细末),温开水调药末,制成小条状,医用纱布包裹塞鼻。四虫汤(全蝎研末吞服5g,蜈蚣研末吞服3g,水蛭研末吞服1.5g,土鳖虫、川芎各12g,白芍15g,生甘草6g,天麻、白芷各10g;头痛较剧加炒延胡15g,徐长卿30g;伴呕吐加姜半夏10g,陈皮6g;头痛偏于枕部加羌活、蔓荆子各10g;偏于左侧或右侧加柴胡、黄芩各6g;前额痛加知母10g,葛根15g;巅顶痛加藁本6g,吴茱萸3g),1剂/d,水煎300 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9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搐鼻散塞鼻联合四虫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头痛塞鼻锭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万,以女性患者为多。南通市中医院自1980年开始.用自制的头痛塞鼻散治疗普通型偏头痛取得了满意效果,1985年由绢包塞鼻改为鼻嗅吸纸锭剂嗅闻,临床观察效果相同。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药科大学协作科研,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观察结论一致,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分型塞鼻治疗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分为外感型、内热型、过敏型和干燥型,用苍耳子散加味为末塞鼻。结果:外感型有效率100%,内热型有效率95.45%,过敏型有效率95.24%,干燥型有效率100%,总有效率97.82%。结论:苍耳子散塞鼻治疗鼻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 ,以反复发作的偏侧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 ,属中医头风范畴。笔者多年来采用头痛散吸入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 ,现介绍如下。1 方药组成川芎 6 0 g,乳香 6 0 g,丁香 6 0 g,白芷 6 0 g,辛夷 6 0 g,冰片30 g,全蝎 30 g,细辛 30 g。2 用法以上 8味共研极细末 ,装 5 m l玻璃瓶 ,密封备用。偏头痛发作时用头痛散一支 ,首先令患者口含凉水 ,然后取适量药末塞鼻 ,左侧头痛塞右侧 ,右侧头痛塞左侧 ,一般 30 m in,痛止停药。3 体会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的研究发现 ,颅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偏头痛发病率有上升之势 ,症状以头痛为主 ,在临床诊疗上较困难 ,在基层更为棘手。笔者 1995年至今使用自制芎芷散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8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4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农民6 4例 ,工务员 2 0例 ;男 8例 ,女 76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6 3岁 ,发病年龄以 35岁~ 5 5岁为多 ;病程最短 2浕 ,最长44浕。1 2 临床特征 患者均自觉单侧或双侧头痛 ,呈搏动性跳痛或钻凿样痛 ,逐渐加重 ,终至持续性剧痛 ,一般持续 4h~72h ,睡眠可使疼痛缓解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青年人普通型偏头痛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112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年龄<45岁,临床诊断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1998年)制订的普通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T或MRI证实无异常发现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2例,男23例,女39例;年龄17~44岁,平均33.26±7.51岁;病程8个月~22年,平均6.82±2.31年;治疗前头痛月平均发作次数4.52±1.33次,平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7.36±11.45h。对照组62例,男21例,女41例;年龄16~42岁,平均32.4… 相似文献
11.
1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近年来,笔者从治肝入手,以辛芷四物汤为主,辨证治疗本病7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炎大多缠绵难愈,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笔者于1989年10月~2003年10月用中药棉球塞鼻治疗本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尹文仲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3):3603-3604
偏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因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与内分泌失调和水盐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其发作特征为单侧或由一侧转向另一侧,伴有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先兆,间歇期如常人,半数以上有家族史。偏头痛典型的症状为:看到的光线摇曳不定;痛得让人失去行动能力,疼痛集中在头的一侧,伴恶心、呕吐等。大约10%的偏头痛患者在几小时之内有发病的预兆,包括视觉模糊,光线呈“之”字形摇动,头或身体的一侧不适或者刺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搐鼻散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7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8例采用搐鼻散纱条鼻腔施药治疗 ,对照组 36例口服镇脑宁胶囊治疗。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36 .84 %、94 .74 % ,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2 2 .2 2 %、77.78%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止痛起效时间治疗组 [(1 .1 6± 0 .94 )min]较对照组 [(5 .79± 6 .0 2 )min]明显缩短 (P <0 .0 0 1 )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 (1 .2± 0 .3)较对照组 (2 .3± 0 .5 )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搐鼻散鼻腔施药治疗偏头痛止痛迅速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络辨证塞鼻法对偏头痛急性发作的即刻止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1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按经络辨证法分别辨证为厥阴、少阳、太阳、阳明头痛。治疗组依经络辨证结果予相应经络塞鼻散0.2 g纳入鼻腔外鼻道处,持续15 min;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口服,两组均于急性发作时给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0.5 h、2 h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及治疗后0.5 h伴随症状积分,两组头痛缓解患者起效时间及24 h内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0.5 h、2 h时总体及各经络头痛VAS评分,治疗后0.5 h总体及少阳、太阳、阳明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2 h总体及各经络头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后0.5 h,治疗组治疗后2 h太阳头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75例患者头痛缓解,对照组83例患者头痛缓解。除太阳头痛外,其余经络及总体头痛治疗组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头痛缓解患者24 h内复发率治疗组(34.67%)与对照组(30.12%... 相似文献
17.
搐鼻散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搐鼻散外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探讨鼻腔给药途径的治疗意义。方法 :78例急性偏头痛患者分为中药搐鼻散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8例 ,两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4 8.4 %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止痛起效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运用中药从鼻腔给药可以达到迅速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周期发作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头痛呈一侧搏动痛或胀痛,发作时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及羞明等症状。笔者曾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7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6例,其中男28例,女48例;年龄为18~35岁;病程3个月~3年。均为门诊病例,全部排除神经系统及其他内科疾病。治疗方法自拟中药方剂:川芎25g,丹参、全蝎各15g,当归、白芷、穿山甲各10g,白芍、党参各20g,甘草6g。伴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钩藤、天麻、菊花;伴痰湿阻滞、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蔓荆子、薏苡仁、陈皮;伴气血… 相似文献
19.
20.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而引起,临床上常呈周期性发作。笔者2002年2月~2004年8月,运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36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