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病例] 女,58岁.主因无明显诱因胸闷、气短2周入院.患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最高180/100 mmHg,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心脏超声示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入院诊断:升主动脉瘤;高血压3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于入院后2 d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示:升主动脉扩张,右侧冠状动脉未显影,左侧冠状动脉开口无异常,回旋支冗长(图1见插1),于左冠状沟向右越过房室交界区进入右冠状沟,并延伸至右冠状窦附近(图2见插1),回旋支中段轻度狭窄伴软斑块,前降支无异常,斜角支重度狭窄,主动脉瓣钙化. 相似文献
5.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主干狭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左主干病变(狭窄≥50%)者和非左主干病变者临床资料.结果1 275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狭窄74例(5.8%),非左主干病变180例(14.1%).左主干合并3支病变占66.2%,左主干病变组心绞痛发生率较非左主干病变组高.57例(77.0%)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0.2 mV.左主干并3支组与单纯左主干组比较心肌梗死发生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P<0.01).23例行CABG 1年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3例行无保护左主干直接支架术,术后半年心绞痛明显减轻.结论左主干狭窄者多合并其它冠脉病变,心绞痛严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病人接受单支架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53例LMCA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病人均完成了冠状动脉单支架植入术。随访病人术后1年、术后2年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23例在PCI术后1—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8.7%。术后1年、术后2年时总体MACCE发生率分别为7.5%、9.4%。PCI术后1年、2年,SYNTAX积分低、中分组(≤32)和高分组(≥33)间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5%、100.0%,P=0.297;90.5%、90.9%,P=0.931)。结论 对经选择的LMCA病变病人,包括部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及分叉病变病人,单支架术成功率高,中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痛5-6年,加重1月余于2008年12月6日入院于阜外医院。10余天前患者于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樾术(CABG)。患者及家属要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 I)治疗。入院查体: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HR)68次/m in,心肺腹未见异常。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予阿司匹林3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估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7月45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成功率为93.36%(422/452),男性成功率95.68%(310/324)。女性成功率87.50%(112/128)。30例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失败病人改行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成功。总的冠脉造影成功率为10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未出现血管迷走反应及死亡病例。结果: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有近似的成功率,但它可显著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结论:桡动脉穿刺技术和有效处理桡动脉痉挛是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成功的关键。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冠脉造影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检出率、临床意义及诊治方法.方法 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采用多体位投照及观察并对可疑者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后复查造影,对检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共检出慢血流现象34例,检出率4.8%,结合临床观察,3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及心电图ST-T改变.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并不罕见;治疗上以能扩张小于200 μm血管的双嘧达莫为主要药物,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unprotected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ULMCA)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禁忌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CABG)是ULMCA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7岁.因反复胸闷7 d,持续性胸痛3 h,于2008年3月14日急诊入院.7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心前区紧缩感,伴双小指麻木感,每次持续10 min左右,休息后自行缓解,未予重视.3 h前活动时出现持续性胸痛,为压榨性疼痛,向背部放射,并感双小指麻木,伴出汗,休息后症状不缓解,遂于我院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Ⅱ、Ⅲ、avF抬高0.2~0.3 mV.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1岁。主因胸骨后憋痛伴大汗淋漓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病情稳定后转我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多年,每日30余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病程第8天行冠脉造影:右侧桡动脉入路,5F多功能造影管多体位造影,显示右冠状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1岁.主因心前区不适2个月,于2009年8月7日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疑不稳定心绞痛.第3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既往无过敏史,术前用泛影葡胺行碘过敏试验阴性.造影结果示右冠轻度狭窄,前降支及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病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5F共用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出Allen's试验呈阳性患者214例,采用Selding's穿刺法植入Terumo动脉鞘管(无需开皮),推注肝素3000U,异搏定200μg,送入5F共用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如果发现病变血管狭窄大于75%可直接行PCI术.以5F共用导管给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者为210例,改行股动脉穿刺者为4例;改用JL4.0者为2例,改用JR3.5者为6例,其余均采用5F共用导管获得成功。结论5F共用导管应用于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