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市售速冻米面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标准限量规定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检测80份速冻米面制品,合格54份,合格率为67.5%,其中生制速冻米面食品40份,合格22份,合格率为55%,不合格因素是沙门氏菌(7.1%)、金黄色葡萄球菌(30.0%)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7.5%),定型包装与非定型包装不合格产品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05);熟制速冻米面食品40份,合格32份,合格率为80%,不合格原因是卫生指标菌超标,定型包装与非定型包装不合格产品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05)。不合格生制速冻米面制品显著高于熟制速冻米面制品(χ2=4.61,P<0.05)。结论速冻米面制品微生物污染较重,且定型包装与非定型包装无显著性差异,生制速冻米面制品比熟制米面制品因致病菌污染,有更大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所辖饭店销售的非发酵性豆制品进行抽检,采用GB 4789、GB/T 5009规定的方法、卫法监发[2001]159号附件2,分别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苯甲酸、山梨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非发酵性豆制品732份,综合评定合格率为56.83%。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超标率分别为60.83%、56.97%、0.89%、0.59%和0.00%,苯甲酸、山梨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出率分别为1.23%、1.78%和9.84%。结论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其次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建议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几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湖北省2010~2012年几类食品微生物检出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对一些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行业和食品进行关注和重点监测,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方法对2010~2012三年间,送检和抽检的12类食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作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12类食品2 996份,合格2 697份,总合格率为90.02%;2010和2012年、2011和2012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种类的食品中以糖果和发酵酒的合格率为最高为100%,豆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仅为55.97%;不同季节和不同包装食品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散装食品合格率最低。结论湖北省食品微生物污染整体状况较好,不同食品、不同季节的污染情况有所不同。在夏季豆制品、散装食品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2012年相对于2010、2011年有所好转。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夏季豆制品、散装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8):628-631
目的了解某地部分市售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品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市售16个品种296份样本,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不同食品种类,检测指标不同,检测结果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样本中细菌总数的检出率75.39%高于大肠菌群的检出率16.23%,霉菌检出率为27.27%;糕点、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和桶装水超标率分别为44.00%、44.00%和50.00%,致病菌检出率较低。不同包装类型卫生指标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2.06、6.53,P均0.05),而不同采样点卫生指标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0.47、0.07,P均0.05)。结论该地食品安全性总体较好,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非发酵豆制品、糕点和桶装水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鸣县各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1—201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3年共检测14类共271份样品,总合格率为68.26%。其中分离出沙门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阪崎肠杆菌l株、蜡样芽胞杆菌7株、大肠埃希菌9株(为0157),未检出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熟肉制品和学校瓶(桶)装水及非发酵豆制品菌落总数、熟肉制品和鲜榨果蔬汁及非发酵豆制品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低。结论武鸣县抽检的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非发酵性豆制品的卫生状况,发现关键性问题并进行分析,为制定相应的标准和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项目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采集非发酵性豆制品共139份样品.按GB/T4789-2003和G85009—2003方法进行测定,并对此类食品2年的合格情况以及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发酵性豆制品2006年和2007年的合格率分别为43.75%、22.67%,合格率甚低,卫生质量下降明显,不合格项目中主要为大肠菌群、甲醛和甲醛次硫酸钠。结论非发酵性豆制品微生物污染问题依然严重,非法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已成为又一导致该类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将甲醛次硫酸氢钠纳入到非发酵性豆制品的常规检测项目,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泉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工作手册》要求进行。结果 (1)样品268份,合格194份,合格率为72.39%。监测9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埃希菌O157、空肠弯曲菌、阪崎肠杆菌监测全部合格;6种致病菌即大肠菌群、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创伤弧菌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3.57%、93.75%、94.05%、94.14%、98.04%、98.75%;(2)夏、秋、冬三季分别采样67份、67份和134份,合格率分别为56.72%、76.12%、78.36%;(3)三类样品为待加工食品、餐饮(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合格率分别为72.53%、53.62%、94.74%。结论统计分析显示,泉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以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主要的污染食品集中在畜禽肉类及水产品,餐饮即食散装食品的大肠菌群超标突出;不同季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5,2=4.86,P〈0.05);不同分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5,2=28.11,P〈0.05);应加大对蔬菜、鲜冻畜禽肉类及内脏、鲜冻水产品、餐饮即食散装食品等的监管力度,重点关注夏季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同时对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作出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明市售熟肉制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09年对辖区内的大型超市、餐饮单位、大学食堂按随机采样的方法进行无菌采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07~2009年共检验241份,合格率为44.8%。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结论 3年间熟肉制品样品合格率分别为19.67%、27.00%和19.70%,具有显著性差异(χ2=93.43,P0.05);3年微生物检验项目合格率分别为:细菌总数60.60%、大肠菌群50%、致病菌100%,有显著性差异(χ2=163.76,P0.05)。由此可见市场销售的熟肉制品卫生质量有许多隐患,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严重,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卫生宣教是预防熟肉制品等食源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北辰区市场销售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的卫生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2003,对186份非发酵豆制品进行相关检测。结果按照国家标准GB271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进行判定,2012年全区市场销售非发酵豆制品的总体合格率为42.6%。其中,大型超市合格率为62.7%,农贸市场合格率仅为29.25%,大大低干大型超市。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销售非发酵豆制品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西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微生物学部分>标准方法 检测.结果 2003~2008年共检测食品样品6 819份,合格5 935份,总合格率为87.04%.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结论 6年间不同年度食品样品合格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4.48,P<0.01),不同来源、不同种类食品样品合格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分别为119.63、375.05,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掌握武威铁路辖区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改善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2011年武威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共94份,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共检测水样94份,合格68份,总合格率为72.3%,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肉眼可见物和总硬度;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88.5%和52.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5.12,Ρ<0.01);深井水与贮水井水合格率分别为85.3%和21.1%,两者差异显著(χ2=31.31,Ρ<0.01)。结论:武威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特别是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必须加强饮用水净化和消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8—2011年常州医疗机构污水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出污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方法对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1年131份医疗机构污水的8项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8项指标分别为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粪大肠菌群数、挥发酚、悬浮物、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余氯。结果 11家医疗机构2008—2011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20.0%、20.6%、18.9%、32.5%,年监测合格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2.518,P=0.472),总合格率为23.6%。8项监测指标中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在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医院均未检出;挥发酚、悬浮物合格率为100.0%;粪大肠菌群数、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余氯合格率依次为99.2%、95.4%、94.7%、46.2%、24.4%,经检验5个率间有统计学差异(χ2=302.124,P=0.000),总余氯合格率最低,131份水样中99份总余氯不合格,其中27.2%(27/99)的水样总余氯小于标准值,72.7%(72/99)的水样总余氯大于标准值,最高值达918.28 mg/L约为标准的115倍。传染病医院的氨氮合格率仅为46.2%。结论 2008—2011年常州医疗机构污水总的情况不容乐观。污水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毒剂投加过量,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还不能满足污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食品污染现状,为相关食品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在覆盖全市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内抽检各类食品,开展微生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等项目的检测。结果共抽检28类食品2 829份,合格2 659份,总合格率为93.99%;主要不合格食品为非发酵豆制品、粉丝粉条、鱼糜制品、蛋及蛋制品、畜类内脏、食用菌、面制食品、水发食品和酱腌制蔬菜等,合格率均低于95%,其中非发酵豆制品和粉丝粉条合格率最低,分别为5.88%和39.89%;主要不合格项目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铅、汞、含铝添加剂(以铝计)、甜蜜素、亚硝酸盐和吊白块等。结论张家港市食品污染总体水平较低,但非发酵豆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畜类内脏、蔬菜等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部分添加剂和违法使用物质的超范围或超量使用等现象需引起重视,应加强相关领域的监管力度并开展针对性的宣教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永清县家用饮水机常温出水口中常见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二项指标的检测分析,了解饮水机二次污染问题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并依国标进行评价。结果:2009年5月份共检验样品282份,菌落总数合格219份,合格率为77.6%,总大肠菌群合格274份,合格率为97.2%,新换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2.1%,饮用2 d后为69.3%,饮用1周后为62.5%,统计学处理χ2=8.11,0.05P0.01,饮用周期的不同阶段间有显著性差异。初段水和中段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69.5%和85.8%,统计学处理χ2=10.78,P0.01,二者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不通阶段和时期的总大肠菌群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总大肠菌群不合格的8份样品中有7份来自学校。结论:饮水机常温出水端微生物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菌落总数;而总大肠菌群的污染主要来自学校;建议提高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辖区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二、三季度,在辖区农贸市场(门面店)、超市随机进行熟肉制品的食品采样送检工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总共采样150份熟肉制品,合格26份,合格率为17.33%。其中,大肠菌群合格26份,合格率为17.33%;沙门氏菌合格142份,合格率为94.67%;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148份,合格率为98.6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合格146份,合格率为97.33%。超市采样62份,农贸市场采样88份,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发现,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样品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合格率有差异(P<0.05)。结论辖区市售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严重,超市和农贸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卫生质量问题突出,提示有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隐患,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加强监管、控制污染源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旌阳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改善水质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2-2014年共检测水样295份,合格203份,合格率68.8%,总大肠菌群、二氧化氯超标率较高;枯水期、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均分别为80.0%、60.0%,两期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P0.05)。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2.2%、67.3%,两水样类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05)。结论旌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受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宝鸡铁路地区散装自制食品的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及预防食源性疾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4个时间段无菌随机抽取5类散装自制食品207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WS/T9-1996附录A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对照食品卫生国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宝鸡铁路地区散装自制食品微生物指标平均合格率为82.1%,合格率随着存放销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12 h后食品平均合格率仅为50.00%,其中油炸小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高,非发酵性豆制品和熟肉制品合格率最低。结论食品存放时间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质量,散装非发酵性豆制品、熟肉类食品是安全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市市售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现状,为我市食品微生物污染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按照<2006年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要求>,抽取我市8种食品(生禽肉、生畜肉、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熟肉制品、蔬菜沙拉、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计131件样品,按2005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所提供的检测技术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 [结果]131份样品共检出15株食源性致病菌,其中18份动物性水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9株.检出率50.0%;31份生肉中检出沙门菌5株,检出率16.2%;20份速冻面米食品中检出单增李氏特菌1株,检出率5.0%;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 [结论]我市食品中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应加强其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辖区食品卫生现状,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无锡市崇安区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生产销售的食品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食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57.7%、76.2%、63.2%和67.9%;不同种类食品合格率不同,快餐食品酱腌菜熟肉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4,P0.01)。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散装熟食制品加强监测,进一步改善食品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株洲市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掌握其微生物污染的特点。方法使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对2005-2007年市级抽检和送检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评价。结果 2005-2007年共检测食品11类,食品4273份,合格3814份,总合格率为89.26%;各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0,P〉0.01),其中送检食品合格率明显高于抽检食品合格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P〈0.005);各类食品中以腊制食品和乳及乳制品合格率为最高,分别为98.31%和97.97%。冷冻饮品及凉拌卤菜的合格率最低,分别为59.32%和74.55%,11类食品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05,P〈0.005);微生物检测指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35.10,P〈0.005),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为90.35%。结论不同种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应重点加强对冷冻饮品、凉拌卤菜、瓶(桶)装饮用水、糕点、休闲食品等的卫生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