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院甲状腺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方法抽取2004年1-12月出院的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剔除不符合要求病历后,对剩余265份病历分别填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个案调查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其中有指征者113例(42.64%),无指征者152例(57.36%)。所用抗菌药物涉及5大类12个品种,以林可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为主。不合理用药表现为选药不当(58.49%);给药次数不当(4.91%);剂量过大(4.15%);围手术期用药:未在术前30min-2h给药者占88.30%,5例手术时间〉4h者术中均未追加抗菌药物,术后无感染征象或无高危易感因素而给药时间〉48h未停药者占50.19%。结论该院甲状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尚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培训和管理,督促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2007~2009年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手术出院病历共600份,对其相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100%使用了抗菌药物,应用频率前三位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美唑和奥硝唑.结论 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建议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培训学习与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院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抗菌药物的选择、用法与用量、术前用药时机、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该院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选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类为多,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比率为25.95%(34/131),用药疗程平均(4.08±1.15)d。结论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起点偏高、用药间隔时间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省各级医疗机构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该省各类甲状腺手术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 304例甲状腺手术,1 294例(99.23%)为择期手术;手术持续时间≤2 h者1 051例,占80.6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70%;术前30 min给药者196例,占15.5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8 h者887例,占70.34%;使用第一代头孢、克林霉素的占19.53%。结论该省甲状腺手术中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无指征用药现象等问题,应加大抗菌药物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0年1-12月妇科702例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3.6d,其中用药>3d者占94.3%,抗菌药物使用前3位是头孢噻肟、替硝唑、阿米卡星;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63.5%、35.5%,无三联用药.结论 基层医院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起点高、选药不恰当、使用频率高、术后用药时间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508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外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7.44%,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38.04%,其次为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三者共占73.54%,医院感染率3.44%,预防性和治疗性平均用药天数5.6d和9.0d,预防性用药术前1-2h开始应用仅占14.24%;495例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者上48.08%,使用2种或3种占51.92%。结论: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196例清洁手术(分别为甲状腺肿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复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8.9%,其中甲状腺肿手术预防使用率16%,乳腺肿手术预防使用率18%,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预防使用率21%。品种选择不合理占32%,预防用药无适应证占26%,给药时机不合理占12%,用药时间过长占14%,联合用药占10%,用法用量不合理占6%。结论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该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在围手术期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119例在围手术期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第1~5天口腔温度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第1天体温最高,为(38.1±0.6)℃,发热率为84.63%(P<0.05);第2天为(37.4±0.4)℃,发热率为30.12%,与术后第1天相比,明显下降(P<0.05);第3天为(37.1±0.5)℃,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发热率为5.53%;术后25例患者切口第1天稍有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第2~3天切口红肿消退,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切口无感染,第5~6天拆线,均为甲级愈合.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外科2010年4-6月住院患者120份病历资料进行了调查,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96.7%,平均用药时间9 d,最长预防用药时间为20 d;其中用药>3 d者占74.2%;用药>7 d者占51.7%;抗菌药物使用占前8位的分别为奥硝唑、头孢替安、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米诺、莫西沙星;其中单一、二联和三联用药分别为37.1%、48.3%、14.6%。结论某三甲医院不合理用药表现在选药不恰当,术后用药时间偏长,联合用药不合理,更换药品频繁,标本送检率低等,应加强监管,促进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方法调查我院儿外科连续手术的114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 结果 11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51%和99%;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抗生素的分别占 18%、64%、18% ;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3.5 d,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5.5 d, 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3 d者占80%. 结论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医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频度分析法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130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较高的药品是奥硝唑、头孢替安、头孢唑林;相对用药频度DDD费用最高的品种为头孢替安、五水头孢唑林、奥硝唑等;术后抗菌药物一般用药3~4 d,术后无并发感染;联合用药率99.2%。结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术后的使用时间长、抗厌氧菌药物选用档次高、无指征使用三联、四联抗菌药物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为参照标准,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及合理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围手术期病例163份,从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的时间和数量、术后用药天数及术后感染等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病例共151例,联合用药占79.75%;应用1种或2种药物与应用>3种药物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前0.5~1 h或术中给药与术后当日给药患者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用药时间1~4 d与>5 d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感染药物共涉及7类25种. 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实施《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应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对神经外科2005年81例手术患者和2006年83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调查。结果神经外科2005、2006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7.7%、91.6%(P〉0.05);术前使用率分别为8.6%、65.1%(P〈0.05);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12.44、5.87 d(P〈0.05);药敏实验率分别为9.9%、7.2%(P〉0.05);给药途径均以静脉为主;给药频次符合《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抗菌药物联合以单一使用为主。结论实施《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逐步规范,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多方面共同管理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通过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模式,推动我国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2000年经腹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 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南;依据该指南,在2001年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2002年随访干预后情况.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上升到干预中的89.73%和干预后的30.56%(P<0.01);基本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增加为干预中的10.27%和干预后的38.88%(P<0.01);干预前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医院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笔者研究了1992年7月至1993年6月期间住院的525名颅内肿瘤病人,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75人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发生医院感染11人(6.29%),对照组350人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发生医院感染61人(17.43%),二者有显著性差别。在感染部位发病率方面,颅内感染发病率最高,其中实验组的颅内感染发病率为2.29%,对照组颅内感染发病率为8.00%,二者也有显著差别。另外,调查也提示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降低了病人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素的费用和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23
目的了解和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某三级教学医院2005年6-12月手术病例共2055例次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2055例次中,抗菌药物使用率99.95%,其中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9.92%、100.00%、100.00%;一、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分别占72.47%、25.84%、1.1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8.16d,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分别为8.1、8.2、8.2d;术前0.5~2h使用抗菌药物占29.65%,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占68.00%;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48h者仅占3.45%;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依次为头孢三代、头孢二代、青霉素等;手术切口感染率0.75%,其中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9%、1.33%、3.42%。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机、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亟待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目的探讨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 方法对19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0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用药占79.47%,治疗用药占20.53%;术后单用1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28.42%、67.37%、3.16%、1.05%,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最长17 d,其中64.24%的患者用药时间≥4 d. 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19.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目的为了解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62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60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用药占83.26%,治疗用药占16.74%;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d者占80.68%,其中用药时间最长28d;术后单用1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43.26%、44.13%、11.96%、0.65%。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2010年3月,对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某日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767人,当天医院感染30人、3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1%,例次现患率为4.30%。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是重症医学科(30.00%)、烧伤科(2/9)、肾病科(15.79%)、脑外一科(13.64%)、神经一科(10.53%)。全部调查对象当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24%,其中联合用药的占24.68%。[结论]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生素使用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