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冠心病患者下壁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9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CHD)患者的12导联Holter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12导联Holter诊断冠心病下壁心肌缺血的敏感度为64.91%,特异度为53.85%,阳性预测值67.20%。Holter检查下壁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在单纯右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病变组)、右冠状动脉合并左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为20%、70.37%和80%。结论12导联Holter对冠心病下壁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但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组织多普勒速度图(TV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6例拟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同时(间隔<5天),接受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TVI检查。以2DE的室壁运动情况及TVI收缩、舒张峰值及运动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2%、47.2%和56.6%。②2DE对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0%、73.3%;TVI对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3%和86.7%,并且检测表明,冠状动脉狭窄越重,心肌收缩速度越低,协调性越差。结论:TVI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12导联Holter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特异性84%,精确度81.42%,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12导联Holter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越高。结论12导联Holter为目前较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但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4.
李冰  王薇娜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1):20-21,24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方法 选择可疑冠心病患者178例同时作冠状动脉造影(CAG)、TET检查.结果 TET的敏感性85.22%,特异性74.60%,假阳性率25.40%,假阴性率14.78%;CAG阳性114例(假阴性16例,其中单支病变13例,双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1例),CAG阴性64例(假阳性17例,其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5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3例,心律失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2例);女性TET假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多支冠脉病变病人的TET阳性率与单支病变的TET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TET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排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糖尿病等干扰因素,其对冠心病,尤其是多支病变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216例,先后分别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平均间隔时间为(8.8±4.5)d.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与冠脉病变组,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TET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0.8%,预测准确性为73.6%;冠脉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的TET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的TET阳性率达100%,双支病变阳性率为71.8%,单支病变的阳性率为37.5%,单支与双支、三支病变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女性TET假阳率高于男性(P<0.01).结论:TET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简单、易行、方便、安全,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目前仍是临床诊断及评价冠心病的一项较为理想且实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动态心电图对病变冠脉及狭窄程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 12导动态心电图 (12导Holter)对冠心病 (CHD)患者病变冠脉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87例拟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 ,同期内 (间隔 <1周 )分别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12导Holter检查 ,以CAG作为对照 ,对 12导HolterST段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单支组ST段压低幅度、持续时间在冠脉狭窄≥ 75 %组较冠脉狭窄 5 0 %~ 74 %组增大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②单支组LAD病变 16例 ,ST段压低表现在V4~V65例 ,ⅡⅢavFV5V611例 ;RCA病变 8例 ,ST段压低表现在ⅡⅢavF 1例 ,ⅡⅢavFV5V67例 ;LCX病变 1例 ,ST段压低表现在V5V6。结论 根据ST段压低出现导联、压低幅度和持续时间 ,可以对病变冠脉及病变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初步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评价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24h Holter监测,记录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并行CAG检查,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olter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度为61.0%,特异度79.7%,假阴性率38.6%,假阳性率20.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71.4%。Holter和CAG两者结果有一致性(K值0.41)。Holter对冠脉三支病变诊断敏感度(91%)高于单支病变(53%)和双支病变(63%)(P<0.05)。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有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2 2例行CAG病人的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甘油三酯 (TG)。根据CAG结果分为CAG阳性组和CAG阴性组 ,并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 ,比较各组间的血脂。结果 :CAG阳性组TC、LDL C、T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4 8 5 %、 19 3%、 5 6 4 % ;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 6 3 6 % ,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TC、LDL C及TG水平分别高于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TC、LDL C、TG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单支单处病变组与多支多处病变组患者的血脂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ST-T改变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资料36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分为CAG阳性组、CAG阴性组,CAG阳性组又根据狭窄血管多少分为单支组和多支组,回顾性分析ECG ST-T改变与CAG结果 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支组与多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AG阳性但ECG ST-T正常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为26例,2支血管病变为60例,三支及三支以上血管病变11例.CAG阴性但ST段异常患者中,病因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硬皮病性心肌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先心病、贫血等.结论 ECG ST-T段改变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对于多支组具有更明显的意义,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和实验室酶学指标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老年冠脉造影 1 1 2例 ,分为心律失常组 5 1例 ,心肌缺血组6 1例 ,分析两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律失常组冠脉病变阳性率 2 7.4 % ,单支、多支病变各占1 3.7% ,心肌缺血组阳性率 73.7% ,单支、多支病变分别占 2 9.5 %和 4 4 .2 % ,心律失常组血糖、血脂水平和心绞痛症状明显低于心肌缺血组 (P <0 .0 5 )。结论 :老年心肌缺血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高 ,心律失常诊断冠心病准确性低 ,确诊均应做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1.
12导Holter、3导Holter和ECG对冠心病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Holter)、3导动态心电图(3导Holter)和常规心电图(ECG)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心病(CHD)思考,同期内(间隔小于1周)接受12导Holter、3导Holter及ECG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Holter、3导Holter和ECG对CHD的检出率分别是86.7%、76.7%和46.7%,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l)。结论 在冠心病的检出方面,12导Holter优于3导Holter和ECG。  相似文献   

12.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和分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对115例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7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60例,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71.4%,符合率为78.3%,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69.8%。TET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安全的无创诊断方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尤其对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3.
耿斌  曹铁生  段云友 《医学争鸣》2000,21(8):1031-103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AD)的超声心动图(ECHO)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来探讨ECHO对CAD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1例CAD进行ECHO检查,并与造影进行对比,结果ECHO对CAD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单枝、多枝病变和总的阳性率分别为35.7%,65.1%和53.5%;ECHO阳性患的CAD病变程度较为严重,且多为多枝病变,其狭窄程度〉90.0%;如果为单枝病变,则冠状动脉(CA)的狭窄程度已接近团  相似文献   

14.
岳瑞华  史若飞  沈钧乐  张红  祁书林 《重庆医学》2004,33(10):1494-1495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72例患者,同时进行99Tcm-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和冠脉造影(CAG)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CAG作对照,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6.36%、特异性58.82%,准确性指数87.50%、阳性预测值88.33%、阴性预测值88.33%.结论 SPECT与CAG从不同的角度诊断CAD,符合率较高.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两者应互相结合,而不能替代.若CAG阳性则冠心病诊断肯定,CAG与SPECT均阴性,可以排除冠心病,CAG与SPECT结果不一致时,须结合临床小心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Holter)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4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并在同期内 (间隔小于 1周 )接受 12导Holter及普通心电图 (ECG)检查 ,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Holter和E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的检出率分别是 75 0 %、8 3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2导Holter可以较早地发现SMI,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组,分别对其进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ECG)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ECG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一致者27例(64.29%),ECG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不一致者15例(35.71%);A组15例CAG阳性率73.33%,B组12例CAG阳性率58.33%,C组15例CAG阳性率40%。结论:临床上不能单独依靠ECG来诊断冠心病,要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CAG指标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腺苷超声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腺苷超声负荷试验.以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wall motion abnormality)为阳性;试验后1周内行冠脉造影,以3支主要血管至少有1支或主要初发支管径狭窄≥50%为阳性;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腺苷超声负荷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26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中20例腺苷超声负荷试验阳性,6例阴性;32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中5例腺苷超声负荷试验阳性,27例阴性。冠脉造影见病变血管42支,正常132支;腺苷超声负荷试验推断病变血管34支,23例与冠脉造影符合,正常140支。腺苷超声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84.4%;判断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为54.7%,特异性为8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4%,症状轻微,患者均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腺苷超声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提高了超声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16例,分别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分析两组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1.20%、预测准确性为73.28%;女性假阳性较男性高,其阳性结果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小于男性。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安全,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与应变成像技术(SI)相结合诊断老年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98名疑似冠心病老年患者行DSE+SI检查,测定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各室壁中段收缩期心肌峰值应变(Speak),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结果冠心病组各心肌节段Speak在多巴酚丁胺10、20μg.kg-1.min-1负荷剂量时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40μg.kg-1.min-1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CAG相比,Speak诊断老年人CAD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分别为78.6%、72.3%、74.7%;Speak在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在20μg.kg-1.min-1负荷剂量时最高,分别为85.4%、67.4%;对于三支冠脉血管的定位诊断均表现为高特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定量应变成像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无创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