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以恢复冠脉血流并达到心肌组织的完全再灌注。然而,急性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PCI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心肌组织灌注成为今后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1冠脉造影评价1.1TI MI血流分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 MI)血流分级最初是被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死闭塞的冠脉再通(包括溶栓或急诊PCI)后冠脉血流的情况,分为:0级(完全闭塞,无前向血流)、Ⅰ级(微前向血流,心肌无灌注)、Ⅱ级(血流缓慢,部分心肌灌注)和Ⅲ级(血流正常和完全心肌灌注),目前已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流评价。研究显示:它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明显相关,分级越高,其预后越好。一项包括5498例AMI患者的荟萃研究也显示,溶栓治疗90min后达到TI MIⅢ级的患者死亡率为3.7%,而TI MIⅡ级和TI MI0/Ⅰ级分别为6.1%和9.3%。由于TI MI血流分级应用简便,一些学者也用它来间接评价心肌组织灌注。冠脉开通后无残余狭窄、夹层、痉挛或血栓形成,而血流...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13)急性心肌梗死的理想再灌注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斑块破裂的基础上继发了血栓形成 ,使冠脉管腔急性完全闭塞所致 ,其治疗的关键是尽早给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 ,使闭塞的冠脉再通 ,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的再灌注。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AMI早期 (<6小时 )行急诊PCI(包括支架置入 )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心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预防左心室扩大和重塑、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然而 ,AMI急诊PCI使冠脉再通后 ,约 10 %~ 30 %的患者可并发…  相似文献   

3.
杨跃进  赵京林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48-1050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能使血栓性闭塞的冠脉迅速再通,恢复心肌再灌注,已成为治疗AMI的首选方法。然而,有研究发现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可能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称为心肌组织无再流(myocardial no-reflow),其发生率高达37%~43%。心肌无再流是发生于再灌注后逐渐发展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心肌彻底坏死、梗死范围扩大,心室扩张和重构,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住院病死率增加5~10倍,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因此,实现心肌组织完全再灌注是现代AMI再灌注治疗的最重要目标和再灌注治疗后时代的研究重点,准确、有效地评价心肌组织灌注也已成为当今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现代观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斑块破裂,继之血栓形成和冠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持续缺血和坏死。其治疗的根本措施是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迅速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并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以挽救缺血心肌,缩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其主要目标是:1.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缩短发病至开通时间;2.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然而,AMI冠状动脉再通恢复血供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称为心肌无再流现象(myocardial no-reflow phenomenon),发生率高达37%。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采用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能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组织,缩小AMI梗死范围。但是,再灌注治疗在恢复冠脉血流的同时也可加重组织损伤,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面积扩大等严重现象。有研究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最多可占心肌梗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行急诊PCI能挽救缺血心肌,从而改善近期和远期的预后。然而,AMI急诊PCI使冠脉再通后,约10%~30%的患者可并发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不能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灌注,结果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治疗的14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2例)行急诊PCI治疗同时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75例)直接行PCI治疗。应用心肌灌注分级(TMP)和心电图ST段变化(sumSTR)法评价急诊PCI时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可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治疗组有68例(94.44%)心肌灌注良好,4例(5.56%)心肌灌注不良;对照组中64例(85.33%)心肌灌注良好,11例(14.67%)心肌灌注不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mSTR评价结果:治疗组有68例心肌灌注良好(94.44%),4例心肌灌注不良(5.56%);而对照组中有62例心肌灌注良好(82.67%),13例心肌灌注不良(17.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再灌注策略能够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病变相关血管,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手段包括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由于介入治疗的发展,需要急诊CABG的病例越来越少。本文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PCI和静脉溶栓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栓后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首次AMI患者94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36例接受溶栓联合PCI治疗,58例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PCI后测定心肌组织灌注分级,了解二者对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自发病至PCI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联合PCI组PCI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3 级血流者明显较直接PCI组增多;溶栓联合PC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且术后TIMI 3级血流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TMP 2级以上者均明显多于直接PCI组;2组比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溶栓联合PCI治疗AMI安全有效,早期再通率高,心肌微循环灌注好,心肌梗死面积小,更有利于保护心室功能,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2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术,观察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左前降支闭塞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右冠状动脉闭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闭塞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左前降支闭塞组(P<0.05).AMI发病6h之内IRA开通组RA的发生率高于6 h~12 h IRA开通组(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中RA的发生率与闭塞的冠状动脉以及AMI发病后IRA开通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2.
急诊PCI后冠脉造影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方法,85%的患者可恢复正常冠脉前向血流,少数心肌濒临坏死或严重缺血者则未完全恢复血流,即无复流.无复流预示心肌再灌注不良和心功能不全,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1].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急诊PCI后冠脉造影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进行了心功能指标检测,以探讨急诊PCI后冠脉造影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行急诊PCI的AMI患者70例,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总结并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70例患者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34例,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6%;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中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是使发生梗死的心肌得以再灌注治疗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1]。然而急诊PCI术使冠脉再通后,仍有不少患者并发无再流或慢再流现象,表现为心肌水平再灌注不良,结果使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镁剂(门冬酸钾镁)治疗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组(即A组,86例)和常规治疗组(即B组,81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PCI后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低(12.9%vs24.7%,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镁剂预防性应用能有效减少A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正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所致的血流中断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常见原因。冠状动脉急性血栓性闭塞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特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挽救坏死心肌,减少患者死亡率是急性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然而,开通心外膜血管并不意味着获得最佳心肌灌注,即无复流现象[1,2]。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负荷过重的患者,单纯PCI治疗不仅无法清除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血栓,还可导致  相似文献   

17.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选方案,可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大量研究证实,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冠脉造影出现无复流现象,使濒临坏死或严重缺血的心肌组织未完全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大大减弱了急诊PCI的临床获益,常提示预后不良~[1,2].而对于PCI术中出现的一过性无复流现象~[3]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对发生一过性无复流现象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一种临床常见急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对AMI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尽早实现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细胞,最大限度的保护心室功能。有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影响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从而影响PCI术后心肌灌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探讨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54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冠状动脉内注射乌拉地尔、硝酸甘油、生理盐水。观察PCI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心肌充血分级(MBG)、ST段回落、心肌坏死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乌拉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相比,PCI后cTFC降低、MBG增加、ST段回落增加、LVEF增加、CK和TnT峰值降低(P均<0.01)。结论:乌拉地尔可改善AMI急诊PC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少梗死面积,不增加住院期间MA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急性心肌梗死且急诊行PCI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所需时间、IRA是否完全闭塞及梗死面积大小的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患者中85例发生RA(68%)。梗死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6~12h开通者(p<0.05)。完全闭塞组RA发生率总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次全闭塞组RA发生率(p<0.05)。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与局限性心肌梗死RA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直接PCI后RA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IRA病变程度、发病至开通IRA时间明确相关,与梗死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