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0例老年肺炎患者依据Fine危险分层分为重症肺炎组(12例)和普通肺炎组(1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肺炎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1.06±0.19)mg/L,普通肺炎组为(0.88±0.16)mg/L,对照组为(0.35±0.18)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老年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70例,另选择1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中,AMI患者的血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P患者(P<0.01).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临床常规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高血压病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社区居民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例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所表达的血液高凝状态.方法: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8例与本院体检中心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51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比较.结果: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1.16±0.09mg/L,老年健康体检组为0.15±0.08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对此类患者早期预防性使用抗凝剂及溶栓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方法 对本院老年呼吸病房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95例AECOPD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稳定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COPD稳定期患者也如此,只是程度有所减轻.对此类患者早期预防性使用抗凝剂或溶栓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检测,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对20例正常人和47例下肢骨折住院患者术后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7例骨折术后患者血浆DD检测结果,正常13例(27.7%),临界值5例(10.6%),升高29例(61.7%),其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应常规进行D-二聚体检测,利于临床及时发现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便于进行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文杰  宋晓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33-2134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PE)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PE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PE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可作为PE的敏感、快速、廉价的初步筛选指标,值得在急诊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患者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活性亢进。易于合并肺动脉血栓形成及并发DIC等。血清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它特异地存在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Dimertest Latex试验能够特异地检测血清D-二聚体,为临床监测血栓形成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的诊断新方法。为此,我院于1995年3月至1998年1月用该法检测了58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住院病人的血清D-二聚体,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少存 《医学综述》2001,7(12):720-721
D 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它的升高特异性地反映体内微血栓形成或溶栓治疗有效[1 ] 。D 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之一[2 ] 。血浆D 二聚体的定性或定量检测除可以用作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和溶栓药物疗效监测外 ,还可用于白血病化疗、严重肝病等引起高凝状态后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加的检测[3 ] 。有关资料表明 ,肿瘤患者可出现凝血和纤溶异常。肿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同时恶性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纤维蛋白原激活物 ,其主要类型是尿激酶型 ,可导致局部纤维蛋白溶解…  相似文献   

10.
卡米拉  朱琳  许莲芬  赵素元 《海南医学》2004,15(12):116-116,41
目的分析10种病中D-Di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种常见病,心脑血管病(63)(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脑梗塞)、肾病综合征(14)、肺栓塞(31)、肝硬化(12)、糖尿病(14)、胃癌(9)、胆石症(15)计158份入院时血浆,用法国STAGO公司全自动血凝仪及其试剂,用金标法检测。结果分三组,第一组为脑梗塞、肺栓塞和肾病综合征组其均值在4ug/ml以上,阳性率各为60%、32%和21%;第二组冠心病、胃癌、脑血管意外和肝硬化其均值虽未达界值,但最高值分别为36.8、12.4、10.6、5.7ug/ml,阳性率10%-20%;第三组有普通高血压、非手术胆石症无并发症糖尿病各项值均低于界值。结论D-Di结果符合临床第一组可确定诊断,第二组提示诊断并应注意监测,第三组可排除凝血纤溶激活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正>D-二聚体是凝血酶及因子Ⅷ作用下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增高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及溶解发生,可以作为无创伤性的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D-二聚体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的鉴别试验~([1])。应用全自动血凝仪进行的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快捷、安全、无创伤性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采用美国Beckman ACL-8000和日本  相似文献   

12.
骨折患者凝血功能与D-二聚体检测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患者常有脂肪栓塞,且因制动情况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两者均可使患者凝血机能激活而呈高凝状态。D-二聚体(D-D)检测近年已被列为DVT的重要筛选检查项目。在临床上,为预防DVT的发生,已常规使用小剂量肝素作为预防性处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1995年1月~1997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90人、女性31人;年龄35岁~85岁,平均585岁。正常对照组119例,男性88人、女性31人;年龄45岁~85岁,平均5540岁。1...  相似文献   

14.
黄宁生 《医学文选》2001,20(4):500-500
对我院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 3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血清溶栓二聚体 (D- D)检测 ,并与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的 D- D检测结果做对比 ,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为 6 5~ 84岁 ,平均70 .3岁 ;其中男 2 5例 ,女 13例 ,按《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 [1 ] ,分期均为 期。对照组年龄 6 5~ 80岁 ,平均 6 9.8岁 ;男 2 6例 ,女 12例 ,均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肺部疾病。1.2 方法  D- D检测使用胶乳凝集法 (L atex法 ) ,被测者检查前一天晚上 10点钟后禁食 ,第 2天上午空腹抽…  相似文献   

15.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85-4386
目的:观察肺部感染、高血压、射频消融术、急性脑梗死、原发性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D-二聚体的水平。方法:测定了14例肺部感染,高血压16例,射频消融术20例,急性脑梗死20例,原发性肾病30例,2型糖尿病38例的空腹血中D-二聚体含量,并与3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患者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肺部感染、高血压、射频消融术、急性脑梗死、原发性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血纤溶功能异常,血栓形成和血纤溶功能异常可能在以上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D-二聚体的检测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项目,是目前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有价值的重要指标。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是体内血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启动的首选分子标志物。本文通过对D-二聚体的测定探讨其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肺癌、胃癌和肝癌的增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高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临床分期低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6月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者的D-二聚体检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尿蛋白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D-二聚体检测可以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血凝状态,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论骨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收集48例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与131例消化内科和呼吸内科患者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骨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观察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临床防治骨折并发血栓性疾病和溶栓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防血栓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对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0d进行D-二聚体检测,其中25例行深静脉置管,25例未行深静脉置管,比较入院时和入院30d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39例D-二聚体检测值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两组D-二聚体检测值偏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733);入院后30d行深静脉置管组D-二聚体检测值偏高人数高于未行深静脉置管且(χ^2=6.818,P=0.009)。结论恶性肿瘤行深静脉置管患者有较大的血栓风险,动态监测D-二聚体有助于预防恶性肿瘤深静脉置管患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