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女,4岁。因发现右颞部肿物2周入院。既往无右领部外伤史。体查:右颞部皮下可扪及一约7cm×6cm肿物,质软、光滑、稍能压缩,无压痛及不能推动,局部无搏动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咬牙时肿物更加突出。局部淋巴结不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CT检查:右颞部软组织肿块影,右颞骨正常。彩色多普勒检查:肿物位于右颞肌肉内,大小约60cm×50cm,低回声且可见低速静脉样血流波形,边界尚清楚。手术采用右额部发际内马蹄形切口,术中见肿物位于右颞肌内,大小约6cm×5cm×1cm,边界尚清楚,暗红色.其内充满血液,完整切除肿物(包括部…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9岁,因左上肢麻木4个月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阴性,患肢肩部伸侧面、前臂手部背侧面感觉减退,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上抬受限。于我院就诊期间,血尿常规、生化免疫组合及凝血象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增强CT示左肩部肌间隙内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约7.0 cm ×6.0 cm,边界尚清,密度欠均匀,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骨质未见破坏。德国 Siemens 公司 Biography 16 Sensation PET/CT scanner检查示左肩部肌间隙内见团块状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SUVmax为4.6(正常肌肉组织SUVmax为0.7),同机CT提示左肩部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约6.2 cm ×6.9 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另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图1~3)。CT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血管瘤待排(图4~6)。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7岁。右下腹不适、坠胀感1年,加重并发现右下腹包块2个月收治人院。体检:右下腹们及12cm×4cm大小的肿物,质地中等,有弹性,可活动、有深压痛,表面光滑,似有囊性感。余无阳性体征,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手术史。化验结果正常。B超表现:右下腹见15cm×15cm×4.3cm大小的无回声区,其内可见散在细条状强回声,透声尚可,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光滑。诊断为右下胶囊性包块,来自肠道可能性大。CT检查:右下腹7cm×9cm×4cm大小的椭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其密度较低,但均匀,肿块周围有略高密度的完整包膜环绕,与盲肠末端…  相似文献   

4.
纵隔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报告1例纵隔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例资料。2009年11月查体胸片检查发现纵隔巨大实性肿物,患者无胸闷、低热盗汗、咳嗽、咳痰,无胸痛、心悸等。随后在我科行胸部CT检查,CT检查所见:右中纵隔可见一类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8.0cm×6.0cm×ll.0cm,边界清晰光滑,肿块上缘达主动脉弓处,下缘达心底部,肿块右侧缘向右肺内突出,局部肺边缘略有受压,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及右心房受压推移,肿块内密度较均匀,约45HU,增强后肿块内呈不均匀强化改变。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3个月,因发现右颌面部肿物2月余入院.查体:右侧上颌骨部广泛隆起,将鼻部向左侧推移,局部皮肤呈暗蓝色。可触及一3cm×3cm×4cm大小实质性肿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无压痛及搏动,活动度欠佳。鼻内结构清晰,无脓涕及新生物:面部CT平扫+增强示:右侧颌面部见一4cm×3cm×3cm的软组织,近上颌骨质部分吸收、破坏,增强后见其内较明显强化,但内部均匀,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65岁,3个月前发现枕部有一扁豆大小肿物,后肿物逐渐增大伴溃烂,有黄色脓液及红色血性液体流出。查体:头颅枕部左外侧可见-3cm×2cm的肿块,肿块顶部可见黑红色痂状物,活动度欠佳:CT检查示:左顶部头皮软组织内可见等低密度影达颅板,考虑头皮内占位。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周入院.KUB及IVU示:右肾下极软组织肿块影.B超检查:右肾下极52mm×28mm低回声团块,外形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考虑为右肾实性占位.CT检查:右肾下极3cm×6cm大小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周边有较均匀的轻度强化,其内有不规则水样密度影,考虑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38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眼上睑深部、眶内肿物,生长缓慢,无其他不适,于2012年1月11日入院。专科查体:左右眼视力均1.0。右眼上睑中央深部、眼球上方可扪及一大小约为1 cm×1cm×1.2cm肿物,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质地中等硬,无压痛,活动良好,余均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眶眶64排CT示右眼球上方、眶内见一高于周围眶内组织密度结节影,呈椭圆形,其大小约1 cm×1cm×1.5cm,边缘清晰,其内密度均匀,CT值约为32Hu,周围组织无受侵。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及检验,排除手术禁忌证,于1月13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眶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大小约0.8cm×0.8cm×1 cm,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呈灰白色,质韧,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理报告示右眼眶内基底细胞腺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9岁,胸闷、咳嗽10d。正位胸片:上中纵隔增宽,呈双弧形密度增高影响两侧膨川(间l)。低密度,主气官下段及双侧主支气管被推任后移位,肿块与纵隔内血管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CT值85Hll,其内低密度无强化,纵隔内血管寻示清晰(阁2)一图IX线上位胸片CT检查:前上中纵隔内一14cmX10cmX17cm大小的软组织块,密度欠均匀,平均CT值48Hll,其内多处斑状图2Il”摄片手术病理:恶性胸腺瘤。巨大恶性胸腺瘤1例@刘禄明$武警山东省省总队医院CT室!济南,250101@孙百胜$武警山东省省总队医院CT室!济南,250101…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3岁,右耳闷胀感伴听力下降1个月入院.入院后检查,颜面外观无畸形,双侧对称,右外耳道正常鼓膜完整,轻度内陷.纯音听阈测定右侧呈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CT检查示:右侧翼腭窝内3.0 cm×4.0 cm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37.6Hu,其内密度均匀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其上方骨质略有吸收,骨皮质变薄.MRI:右侧翼腭窝区5.0 cm×5.0 cm×7.5 cm团块状病灶,边界清,附近的鼻咽腔侧壁略受推移,与邻近的脑组织分界清楚.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53岁,因体检发现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20 d于2014年9月26日入院。患者20 d前体检时X线示右肺下阴影,遂于当地医院进一步行CT检查示:右肺下叶见一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界清,大小10.3 cm×10.0 cm,其内可见斑片状钙化影及片状低密度坏死影(图1);左侧肾上腺区见一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界清,大小6.5 cm×7.8 cm,密度不均匀,内见多发斑片状钙化影及斑片状低密度影(图2),考虑右肺下叶占  相似文献   

12.
患,女,45岁。骶尾部肿物,伴剧烈疼痛三个月。查左侧骶尾部可扪及不规则软组织肿物,边界不清,质硬.无活动.有压痛。实验室检查:AFP>74μg/L。CT平扫,骶骨呈溶骨性破坏,伴盆腔内软组织肿块,大小5.8cm×65cm×2.5cm,密度不均,CT值35-50Hu,边缘部可见残余骨嵴样影,周围无硬化,  相似文献   

13.
乳腺囊性淋巴管瘤是较为罕见的妇科疾病,大多为先天性胚胎遗留下来的淋巴管组织后天生长成的肿瘤,现将临床医学表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9岁,左乳肿物发现半个月入院.临床查体:左乳外上可触及一大小约2.8 cm×2.8 cm×2.8 cm肿物,呈囊性,有轻微波动感,界限欠清楚.X线:左乳腺呈少量腺体型,左乳外上较浅表部位可见一形状不规则肿物,大小约2.8 cm×4.2 cm,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且偏低,其内伴有多个小的更低密度区,邻近皮肤无增厚,乳头正常.腋下可见两枚淋巴结,疑为左乳脂肪坏死.超声:左乳外上腺体边缘相当于脂肪层内可见1.5 cm×4.1 cm弱回声反射区,边界清楚,其内可见液体流动,腺体层未见明显肿物,疑为左乳脂肪坏死.CT: 左乳外上腺体边缘部位可见分叶状肿物,大小约2.3 cm×4.0 cm,CT值31.43 HU,边界清楚,增强后该病变未见明显强化,邻近皮肤无增厚,乳头正常,可疑左乳良性肿物.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腰背部不适2年,腹痛3天入院。体查未发现异常。超声检查:左腹膜后见一囊性肿块,10cm×7cm大小,其内有分隔。CT扫描与超声检查相符。肿块位于左肾下极下方,紧贴腹主动脉,分界清楚,推压左侧腰大肌;肿块表面光滑,轮廓清楚;囊内密度均匀,CT值21Hu;囊壁CT值38H  相似文献   

15.
刘长卿 《中外医疗》2012,31(12):174-175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肿瘤平扫呈等密度者3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3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坏死者7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5例.15例GISTs中,良性4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2例,肿块直径>5cm,边界多不清楚,12例肿块内均有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s良恶性的判断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黄玉桃 《安徽医学》2010,31(5):551-551
男性,39岁,外院体检B超发现左肾上腺区包块,人住我院,心肺、血压正常。CT表现:左肾上腺影消失,代之一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约4.5cm×4.7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周围间隙存在,其内缘以膈肌脚,前缘以胰尾为界,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B超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性质不明。既往有胆囊切除史。CT检查:上腹部CT平扫显示左侧肾上腺区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12.4×10.7×10.9cm,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肿块边缘示少许结节状钙化灶,左肾受压下移。增强扫描肿块实质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边缘可见迂曲穿行的血管影,实质期及延迟期肿块内血管影增多(图1-5)。手术及病理:术中见左侧肾上腺结节状肿物一个,大小约  相似文献   

18.
病儿,女,5岁。颈后部肿块逐渐增大2年余。体检:颈后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质硬,无压痛,表面凹凸不平,局部皮肤无红热。X线检查:颈部侧位片,颈后部软组织内有一卵圆形钙化区,范围5cm×4cm,密度不均,后缘及下缘钙化光滑整齐,前缘及上缘不规则。与颈椎不相连。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半棘肌处,大小约10cm×5cm×2cm.能推动,无明显粘连,肿块完整摘除。病理诊断:颈部软组织内软骨瘤。  相似文献   

19.
肾脏肿瘤多数为恶性,良性少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为肾良性肿瘤,临床少见,约占全部肾肿瘤1%[1]。笔者报告3例,以初步探讨RAL在CT上的表现。 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性,62岁,B超示右肾后方肿块大小如拳,性质待定。CT显示肾右下极与肾实质相连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突出于肾实质外,有薄的包膜。外份为低密度病灶区,其内可见线样分隔影,CT值-77Hu,为脂肪密度。内份为高密度实性肿块,大小约61.0mm×67.3mm,增强扫描后,实质区有明显强化,血供丰富,低密度区无改变,右肾下极有明显受压征象,肾盂肾盏无破坏及侵犯。术中所见:右肾下极明显受压推移,肿物大小7.0cm×3.0cm×4.0cm,不均质,内有不规则囊性变,内份为实质性物质,肿物与周围组织有少许粘连,血供丰富,包膜完整。病理诊断: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20.
病历资料:患者男,21岁,发现左肩肿物半年,伴钝痛1月来诊.查体见左肩胛部明显隆起,表面无明显血管怒张,可扪及一约15cm×10cm肿物,质硬,无波动感,活动欠佳,无红、肿、热.左肩关节活动受限;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的肿瘤转移灶,平片示:左侧肩胛骨可见大片状密度减低区,大小约15cm×10cm,未见骨小梁,呈偏心性生长,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MRI表现(图1)为左侧肩胛骨一大小约15.1×13.9×10.6cm囊实性肿块影,实性部分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其余大部分为多房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周边及实性部分花环状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