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于荣  迟心左  孙菲 《北京医学》2015,(10):959-96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合并癫痫者67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抗癫痫药物服用情况,发作频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孕期合并癫痫的发病率0.21%,略高于平均发病率.原发性6例,继发性61例,孕期发作频率增加17例,减少5例,无变化45例.坚持服药28例,间断服药23例,不服药16例.不服药组孕期发作频率增加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75.0% vs.62.5%,25.0%,P=0.009);坚持服药组、间断服药组、不服药组三组比较新生儿畸形率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癫痫可控可治,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系统的孕期保健.多学科合作管理,可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妊娠结局,把对新生儿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90例孕期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娩时的年龄、丈夫年龄,精神病遗传史,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及与药物的关系等进行随访登记,并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6.67%(15例);各药物组患者孕期病情,分娩年龄,首次妊娠例数,妊娠反应及阳性遗传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与药物剂量有关(P〈0.05),氯丙嗪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大于其他药物,新型药物影响较小。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对胎儿便有致畸、致死的不良反应,建议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氯丙嗪治疗时,应推迟妊娠或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聂玲 《河北医学》2002,8(10):951-952
近代药物大多存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常规剂量下应用于成人和儿童或许不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应用于孕妇时就可能引起较强的毒性反应.为了孕妇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临床工作者在对妊娠期妇女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持谨慎态度,权衡利弊,并根据指征决定药物的取舍,以避免药物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强调专业人员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基本药物在孕妇体内的转运情况,进一步提高对药物可能发生危害性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保胎、避孕,两者目的截然不同,选用的药物迥异,但对胎儿存亡却有影响。不少妇女深受社会上各种说法的困扰,用避孕药的,担心今后怀孕的孩子是否健康;已经怀孕的用了保胎药,又恐药物引起畸胎。实际情况如何,让我们用一些调查资料来加以说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胎药是黄体酮类药  相似文献   

5.
<正> 药物流产是用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一种手段。近年,因米非司酮的问世,用药物终止早孕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被公认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停经49天以内的早期妊娠,深受广大非意愿怀孕妇女的欢迎。我们对30例药物流产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生活小百科     
姜旋 《大家健康》2014,(9):23-23
吃了减肥药,胎儿要不要 在滚滚的“减肥潮”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不,有些女性在服用减肥药物期间怀孕了. 无论哪一类减肥药,孕妇使用后均可能对胚胎、胎儿造成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则与胎儿的实际胎龄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孕12周内是药物致畸的最敏感时期.妊娠4个月后,胎儿各器官已成形,药物不再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畸形,但对于一些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仍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90例孕期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娩时的年龄、丈夫年龄,精神病遗传史,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及与药物的关系等进行随访登记,并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6.67%(15例);各药物组患者孕期病情,分娩年龄,首次妊娠例数,妊娠反应及阳性遗传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与药物剂量有关(P<0.05),氯丙嗪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大于其他药物,新型药物影响较小.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对胎儿便有致畸、致死的不良反应,建议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氯丙嗪治疗时,应推迟妊娠或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很多精神疾病,特别是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极易复发,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取得稳定的疗效。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及其家属询问患精神疾病的妇女服用药物对胎儿或新生儿是否有风险?怀孕后停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是否会导致病情复发?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期间意外怀孕怎么办?患有精神疾病的妇女在孕期及产后是否还需服用药物?综观这些问题,其中的主要之点是抗精神疾病药物是否会给胎儿或婴儿带来损害以及妊娠对精神疾病有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是进城打工的农村妇女,结婚后和丈夫商量好暂时不要小孩,可最近偏偏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不影响工作,我打算到药店买一种打胎药,在家里自行把胎儿打掉。请问,我这样做有危险吗?广东薛丽薛丽读者:你所说的打胎方法即药物流产法,就是通过口服药物达到终止妊娠目的,它是近几年来才开始被推广和应用的。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又叫“息隐”。在临床上,药物流产只适合于停经49天以内、尿妊娠试验阳性、身体健康的孕妇。该方法由于具有简便、痛苦小、不用手术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早期怀孕妇女的青睐。但需要指出的是,药物流产并不适合…  相似文献   

10.
李胜光  黄烽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5):3238-3240
许多风湿性疾病以女性好发,且常在育龄期发病,甚至在妊娠及哺乳期间病情加重,需要药物治疗。而目前绝大多数药品在研发或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阶段都未测试该品对胎儿的影响,其说明书几乎一律冠以“孕妇禁用或慎用”字样。这一现状不仅让患者及其家人在面对卜述问题时不知所措,甚至不惜终止本来需要而又可以保留的妊娠,对妊娠哺乳期用药知识的缺乏此时也使众多医务工作者身处两难境地。为此,我们总结了最常用的抗风湿药物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影响,为她们提供安全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不慎怀孕,却又不想要孩子。医生建议我做药物流产,还要求我流产前先做妇科B超检查,流产后保留标本并送医院查看。我听别人说,药物流产简单方便,吃点药就能流掉。请问,为何还要做检查?留标本有什么意义?重庆吕莉吕莉读者: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具有简单、方便、痛苦小的优点,因此,备受早孕妇女的青睐。药流适宜的时间是在妊娠49天以内,在适宜期内,其效果与妊娠天数成反比,即妊娠天数越多,胎囊越大,效果越差,危险性也会增加;反之,不但效果好,危险性也越小。在妊娠早期,若仅凭患者停经等临床症状及妊娠试验阳性诊断早孕,就会混淆其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生》2008,(2):15-16
妊娠期用药要考虑的因素 药物透过血胎屏障药物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羊水和胎儿循环,对胎儿产生作用。有些药物进入胎膜甚少或对胚胎危害较轻;但也有一些药物却有较强的危害胚胎的作用,属致畸药物。下面一些是较公认的致畸药物:沙立度胺(Thalidomide)、细胞毒类、维生素D(高剂量)、华法林、异维生素A(Isotretinoin)、多数抗癫痫药、雄激素、孕酮类、己烯雌酚、放射性药物、活疫苗、四环素类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妊娠期间孕妇服用药物的情况。方法:对2002年产科门诊早孕期间服用药物的孕妇384人分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妊娠4—12周的早期妊娠妇女服药的种类、量及时间长短的综合分析,18%的人选择流产,对妊娠合并其它疾病者,根据病情嘱其选择安全的药物。如不治疗,会对患者及胎儿造成不良后果。结论:孕期孕妇不是不能用药。有的药是必须用的,只要有科学依据。选择用药、合理用药,可以避免或减少对胎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 甲亢妇女在甲亢未得到治愈前是不宜怀孕的。这是因为,甲亢妇女怀孕后,怀孕本身必然加重病人的身心负担,影响康复;而且也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如果甲亢药物治疗稍有偏差,还会引起胎儿甲亢、胎儿甲状腺肿大,甚至胎儿甲减,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因此,甲亢妇女不要急于怀孕,应该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积极治疗甲亢,等甲亢治愈后再考虑怀孕。一般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年左右可以治愈,停药后观察半年如无复发迹象,这时考虑怀孕比较适宜。如果采用手  相似文献   

15.
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妊娠期的各种感染,不仅要考虑药物对母体的作用,还必须将胎儿作为潜在的接受者来对待,既要缓解母体的疾病,又不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药物致畸的最大危险期是妊娠的最初3个月,以后胎儿受药物的影响主要是生长延迟和功能低下。妊娠中期的3个月属相对安全期,最后3个月剂量应适当减少。因此,妊娠期应选用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的危险性将药物分为A、B、C、D及X类,A类:妊娠期可安全使用;B类:有明显的指征时慎用;C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类:禁用。临床医生可以按照以上标准,考虑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的研制成功 ,使药物替代手术终止早期妊娠成为现实。自 1992年底国产米非司酮获准上市以来 ,得到普遍应用 ,其流产率达到 90 %~ 95 %。其安全性及有效比较肯定 ,受到妇女欢迎。为探讨抗早孕药物流产率是否与子宫位置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连续收集 1996年 10月~ 1999年 10月间我院门诊观察的药流者 73 4例 ,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 ;妊娠在≤ 4 9天健康妇女 ;无烟酒嗜好 ;近 3个月内未用过任何甾体类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无明显子宫肌瘤 ;无严重的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17.
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在妇产科临床上,但药物流产必须严格掌握服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B超检查是诊断早孕和判断药物流产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对460例预行药物流产的孕妇进行了服药前后的B超检查,减少了异位妊娠的误诊和药物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妇女病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宫内妊娠460例。其年龄在18~40岁之间,停经在34~49天之间,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无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症,能按要求进行复查的健康妇女。1.2服药方法采用米…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妇女使用中药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中外医疗》2008,27(26):166-166
育龄妇女正常的妊娠时同约为40周,随后即进人约1年的哺乳期.在这期同,孕妇或哺乳期的妇女因患病而需服药,或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怀孕的情况相当常见.中药(中草药和中成药)一般认为比较安全,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多.但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需要正确评估孕妇用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麻玉英 《新疆医学》2002,32(2):87-87
掌握药流的准确性,适应症是关键,服药前后两次B超辅助检查诊断,服药前确定适应症、禁忌症,服药后可减少阴道流血时间长和药流失败。我们对药物流产的妇女服药前后二次B超监测,并根据B超结果指导临床处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1]第九条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基本作用是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由于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于一般人群,存在其特殊性及风险性,因此这类人群用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且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蓄积性中毒,另外在孕早期胎儿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也有一定的影响,故患者最好不服药,即便吃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产妇用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