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瘤是由胰岛B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所致,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症为特征。作者共收治胰岛素瘤病人11例,9例存在误诊情况,本文着重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0月~1998年4月共收治胰岛素瘤病人11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瘤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也称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胰岛素瘤主要是合成和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症状反复发作.由于部分症状酷似精神和神经疾患,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癫(癎)等.我院1977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胰岛素瘤21例,现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断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又称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由于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可致低血糖反复发作。因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故极易误诊。本文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31例,并就本病的临床诊断和误诊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性嗜睡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8例胰岛β-细胞瘤致低血糖性嗜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胰岛素瘤致低血糖的表现为嗜睡、抽搐、精神异常、认知功能损害等,极少出现低血糖反应。空腹血糖低和空腹血胰岛素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胰腺薄层CT可见占位。结论:胰岛素瘤致低血糖性嗜睡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极易误诊,及时测空腹血糖和进行胰腺薄层CT检查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临床上常易误诊。我院自1966~1986年共收治胰岛素瘤17例,其中10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手术治疗的10例分析讨论如下: 资料本组病例男8例,女2例。年龄17~59岁,平均34.8岁。病期1月~5年。7例曾被误诊,其中5例曾行脑电图检查,3例显示中度异常改变,1例行气脑造影显示有脑萎缩。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胰岛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胰岛B细胞的肿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80%-85%[1].胰岛素瘤能够脉冲式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甚至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误诊为癫痫,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72%,有60%-80%病人误诊达1年以上,20%患者病程超过5年[2].现总结我科8月份收治的1例胰岛素瘤致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误诊的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8年24例胰岛素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2个月到6年不等。多被误诊为神经精神科疾病。结论胰岛素瘤常被误诊,Whipple三联征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瘤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B细胞肿瘤 ,导致低血糖、引发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多样 ,极易误诊或漏诊。现结合 1980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我科收治8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6岁~ 6 5岁 ,病程 1a~12 a。其中误诊为精神病 3例 ,癔病 2例 ,癫痫 2例 ;误诊时间最长达 12 a,2例住精神病院治疗 6个月~ 2 a。临床表现为 :1交感神经兴奋 ,空腹、劳累后心慌、冷汗 ,共 5例 ;2意识障碍 ,头晕、昏睡、反应迟钝 ,共 4例 ;3精神异常 ,行为错乱 ,痴呆不语 ,共 3例 ;4颞叶癫痫 1例 …  相似文献   

9.
任雪松  李晓勇 《中原医刊》2014,(11):113-11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诊治分析。结果32例胰岛素瘤患者中27例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21例胰岛素释放指数〉0.3,9例曾误诊为癫痫、癔症等疾病。28例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23例曲线低平,高峰延迟。术前B超、CT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28.13%(9/32),65.63%(21/32)。3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肿瘤切除23例,单纯胰腺尾部切除3例,胰腺尾部联合脾切除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术后血糖均逐渐升高,18例出现反跳性高血糖,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1例发生胰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胰岛素瘤典型症状为Whipple三联征,但其误诊率高,应全面考虑,完善胰岛素释放指数、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各种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胰岛素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瘤(Insulinoma)亦称胰岛β细胞瘤,在成人多见,15岁以下儿童发病少见。本病临床少见,易误诊为癫痫、精神病等。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5例,5例均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胰岛功能指标在胰岛素瘤和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9年3月明确诊断的胰岛素瘤和IAS病例,比较分析胰岛素(INS)、胰岛素释放指数(IRI)、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修正IRI)、C肽、C肽释放指数(CPI)、C肽释放修正指数(修正CPI)、胰岛素/C肽在两组诊断价值以及低血糖发作时胰岛素与C肽相关性研究。结果:胰岛素瘤组24例,IAS组9例,各指标在胰岛素瘤组和IAS组中均有差异。IAS组INS、IRI、修正IRI、C肽、CPI、修正CPI、胰岛素/C肽都高于胰岛素瘤组(均P<0.01)。低血糖发作时,IAS组INS与C肽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在胰岛素瘤组中相关性为0.695(P<0.01)。结论:利用各胰岛功能指标在胰岛素瘤和IAS中的差异表达,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瘤和IAS在临床中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瘤是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大多数的病人在临床确诊前都有被误诊的经历,多数病人确诊时间在3个月以上,少数长期未能确诊而被当作精神病者.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对胰岛素瘤临床表现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防止胰岛素瘤所致中枢神经损害.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诊治胰岛素瘤16例,现结合文献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瘤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6例胰岛素瘤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岛素瘤患者症状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极易被误诊为癫痫、精神病等。结论胰岛素瘤易被误诊,早期诊断是关键,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67%(16/60)的患者曾被误诊;均有Whipple三联征表现,血糖<3 mmol/L时,100%(60/60)患者血清胰岛素≥3 mU/L且血清C-肽≥0.6 ng/mL;75%(45/60)的患者胰岛素释放指数(IRI)≥0.3,91.67%(55/60)的患者修正后IRI≥50。术前经腹超声、CT、灌注CT、MRI及内镜超声(EUS)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6.67%(16/60)、87.50%(21/24)、94.29%(33/35)、75.00%(6/8)、100%(3/3)。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最终术后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结论胰岛素瘤患者容易被误诊。对有Whipple三联征表现的可疑患者,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首选标准为血清胰岛素≥3 mU/L和C-肽≥0.6 ng/mL,定位诊断则首选灌注CT,EUS可作为对常规定位检查的补充,病理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5.
继1979年60例胰岛素瘤报道以来,同年就胰岛素瘤再手术作了10例经验总结,最近又再手术4例,本文报道此4例再手术的一些经验教训,并就应用新技术诊断胰岛素瘤方面作了评价。周围血胰岛素测定及选择性血管造影(SAG)曾被采用于此4病例。经皮经肝门静脉插管分段取血(PTPVS)测胰岛素曾被采用于1例。4例中之3例再手术获得成功。1例失败者曾经三次探查:在首次胰岛素瘤切除术后低血糖仍持续:再次手术时未见肿瘤;在第三次手术前,SAG暗示有所异常,但术中仍未见肿瘤。由于门脉血胰岛素正常而使胰岛素瘤或  相似文献   

16.
温登彪  郝爱琴 《中外医疗》2011,30(33):94-94
本文通过对胰岛素瘤病理症状的分析,探寻胰岛素瘤通常被误诊为精神病的相关原因,通过临床病例的解析,找出确诊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胰岛素瘤的正确诊断率, 减少误诊, 对11 例胰岛素瘤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临床症状变化多样, 易误诊, 误诊为癫痫4 例, 功能性低血糖3例, 神经官能症2 例, 精神分裂症、癔病各1例。探讨了误诊的可能原因及临床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起源于胰岛p细胞,异常分泌胰岛素并产生临床症状的胰岛细胞肿瘤。Wilder于1926年诊断第1例胰岛素瘤并由Mayo手术证实为恶性胰岛细胞瘤;Whipple于1935年对胰岛素瘤提出了Whipple三联征,其中l例来自当时的北京协和医院。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1995年至2010年40例行手术的胰岛素瘤,并重点分析其诊断和外科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9.
周嘉  黄迪迪  秦映芬  冼晶  罗佐杰 《广西医学》2009,31(11):1587-158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病理类型与胰岛素释放指数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胰岛素瘤18例,恶性胰岛素瘤8例,胰岛细胞增生6例,其胰岛素释放指数(IRVG)分别为:1.27±1.16、1.98±0.87、1.32±0.8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良性胰岛素瘤中有5例的IRI/G比值≤0.3,且C肽水平〉300pmoL/L,而恶性胰岛素瘤和胰岛细胞增生的IRI/G比值均〉0.3。结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和IRI/G比值是胰岛素瘤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在结合术前定位检查的基础上,应该多次检测、计算IRI/G比值,尤其是良性胰岛素瘤,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胰岛素瘤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对11例胰岛素瘤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临床症状变化多样,易误诊,误诊为癫痫4例,功能性低血糖3例,神经官能症2例,精神分裂症,癔病各1例。探讨了误诊的可能原因及临床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