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评价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瘢痕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差异。资料与方法对17例经手术治疗后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其中术后复发10例,瘢痕组织7例,所有病例均经随访或病理证实。对所有病例选定靶平面,再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并运用机器自带灌注软件测定局部复发病灶、瘢痕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计算平均通过时间(MTT)。结.豢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BF、BV值均高于瘢痕组织(P〈0.05),术后复发与瘢痕组织的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根据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帮助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病灶,有利于临床的跟踪治疗。  相似文献   

2.
蔡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5):152-152,156
直肠癌根治术后,临床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有一定的困难.而术后患者的复发率在30%以上,且大多数发生于术后2年内[1].笔者通过对1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骶前局部复发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在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骶前局部复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和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的4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34例,占73.91%.共40例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复发肿瘤切除,随访33例,1 年生存率77.78%,3年生存率44.44%,5年生存率13.89%. 结论慎重选择保肛手术,根治术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原则是减少复发的两个主要方面,术后的密切随访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明确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应争取手术治疗并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晚期患者放疗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4.
背景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复发转移的概率高达50%。更多积极的手术方法可能会改善预后,并且有理由相信通过密切随访术后患者、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有助于改善患者结局。。两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定期进行癌胚抗原(CEA)检测和胸部、腹部及盆腔CT扫描(CAPCT)可能会发现更多可治愈的复发患者。本试验的目的是为利用CEA联合或不联合CT的方法对结直肠癌根治性术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以监测复发的临床获益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丁彦彬  齐颖利  孟荣贵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16-116,12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局部切除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局部切除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早期低位直肠癌均为局部肿瘤根治性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获随访。30例早期癌中11例术后生存5年,13例术后3~4年、5例1.5年至今仍健在。1例术后2年死于局部复发。结论对经仔细选择的早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MRI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5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CT检查最终正确诊断局部复发42例,其他4例,诊断准确率为83.6%,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6.7%.MRI检查最终局部复发48例,其他4例,诊断准确率为94.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66.7%.MRI诊断效能显著高于CT诊断效能,P<0.05.结论:CT与MRI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MRI的鉴别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复发形式、原因,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间收治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复发形式、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疗情况。结果:术后局部复发的36例中18例为吻合口复发,15例盆腔淋巴复发者均为首次手术时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局部复发与首次手术时肠管切除不足,淋巴清扫不彻底,全直肠系膜切除不够及淋巴转移有关。定期复查,动态观察CEA有助于复发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能耐受手术又无广泛远处转移者给予再次手术,能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分析、了解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再次手术治疗的生存率、预后相关因素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6~2004-07我院收治37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资料.结果 37例中,会阴部复发8例,吻合口处复发12例,盆腔、腹腔种植复发17例.本组病例均再次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54%(20/37),姑息性切除率46%(17/37).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切除足够肠管、彻底切除淋巴结及所在肠系膜和术中无瘤操作,是减少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病例应该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局部复发的直肠癌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能再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局部复发直肠癌预后好.我们主张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如条件允许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联合MRI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诊断怀疑为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114例,均进行MRI、CT检查、实验室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最终诊断。术后常规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怀疑为复发或转移者,进行MRI、CT检查。结果:CT联合MRI定位诊断符合率100.00%,手术病理与CT联合MRI诊断高度一致;45例肺癌患者,均采用根治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3年,CT联合MRI诊断复发敏感性100.00%(24/24),特异度70.97%(22/31),假阳性主要为慢性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CT联合MRI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效果较好,可指导手术治疗,作为术后复发的诊断策略,但需与慢性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手术问题进行探讨。10例复发癌再手术11次,疗效尚满意。文中对局部复发的临床表现、诊断、再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方法进行讨论。指出:及早发现复发癌,并对再手术持积极态度,将有助于提高直肠癌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8F-FDGPET/CT)在探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胃癌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临床随访时间为3~16个月,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诊。结果38例患者中有24例肿瘤复发、转移。18F-FDGPET/CT诊断胃癌及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71.4%,阳性预测值为85.2%,阴性预测值为90.9%,正确率为86.8%。平扫CT诊断胃癌及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45.8%,特异度为71.4%,阳性预测值为73.3%,阴性预测值为43.5%,正确率为55.3%。18F-FDGPET/CT诊断胃癌及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正确率均高于平扫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PET/CT对胃癌及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诊断与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显示两者密切相关(P〈0.05)。结论18F-FDGPET/CT能灵敏、准确地检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Bacon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Bacon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采用改良Bacon手术治疗的9例直肠癌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肛缘外多余结肠坏死,无肛门狭窄。术后1年每天排便情况较好,术后随访定期复查胸片、腹盆腔CT:无盆腔局部复发,无远处脏器转移。结论:改良Bacon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不会发生吻合口瘘和肛门失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直肠癌术后复发及瘢痕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为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3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感兴趣区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血管表面通透性。比较正常直肠与肿瘤组织、术后复发肿瘤组织与瘢痕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差别。结果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BF值明显升高、MTT值明显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瘢痕组织相比,术后复发肿瘤组织BF值明显升高、MTT值明显降低。结论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有效鉴别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肿瘤组织与瘢痕组织,对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达30%以上[1]。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极为重要。本文报告了2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以期提高术后复发的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9~80岁,手术至CT扫描间隔时间为4月~5年。1  相似文献   

15.
李中立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97-2498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情况。方法根据48例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48例局部复发患者中,有30例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18例患者实施姑息性手术。通过对患者术后随访,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期(35.5±1.7)个月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期(17.6±1.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选择根治性手术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共收治32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均采用直肠癌肛门局部切除术,术后6个月~3 a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32例患者无1例死亡,以无瘤计算生存率,1年生存率81.25%,3年生存率90.63%,1年复发率3.13%,3年累计复发率9.37%;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术后至今尚未再次复发;32例患者无1例发生转移;术后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安全可靠,临床应根据手术适应症,充分考虑术者技术、医院医疗水平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4年7月我院收治37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资料。结果37例中,会阴部复发8例,吻合口处复发12例,盆腔、腹腔种植复发17例。本组病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54%(20/37),姑息性切除率46%(17/37)。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切除足够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所在的肠系膜,术中无瘤操作是减少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病例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曲修胜  刘宝刚 《当代医学》2011,17(12):22-23
术前放疗的应用及直肠癌手术TME原则的建立使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有所下降,但在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仍有4%~33%的患者面临局部复发风险。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治疗,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8个月左右,而且患者将承受心理及生理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疼痛,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将骤降。其中接近一半的局部复发(locally recurrence rectal cancer LRRC)的患者不伴有远处脏器的转移,而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将复发肿瘤的完整切除。包括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治疗仍然是患者获得五年生存率的主要治疗方法,而R0切除是判断患者预后最有力的因素。而早期诊断是达到R0切除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CT、MIR、腔内超声等方法提高直肠癌书后复发早期诊断率,为二次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CT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癌的病理和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首次术后复发28例和二次术后复发4例共32例的CT表现.结果 32例患者均匀直肠癌手术部位复发,合并①局部转移:盆肠淋巴结10例,直肠静脉丛淋巴结1例,膀胱3例,闭孔内肌2例,骶骨1例;②远隔转移:肺6例,肝脏2例,中上腹膜后淋巴结2例,肾脏1例,脊椎1例.结论直肠癌术后复发部位以手术吻合口为主,其次为盆肠淋巴结,复发癌的病理类型与原发癌可以不一致.CT反映直肠癌术后复发较全面,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各项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随访中^(18)F-FDG PET/CT、CT检查对其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在8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经过临床手术或实验室检查确诊出现复发转移的一共有72例,未发生转移和复发的有11例;对结直肠癌术后随访中的诊断中,^(18)F-FDG PET/CT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0%、94.44%、98.61%,均显著高于CT检查70.83%、76.38%、85.91%(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上的监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