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多年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感染是防治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措施[1].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根除HP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案的报道.本文回顾性总结35例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旨在探讨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感染是防治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措施。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根除HP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案的报道。本文回顾性总结35例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旨在探讨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治疗可使溃疡病的复发明显降低。本研究对5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治疗后随访3年,观察消化性溃疡复发及HP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杨铁骊 《中原医刊》2005,32(11):34-3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并预防复发已成共识。本文对201例HP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4组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对HP的根除率,并随访2年,分析HP对消化性溃疡愈合和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所致,因胃腔内侵袭因子与胃黏膜保护、修复因子间失衡引起.侵袭因子中以幽门螺杆菌(HP)及胃酸最为重要.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HP阳性率达90%~95%,胃溃疡(GU)患者则为70%~90%,根除HP感染为消化性溃疡治疗上的里程碑式的创新.现将近年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生物、新方法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分型检测结果差异性比较。方法用免疫印迹法观察69例慢性胃炎与77例消化性溃疡组不同类型HP感染的构成比。结果消化性溃疡I型HP感染率高于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患者I型HP感染的构成比显著高于Ⅱ型。结论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分型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病情判断有利,对是否进行HP根除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热化湿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根除HP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预防溃疡复发的主要方法。笔者采用清热化湿法为主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0例,并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疗效显著,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0%-100%有HP感染,而胃溃疡有50%-70%有HP感染,根除HP后可以使溃疡愈合,并使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作者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溃疡的愈合率、HP根除率、症状的缓解程度及副作用等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 ,清除 HP后溃疡愈合率提高 ,复发率明显降低。有关抗 HP治疗的用药剂量与疗程长短不一。一个理想的药物治疗 HP感染方案应该给药方法简单 ,疗程短 ,病人耐受性好 ,HP清除率达 90 %以上。我们用金奥康、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三联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 ,同时对疗程 1周和 2周清除率进行对照观察。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1胃镜诊断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 (或 )胃溃疡 ,溃疡直径≥ 5 mm;2 HP阳性 ;3治疗前 2周内未用过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或铋剂 ;4不伴有…  相似文献   

10.
陈浩  郑君杰 《安徽医学》2003,24(3):36-37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 82例患者的消化性溃疡、肝功能、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病因等状况与HP感染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HP感染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及肝硬化病因无相关性。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 ,HP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对伴有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不必进行积极的根除HP治疗而应该关注于肝脏病变本身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疾病,主要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自身消化有关,约98%—99%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十二指肠。胃酸过高、HP感染、非甾体类消炎药、吸烟、饮食不当及精神因素等均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诱发因素。1 服药指导 溃疡病服药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溃疡的愈合速度及复发。单一药物抗HP治疗根除率低,易产生耐  相似文献   

12.
张洪秀 《河北医学》2005,11(9):822-822
消化性溃疡(简称PU)临床上常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其中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出现为PU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显著提高PU的治愈率。笔者对经胃镜证实的2001年至2003年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治疗组)和雷尼替丁组(对照组)对照近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合用对幽门杆菌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系(pepticulcer,PU)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因其病因复杂且易复发,治疗比较困难。现已充分肯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引起PU的重要因素。我国最新的?HP感染共识报告?推荐以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或铋剂加两种抗生素的联合疗法作为根治HP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瑞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12-2513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体会。方法:对分别使用兰索拉唑和铋剂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各35例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在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依从性等进行比较,P<0.05,兰索拉唑组明显优于铋剂组。结论:索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疗效佳、疗程短、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根除HP感染的治疗.结果 溃疡愈合68例,3例溃疡面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幽门螺杆菌阴转66例,阴转率92.9%.结论 根除HP使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显著下降,因此目前对HP相关性溃疡,不论是初发还是复发,不论是活动还是静止,不论有无并发症,均应抗HP治疗,从而使大多数HP相关性溃疡病人完全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及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黏膜组织活检后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及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70%,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组,HP阳性率23.8%。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组中胃溃疡47例,HP阳性率10.6%,十二指肠溃疡113例,HP阳性率94.7%;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组中胃溃疡68例,HP阳性率17.6%,十二指肠溃疡16例,HP阳性率5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胃溃疡、乙肝肝硬化胃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的抗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Marshall报告胃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明确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相关,HP在消化性溃疡、特别在十指肠溃疡(DU)发病学上的作用受到重视。“无HP无溃疡”的新观点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虽然HP如何引起溃疡还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上抗HP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好疗效及发病率减低已公认。  相似文献   

18.
孙晓宁  阮继刚 《宁夏医学杂志》1993,15(4):232-233,222
消化性溃疡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引起的。近年研究表明,溃疡病与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目前已公认消化性溃疡是胃酸、胃粘膜防御机能减退和HP协同损害作用的结果,因而对溃疡病的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因而根除HP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以及预防溃疡的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用铋剂(商品名:果胶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而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为此,我院自2004~2007年,用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