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飞  刘双珍  吴小影  闵晓珊  李凤云 《广东医学》2002,23(11):1148-1150
目的:观察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和间歇性外斜患者手术前后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将52例7-42岁符合标准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分为3组: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恒定性外斜组和间歇性外斜组,同视机测定远双眼视觉级别,《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近立体视锐度,观察术前、术后5d、1个月、3-6个月的斜视度、远双眼视觉、近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3组斜视手术前后对远双眼视觉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与恒定性外斜组近立体视觉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性斜组术前近立体视觉损害较其他两组轻(P<0.05)。结论: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对双眼视觉的影响一致,间歇性外斜组对远双眼视觉的影响与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和恒定性外斜组一致,而近立体视觉破坏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间歇性外斜视单眼外退-内截手术效果、外退-内截各1 mm平均矫正量、视远视近矫正效果的差异. 方法 对9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单眼外退-内截手术,对术后远期眼位、平均矫正量和视近视远手术效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功能治愈58例(60.42%),临床治愈89例(92.71%);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及外展过强型外斜视患者手术后视远视近斜视角差异较手术前视远视近斜视角差异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矫正效果与术前斜视度呈负相关(P<0.05);平均矫正效果与手术量呈正相关(P<0.05);与手术年龄、发病年龄无相关性. 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单眼外退-内截手术设计应考虑术前斜视度对平均矫正量的影响,外退-内截手术可以较好的矫正远近斜视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内直肌后徙术对分开不足型内斜视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20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内直肌后徙术的9例分开不足型内斜视患者资料,随访至少1年,观察患者术后视近、视远斜视角及视功能。   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28. 8岁(10~49岁),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患者有3例。9例患者术前视近斜视角为(+19.8±13.2) PD,视远斜视角为(+32.6±15.3) PD,术后1年视近斜视角为(?0.2±3.5) PD,视远斜视角为(+5.8±5.6) P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2,P=0.007)。 术前视近视远斜视角度差为(12.8±2.4) PD,术后1年为(6.0±2.2) PD,有明显改善(P=0.008),回退不明显(F=0.075,P=0.900)。患者术后近立体视改善不明显(P=0.306),视远双眼单视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orth4点灯P=0.017;Bagolini线状镜P=0.035)。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少年组(≤18周岁,n=3)及成年组(>18周岁,n=6),青少年组术前的球面屈光度平均值(右眼?1.75 D,左眼?1.92 D)较成年组(右眼?6.17 D,左眼?6.04 D)低(P=0.012)。术前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的平均值青少年组为4.33;成年组平均值为2.33,低于正常值,且较青少年组降低(P=0.12)。青少年组与成年组手术前后视近视远斜视角及其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内直肌后徙术能够改善分开不足型内斜视的视近视远斜视角度差及视远双眼单视功能,视近斜视角及视远斜视角易回退,因此应加大手术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对称性定量后徙术。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为斜视度≤±8 PD为正位。结果22例诊断性遮盖前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17.3±7.9)PD,诊断性遮盖后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0.5±3.3)PD。双眼外直肌后徙量(7.2±1.2)mm。术后平均随访(8.6±5.4)月。末次随访的正位率为81.8%(18/22)、过矫率为4.5%(1/22)、欠矫率为13.6%(3/22)。手术前后融合和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有效的矫正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辐辏融合功能训练对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辐辏融合功能训练,随访2年观察两组的斜视度变化、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斜视角(平均)初诊18.96°,复诊10.97°, P<0.05,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63%,高于对照组的40%(P<0.05);治疗组训练前后融合范围恢复比较,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同视机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同视机对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融合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外斜视,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间[1]。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则为临床最常见亚型,主要临床特征为远斜视度与近斜视度差值≤10三棱镜度(prism diopter,PD),且随病程延长逐渐表现为正位立体视功能的损伤[2]。目前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临床首选外科手术治疗,而单眼一退一截术(R&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案。研究显示,BLR-rec方案较R&R方案在矫正远斜视度方面具有优势,更适用于此类患儿治疗[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8.
程晓霞 《吉林医学》2014,(24):5421-542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诊治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40例,按最大斜视角设计手术量后进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手术后儿童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都有明显提高,经过Titmus立体试验,术后近立体视正常者明显多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能有效提高视力,促进近立体视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患者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术前立体视缺失且术后眼球正位的患者术后1月立体视的随访资料139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4例,纳入患者均使用维视顿视功能检查治疗系统检测立体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性别、斜视类型、斜视程度、主导眼、发病时长、眼底旋转情况对患者术后1月立体视恢复率的影响。结果:(1)性别差异对斜视患者术后1月立体视的重建无影响,男女性患者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24.00%和14.06%(P=0.14)。(2)斜视类型对患者术后1月立体视重建无明显影响,内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21.05%、22.73%、16.67%(P=0.763)。(3)斜视程度对术后1月立体视重建无显著影响,斜视度<60 PD和≥60 PD的患者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27.08%和15.38%(P=0.097)。(4)主导眼差异对术后1月立体视重建无明显影响,主导眼为右眼和左眼的患者立体视恢复率为22.06%...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69例(男性38例、女性31例)水平斜视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改变的情况。经统计,每徙后1mm及缩短1mm手术量可矫正内斜6.6~△或外斜5.6~△。术后,内斜者3个月、外斜者4个月斜视度趋于稳定。第二次手术应在斜视度稳定后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运用三点卡训练治疗小角度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三点卡训练组(n=35)和对照组(n=38).三点卡训练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连续做3组,持续6个月;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远立体视检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的时间差异比较行LSD-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远、近斜视度及远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三点卡训练组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随训练时间延长,三点卡训练组的斜视度逐渐降低;训练6个月时,三点卡训练组的远立体视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点卡训练可改善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融合控制,增加立体融合性集合的幅度,降低斜视度,稳定远立体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影响远期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择基本型间歇性外斜患者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4~26岁,随访时间1~2年.观察患者年龄、术前三棱镜度数、视功能状态、手术方式、集合近点及术后早期的眼位等因素对术后远期正位率的影响.结果 正位41例,欠矫26例,过矫9例.其中患者年龄、术前远立体视、术前集合近点及术后近期眼位对术后远期正位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前斜视度数和手术方式的术后远期正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术前良好的视功能、正常的集合近点及术后早期的眼位正位,均有利于保持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的正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远立体视觉与手术量的关系,以期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更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常规手术量矫正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病例资料,查验其术前有无远近立体视觉及术后眼位情况;另对间歇性外斜视中具有远立体视患者进行手术量调整的研究。结果:术前无立体视觉和只有近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正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有远立体视者,其术后正位率与术前无立体视及只有近立体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资料中,术前有远立体视觉的患者均在常规手术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手术量,术后眼正位率与术前无立体视及仅有近立体视而采用常规手术量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术前远立体视的存在与否,调整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量,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后立体视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行斜视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间歇性外斜视(A组)64例,有间歇期恒定性外斜视(B组)36例,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C组)24例,比较C组病人术后残余斜视度及立体视恢复情况。结果 C组间眼位矫正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C组获得双眼视和正常远立体视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6.523、15.039,P<0.05),其中A组高于B组和C组(χ2=6.080~35.162,P<0.05),B组、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获得粗糙立体视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高于C组(χ2=27.792,P<0.05)。结论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病人术后远期粗糙立体视的恢复优于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双眼视、远立体视的恢复与间歇性外斜视相比均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外斜视手术成功的因素,本文对113例外斜视手术的手术时机、手术量及疗效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3例病人,男63例,女50例;年龄3岁~44岁。共同性外斜视91例,其中恒定性外斜视74例,间歇性外斜视17例;外斜V征17例,外斜A征5例。发病年龄从出生至30岁。术后随访时间6周~4年零9个月。1.2检查方法术前常规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去遮盖法测出病人两眼分别注视33cm和6m时斜视角,最小15△,最大为-120△,并测定向上方和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对间歇性斜视或斜视角不稳定者,常规遮盖单眼1小时后查眼位。能理解者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  相似文献   

16.
反向性斜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斜视,同一只眼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内斜眼注视时,另眼反而外斜。我们1998~2001年收治该病患者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中,男8例,女4例,6~14岁,屈光度:6例高度远视,伴有双眼弱视,3例中度远视,合并单眼弱视,3例双眼近视并屈光参差。斜视度:内斜视在+10o~+20o之间。3例中度远视者有三级功能,其余均无双眼单视功能。6例高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其中2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3例中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2例近视为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和外斜,此2例…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的立体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变化及手术时机。方法 将48例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分为 4~ 7岁、8~ 11岁、≥ 12岁 3组 ,分别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检查患者手术前后近远立体视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近立体视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 .0 5 ) ,而远立体视改善不明显 (P >0 .0 5 )。 4~ 7岁组近远立体视改善明显优于其它 2组。结论  (1)将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更科学 ,关键在于如何确立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的诊断标准。 (2 )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的改善是从近距离到远距离的 ,早期手术可以更好地改善和恢复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外斜是一种介于隐性和共同性外斜之间的斜视类型,属临床常见眼病之一,尤以儿童发病率为高。延误治疗时机后常可转变为恒定或交替性外斜视,从而导致双眼单视机能的丧失。笔者就本院1994以来记录完整的64例、间歇性外斜的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间歇性外斜的发病年龄较早,14岁以前手术治愈率高。一旦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只要能接受术前的基本检查,均应尽早手术。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笔者主张将双眼外直肌同时等量或近似等量-徙-后术作为间歇性外斜视的首选手术,但对因斜视角过大,做双眼外直肌徒后尚不足以矫正者,应辅以非主导眼内直肌截除术,对外转力明显不足者,应避免施行此术。关于手术眼,外直肌后徙宜双眼同时进行,以视远或视近的最大斜视角来确定手术量,以单条外直肌每徙后1mm矫正1°,对外直肌后徙极量以11mm为宜。  相似文献   

19.
刘诚  袁红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08-108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手术后发生复视的几率及若干相关因素,方法:统计分析共同性斜视病例83例,其中内斜61例,外斜22例,于矫正术后均随访半年。结果:年龄大、过矫、斜视度大、外斜术后均发生复视几率大,有正常视网膜对应关系复视发生几率小。结论:成人大度数的斜视宜欠矫或分期手术,早期同视机训练有利于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关系、消除复视。  相似文献   

20.
反向性斜视     
目的 :分析反向性斜视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反向性斜视 1 0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 ,内斜验光配镜矫正 ,外斜手术矫正 ,效果满意。结论 :治疗应先验光、配镜或手术后定期复查并积极治疗弱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