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事成肽代替完整病毒检测柯萨B组病毒抗体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CVB及壳蛋白VP1及VP3的保护守式及CVB3衣壳蛋白VP2的非保守区各选出一段多肽别称为VP1-1肽,VP3-1肽、VP-1进行化学合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这种几条多肽与型特性CVB1-6抗的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3.
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性心肌炎70例,正常人(NC)40例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VMC)组NKC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1)。T细胞亚群与NC组比较,急性VMC患者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及CD4/CD8比值均减少,P〈0.05 ̄0.01。慢性VMC患者仅CD8减低明显(P〈0.05),而CD3、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性心肌炎70例,正常人(NC)40例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9NKC)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VMC)组NKC活性高于NC组。T细胞亚群与NC组比较,急性VMC患者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及CD4/CD8比值均减少,P〈0.05 ̄0.01。慢性V  相似文献   

5.
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正常人和50例其他心脏病患者血清CoxsackieB病毒(CBV)中和抗体。CBV中和抗体阳性串分别为53%、24%和20%,前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后两组,P<0.01。后两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组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病因有半数以上与C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柯萨奇B组病毒(CVB)心肌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感染状态时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方法:38例CVB心肌炎患儿(A组),25例呼吸道CVB感染患儿(B组)和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组),根据CVB抗原(CVB-Ag),CVB-IgM抗体(CVB-IgM)结果分为感染早期(A1、B1组),中期(A2、B2组)和晚期(A3、B3组),采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ABC-ELISA)测定IFN-γ。结果:CVB-Ag阳性和CVB-Ag阴性、CVB-IgM阳性和CVB-IgM阴性患儿间IFN-γ水平差异均无显意义(P>0.05);A、B、C三组间IFN-γ水平差异均有显意义(P<0.01,P<0.05);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IFN-γ水平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1)。结论:呼吸道CVB感染和CVB性心肌炎不同感染状态时IFN-γ水平均升高,但变化各有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英蓉  胡开华 《重庆医学》1993,22(4):206-207
病毒性心肌炎可以由多种病毒引起心肌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逐年升高趋势.因内外报道以柯萨奇(COX)B组2、4型病毒引起心肌损害最多见.而(COX)B组心肌炎与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了颗粒酶B在病毒性民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4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柯萨奇B3病毒(CVB3)及病毒稀释液腹腔接种,第7天处死,取其心脏,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用原位发校的方法检测小鼠心肌浸润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四星图像分析系统 地杂交阳性信号面积与病变面积行半定量分析,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大鼠20只中16只检测到颗粒酶BM  相似文献   

9.
系统探讨柯萨奇病毒B感染血症的机体免疫特征及干扰素应用的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CVB-Ag和CVB-IgM,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间接ABC免疫组化法测定T细胞亚群;^3H-TdR标记法测定,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结果:1.CVB感染机体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机体NK和LAK细胞活性轻中度降低,CVB-Ag可自然清除或应用α干扰素清除.若NK和L  相似文献   

10.
11.
肉桂油治疗小鼠CVB3m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媛媛  谢艳华  缪珊  廖博  王四旺 《医学争鸣》2005,26(11):1037-1040
目的:研究肉桂油(OC)对柯萨奇病毒B3m(CVB3m)诱发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治疗作用.方法:0.1 mL CVB3m ip建立BALB/c小鼠VMC模型.正常对照组同法接种0.1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与感染病毒小鼠隔离饲养.于接种病毒72 h后给药,OC治疗组(49.1,36.7,26.5 mg/kg肉桂油,ig)、阳性药物组(50 mg/kg黄芪注射液,ip)、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2500 mg/kg生理盐水,ig),连续给药1 wk.观察指标:累计死亡率与中位生存时间;接种病毒后10 d心肌组织光、电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匀浆MDA含量、SOD活性;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21 d心肌组织光镜病理检查.结果:OC 49.1和36.7 mg/kg治疗组可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降低急性期血清中CK,CK-MB含量以及心肌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减轻急性期、亚急性期小鼠心肌组织的坏死与钙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OC具有治疗柯萨奇病毒B3m诱发性小鼠VM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血、心肌柯萨奇病毒RNA含量的关系;外周血中CVB3RNA含量与心肌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急性期外周血、心肌CVB3RNA含量。结果CVB3感染所致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心肌中CVB3RNA含量显著正相关(r=0.94,P<0.05)。外周血及心肌中CVB3RNA含量与心肌病理积分显著正相关(r=0.80,P<0.01,r=0.85,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周血中CVB3RNA含量可以反映心肌中病毒RNA含量水平,且两者与心肌病理损害均有一致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文章分单味中药研究,复方中药研究以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CVB3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总结综述.[结果]单味中药、复方中药通过抑制CVB3复制,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机制在体内外实验中治疗VMC.[结论]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VMC疗效明确,但在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察自行构建的siRNA表达载体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以CVB3聚合酶编码区基因序列为靶点,构建发夹型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Csi—U6/GFP/P及与CVB基因组序列无关的阴性对照pGCsi—U6/GFP/N。利用脂质体转染进入Hela细胞后,用CVB3毒株进行攻击,观察感染后Hela细胞病变情况,并用RT—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CVB3负链RNA水平。结果构建的表达质粒pGCsi—U6/GFP/P在Hela细胞能够正确表达,其表达产物能够使CVB3基因沉默,并间接抑制了CVB3的复制。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能够抑制CVB3的发夹状siRNA表达质粒,该质粒具有增强细胞抗CVB3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茱萸颗粒对大鼠心肌细胞抗CVB3病毒感染的作用。方法 用CVB3病毒感染大鼠心肌细胞 ,观察正常心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茱萸颗粒给药组心肌细胞病理变化和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茱萸颗粒可明显降低CVB3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和心肌细胞酶的释放 ,茱萸颗粒浓度 4 .0mg/mL的给药组与病毒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别。结论 茱萸颗粒具有较强的保护心肌细胞和助心肌细胞抗CVB3病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性病在HIV感染流行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1998年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性病门诊HIV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性病在HIV感染危险因素历年平均构成中以18.35%仅次于静脉吸毒居第二位,性病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性病病人有13.63%的HIV感染率,其中以生殖器溃疡、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软下疳的HIV感染率高,分别为25.00%、21.70%、14.4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3,CVB3)感染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集聚蛋白(agrin)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CVB3感染后的细胞形态,并用RT-PCR方法扩增CVB3RNA的正负链以确证感染成功,用RT-PCR检测CVB3感染细胞后agrin的动态表达变化。用脂质体将agrin反义质粒pcDNA3-As-AG转染到星形胶质细胞,并用RT-PCR检测转染的细胞中agrin的表达。3H-TdR掺人法测定CVB3不同感染时间点的星形胶质细胞裂解液和经agrin反义质粒pcDNA-As-AG转染细胞后的细胞裂解液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CVB3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agrin的表达水平下调。(2)病毒感染后随着agrin表达量的降低,星形胶质细胞裂解液对T细胞的活化增殖作用也降低。未转染和空质粒转染的细胞裂解液对T细胞的活化增殖有促进作用,而用反义核酸技术下调星形胶质细胞agrin表达后,星形胶质细胞裂解液对T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也随之下降,进一步证实agrin表达水平的下调可影响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结论CVB3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agrin表达水平下凋,降低对T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这可能是CVB3病毒性脑炎中,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清除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1997-2003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丙型肝炎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病毒性肝炎的资料.结果 北京市急性丙型肝炎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10万左右.1997-2003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丙肝逐年发病水平有所上升,急性丙肝报告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报告数的百分比亦呈上升趋势.急性丙肝主要发病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结论 目前本市丙肝急性发病处于较低水平,应注重阻断静脉吸毒、性传播、医源性等途径的丙肝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9.
Chitosan-DNA疫苗诱导Th1型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脱乙酰壳多糖 (chitosan)包裹质粒DNA形成的chitosan pcDNA3 VP1疫苗基因免疫诱生较高水平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上 ,探讨该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 (Th)应答的类型 ,为chitosan DNA新型疫苗的分子设计奠定基础。方法 以chitosan pcDNA3 VP1、pcDNA3 VP1和 pcDNA3分别滴鼻免疫BALB/c小鼠 ,以ELISA法检测VP1体外表达和IgG亚型 ;以3 H 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并通过RT PCR检测了小鼠心肌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chitosan pcDNA3 VP1体外转染后VP1的表达水平与 pcDNA3 VP1转染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表明chitosan的加入不改变 pcDNA3 VP1质粒在体外细胞内的表达 ;chitosan pcDNA3 VP1组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分别达 3.0和 2 .74 ,均显著高于 pcDNA3 VP1组和 pcDNA3组 (P <0 .0 1) ;chitosan pcDNA3 VP1免疫可显著增强IgG2a的生成 ,第 6周和第 12周IgG2a/IgG1比值分别为 2 .2 6和4 4 .2 ,而 pcDNA3 VP1组IgG2a表达稍高于IgG1、IgG2b和IgG3表达 ,IgG2a/IgG1比值为 1.6 3(P <0 .0 5 ) ;细胞因子检测表明chitosan pcDNA3 VP1组IFN γ表达显著高于IL 4 ,相对定量后IFN γ/IL 4比值为 2 .1;而 pcDNA3 VP1、pcDNA3组分别为 1.2 5和 0 .78。结论 chitosan pcD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和分析郑州市户口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及常见的21种HPV亚型的感染分布。方法 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对有郑州市户口的年满18周岁的女性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HPV筛查和亚型分型检测。结果 在50502例检测样本中HPV感染样本共计4740例,总感染率9.39%。年龄别分析表明,在18~30岁、31~40岁、41~50岁、>50岁4组的HPV感染阳性率分别是8.55%(78/912)、8.98%(1042/11608)、9.06%(2219/24500)、10.39%(1401/13482)。在所有样本中,高危和低危HPV病毒感染发生率分别是8.88%(4485/50502)和1.08%(534/50502)。高危HPV感染以第52亚型为最高,占比高达20.99%(995/4740);其次是16亚型,占18.00%(853/4740);再次为58亚型,占比13.73%(651/4740)。低危感染以81亚型为最高,占比7.66%(363/4740);6型次之,占比2.78%(132/4740);11型最低,占比1.08%(51/4740)。在4740例HPV阳性标本中有单一感染3208例,占比67.68%(3208/4740)。多重感染1532例,占比32.32%(1532/4740)。在多重感染中,包括二重感染989例,三重感染275例,四重感染71例,五重感染20例和六重感染3例。在二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亚型组合是52型+58型。结论 郑州市的女性人口HPV感染率在全国来说,处于较低的水平。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略有增加,50岁以后发生高危HPV亚型多重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感染最常见的前3位高危HPV亚型依次是52型、16型和58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