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是指在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军地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治疗和后送工作的总称,是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死、残、愈,直接影响着灾害救援行动的效果及伤病员的治疗康复,可以说,医疗后送工作直接影响灾害医学救援行动的整体效果[1]。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信息系统通过将伤病员基本信息及其医疗后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伤病员医疗后送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优势,确保灾害医学救援各级救治机构实施精确化医疗后送保障。因此,灾害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信息系统对灾害发生后伤病员医疗后送、时效救治以及救治机构工作流程会产生深远影响,对提高伤病员医疗后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警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日趋频繁,加强遂行任务中医学救援装备卫勤保障,全面提高医学救援装备卫勤保障质量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分析了目前现状及应对策略。以牢固确立科学的医学救援装备卫勤保障理念,创建平战结合的医学救援装备卫勤保障模式和培养过硬的医学救援装备卫勤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出发,提出加强跨区遂行任务中医学救援装备卫勤保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工具体系和标准化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产品和市场提供规范化宏观参考。方法针对伤病员抢运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工具品种体系和标准体系进行体系化设计。结果提出了紧急医学救援伤病员搬运工具概念内涵,构建了伤病员搬运工具体系化建设主要内容和基本技术要求。结论伤病员搬运工具是突发事件伤病员现场急救“最后1公里”的重要依托,伤病员搬运工具体系化建设是伤病员快速抢运紧急医学救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化学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作为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武警部队一项重要的卫生战备工作,是保障化学突发事件伤病员救治、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总结的武警部队参与处置化学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特点,设立两级医学救援体系,力求达到灵活性、技术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国家,武警部队在灾害救援中担负着非常艰巨的任务。武警部队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特有的性质、编制和任务决定的。在和平时期,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已成为武警部队经常性、现实性的重要任务,灾害医学救援便是任务的重点。武警部队灾害医学救援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体现。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对武警部队灾害医学救援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好部队卫勤保障和有效实施医学救援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生工作的重点。针对卫勤保障和医学救援工作特点,在院校教学、部队卫生训练中如何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勤保障和医学救援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学救援培训教育,提高保障水平和救治效果,更好地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给军队医学院校及部队培训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国内反恐怖斗争形势紧迫,作为国家反恐怖斗争的重要武装力量,军队卫勤承担越来越重的医学救援与卫勤保障任务,卫勤保障则是保证军队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反恐卫勤保障有着不同于其他卫勤保障的鲜明特点,本文就反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卫勤保障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目前我国军队反恐卫勤保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反恐斗争医学救援卫勤保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频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了世人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突发灾难对于救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面对自然灾害多样化的威胁与挑战,军事化救援已成为许多国家军队所要担负的一项重任。从汶川、玉树、彝良、芦山地震医学救援,到各类反恐维稳事件应急救援,军队卫勤力量作为一支重要的医学救援力量,在应对各种突发性危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开展军队卫勤卫勤灾害救援核心能力建设研究,对快速、灵活、精确、优质、高效的实施灾害医学救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急医学救援是指由灾害或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批量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主要任务是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意外灾害、各种危重急症或突发事件,地面应急医学救援力量无法到达或途中耗时较长时,用直升机将救援力量、药品器材等快速运送至现场,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地救援,或在医疗监护条件下,将伤病员运至后方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的救治。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将有益的军事要素引入国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正成为普遍的趋势。我国在长期的抢险救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地一体的救援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汶川、玉树、雅安等最近几次抗震救灾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军队卫勤力量在灾害医学救援中的组织与作用,并对军队灾害医学救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下一步军队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将20世纪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人类进入21世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中国救援医学事业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实现全球救援医学一体化。2005年,全军首家救援医学专业在武警医学院设立。学员通过5年的学习和实践,将系统掌握战场救援、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救援等知识和技能,为部队完成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任务做好卫勤保障工作。救援医学与普通医学专业相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中的医学实践与研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国际层次救援医学速度与效率.方法 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行动为主体,对2005年赴巴基斯坦地震系列医疗救援行动,包括现场急救、院内治疗、医疗后送、卫生防疫、药械保障、医疗信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是对救治的伤病员分类、灾后时段病种分布、药品消耗及补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院外、院内及院后救治统计现场急救以外伤为主,以小组形式展开;院内治疗划分小组,分组协作、周而复始;转出比例占2%~3%;灾后时段伤病员分析地震灾害早期(灾后头14 d内)现场救治,以外伤为主,占救治伤病员总数的82%;中期(灾后14~28 d)外伤病人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稳定在24%,而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加,并以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肠炎为主,呼吸道疾病呈陡升缓降趋势;后期则回归于当地平时发病率水平.药械保障统计消耗量较大的药品有抗生素,退热与止痛药,主要用于外伤及感染;药品以口服和外用为主,针剂和输液占10%.伤病救治影响因素统计灾区山地昼夜温差大,冬季雨雪之后气温骤降,灾民缺衣少食,没有可供御寒的帐篷成为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结论 大规模地震灾害救援行动异常复杂,区分时段、区分地段、区分层次形成时间、空间、内容上的不同救援,更能符合灾区医疗需求;医疗救援能力始终未能满足灾区的医疗需求,要求不断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救助人数更多、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能耗更省;灾害救援的技术行动、组织指挥与生活保障,三足鼎立,决定救援行动成败;巴基斯坦地震医疗救援的实践对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的组织体系、技术训练、药械保障、制度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作者十多年来,组织实施处理日遗化武医学保障工作实践,以化学性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勤务管理为牵引,勤务与技术相结合,立足于组织实施现场救援的实际需要,对化学性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的对象任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分区救援、分级救治,伤病员洗消、急救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期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不断提高我国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应急医学救援疲劳及其积极性恢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救援,是指运用现代医学等手段使受困对象脱离灾难或危险,得到医学救护的活动.它是救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应急医学救援"界定为: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批量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现在人常常把"医学救援"和"应急"这两个概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应急医学救援疲劳是发生在医学救援过程中的疲劳现象,与平时训练或重体力劳动时所发生的疲劳是不完全相同的,即应急救援时人员高度的精神紧张对疲劳的影响是平时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医学救援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武警救援行动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依据,对武警救援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及课程设置进行探讨,形成人才培养的初步方案,为院校开展救援医学专业教育打下铺垫。  相似文献   

16.
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上升和海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医院船作为收容治疗伤病员的专用勤务船舶[1],军队卫勤战线的一支新生力量,一所流动的海上医院,除战时担负伤病员救治和后送任务外,平时还担负了为远洋作战舰艇编队卫勤保障、岛礁医疗巡回、海难救援、沿海抢险救灾、撤侨护侨、海上维和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多样化军事使命任务,并且呈常态化发展趋势.为提高其应急救援能力,更好地履行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要准确把握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规律,科学指导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建设,这对于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完成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意义重大[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国内外航空救援历史,总结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历次任务中合理运用航空医学协助救援行动的组织与管理,探讨航空医学在灾害医学救援领域各个环节中的重要应用,展望我国航空医学在院外急救和灾害救援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医学救援"是指灾害发生后,把灾害对人的生命、健康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重要知识、方法和技能.在灾害医学救援教学和培训中,模拟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它极大幅度地改善了救援技能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受训人员创造了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提高灾害现场综合救援能力的机会.并以尽可能贴近现场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作为出发点,以模拟现场实际情况为前提,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体化教学为特征,以其有现场环境而无风险为突出优点,在灾害医学救援教学方法上凸显出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并总结新形势下反恐“三防”医学救援组织方法.方法 着眼反恐卫勤保障特点,对反恐条件下军队“三防”医学救援的发展趋势、主要任务、及特点予以分析、汇总.结果 “三防”医学本是军事医学的传统内容,新形势下的反恐斗争为“三防”医学救援赋予了新的内涵.结论 加强“三防”医学的组织建设是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坚持以任务保障为牵引,可全面提升反恐“三防”医学救援保障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分析城市现代化进程特点及给应急医学救援带来的困难,进而研究城市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对策措施。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史料查阅、访谈座谈等方式查找破坏性地震下城市应急医学救援体系遭遇的医疗资源挤兑等困境。结果在城市人口密度极大、城市交通网络发达等特点下,遭遇破坏性地震给应急医学救援带来批量伤病员、转运受阻,指挥不畅等困难。结论提出通过加强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提高空中医疗救援力量建设、加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以及注重舆情造成的社会信任危机等措施应对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