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创面的治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医疗难题之一。影响慢性创面愈合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创面产生的原因以及外部微环境的变化等。其中外部微环境的变化与慢性创面愈合关联性很强。影响创面微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了解这些因素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病理生理的具体影响,对于完善慢性创面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对于创面愈合起着关键作用。现就影响慢性创面外部微环境的因素与创面愈合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创面外部微环境包括温度、湿度、pH值、氧、压力和微生物等,创面外部微环境的紊乱常导致愈合的延迟,关注创面外部微环境对创面治疗至关重要。合理运用中西医干预策略,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对于创面外部微环境的中西医干预策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主要对创面外部微环境的中西医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一如  白姣姣 《护理学杂志》2023,28(19):121-124
微环境pH值在慢性创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就创面微环境pH值对慢性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评估创面微环境pH值的措施及调适创面微环境pH值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为提升慢性伤口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 电流刺激、超声波、光治疗等已经成为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 其中红外光应用最为广泛, 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红外光对创面的治疗作用与光生物调节作用对皮肤表面细胞分子的影响有关, 但红外光的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 有必要研究红外光的作用特点及其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该文从不同类型红外光对创面愈合的效果和红外光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电场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尽早愈合是外科医师一直探索的问题,临床应用的方法有很多:灌洗、负压、高压氧、涡流或者脉冲冲洗、超声、红外线、局部应用抗生素以及生长因子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1843Dubois-Reymond发现在人体皮肤伤口存在强度为1mA的电流.后来证实,伤口会产生电场,形成损伤电流(injury current),研究认为伤口电流的存在和维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002年电刺激(electric stimulus)疗法用于促进创面愈合在美国获得承认,主要用于常规创面愈合方案治疗无效的创面.本文对电场(流)与创面愈合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手术切口愈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手术切口快速愈合,瘢痕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声誉。但是临床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如何降低不良因素对创面的影响,促进创面的愈合,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现将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体成分、相对湿度、pH和温度等微气候因素用作烧伤局部治疗时,对创面的愈合过程有重要作用。高压氧对烧伤创面的作用,看法尚不一致,也许因其可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之故。但是用氧作局部治疗可避免这些不利影响,并可促进表皮有丝分裂和移行、胶原的合成以及烧伤创面的缩小。鉴于此,本文就局部氧对烧伤愈合过程的作用作一探讨。烧伤组织内PO_2 实验和临床资料均表明,烧伤组织内PO_2是反应烧伤后周围组织灌注情况的最佳标志。  相似文献   

8.
乳猪皮生物敷料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猪皮生物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用凡士林纱布做对照,将乳猪皮生物敷料覆盖猪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面积、愈合时间、炎性反应及肉芽生长等组织学改变。结果:乳猪皮生物敷料较对照组凡士林纱布能加速创面愈合(P<0.01),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肉芽生长。结论:乳猪皮生物敷料促进创面愈合并提高愈合的质量,并可在常温下较长时间保存,是创面修复的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敷料组合对烧伤患者供皮区创面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敷料组合对烧伤创面微环境及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烧伤后需行手术植皮的患者186例,供皮区创面取皮厚度均为0.3 mm.将200个供皮区创面按表格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藻酸盐棉垫组(藻酸盐敷料+棉垫)、凡士林棉垫组(凡士林油纱+棉垫)、藻酸盐泡沫组(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凡士林泡沫组(凡七林油纱+泡沫敷料).观察各种敷料对患者创面水分蒸发量及pH值的影响,比较各组创面的细菌定植情况、揭除敷料时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共有184例患者的198个创面完成试验全过程,4种组合敷料可造成不同的创面微环境.藻酸盐棉垫组、凡士林棉垫组、藻酸盐泡沫组、凡士林泡沫组患者创面的敷料表面水分蒸发量分别为(35.5±3.2)、(31.3±2.8)、(23.1±2.9)、(18.1±2.3)mL·h-1·m-2,保湿性能以凡士林泡沫组为佳;创面pH值分别为7.22±0.06、7.41±0.03、7.05±0.03、7.34±0.06.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以藻酸盐泡沫组(4.0%)最低,凡士林泡沫组(22.4%)最高.揭除患者创面敷料时疼痛程度以藻酸盐泡沫组最轻(0.98±0.12),凡士林棉垫组最重(8.14±0.82).创面愈合时间藻酸盐泡沫组最短,为(6.7±0.8)d;凡士林泡沫组最长,为(15.6±3.5)d.结论 不同敷料在同样创面上使用,会营造不同的创面微环境;该环境与创面愈合时间密切相关,湿度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比pH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手术是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创口大多为开放或半开放式,且创面不易保持清洁,易导致部分患者创面愈合缓慢或迁延不愈。因此,促进肛肠疾病术后创口愈合,减少或消除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缩短愈合时间,是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现将近年来关于影响肛周创面愈合的因素及其防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痂植皮术联合肝素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创面愈合能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切痂植皮术结合常规换药包扎;观察组采用切痂植皮术联合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创面细菌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创面愈合能力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凝血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细菌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烧伤面积的大小和移植皮片的成活率是影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能力与烧伤面积和移植皮片的成活率有关。切痂植皮术联合肝素治疗有助于减少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细菌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 PBM)作为一种新兴的慢性创面(chronic wound)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过程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进而达到缓解疼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现聚焦PBM对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以揭示PBM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物衍生膜在治疗皮肤溃疡及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0月采用生物衍生膜修复皮肤溃疡及缺损创面10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0例中1例单纯使用生物衍生膜治疗无效,经创面分泌物培养证实为真菌感染,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创面愈合;余9例创面在3d分泌物减少,1周后创面开始缩小愈合。患者均获3个月~1年随访,7例外伤及感染创面均愈合,无复发;3例截瘫褥疮创面愈合后有反复。结论生物衍生膜具有皮肤屏障保护、抗炎、减少渗出及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等作用,为临床修复皮肤溃疡缺损创面提供了新的人工组织替代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疗法对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并初步分析影响其剂量和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58例共106个创面,患者年龄73~91岁。紫外线治疗剂量为36~1800mJ/cm^2,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观察不同部位和不同分期创面的愈合情况和愈合时间,分析UVC治疗剂量和创面部位与创面愈合状态的关系。结果:经UVC治疗后,创面愈合77例,显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2%。不同部位创面UVC治疗剂量差异显著,手足区〉肛周会阴区〉头颈区〉四肢区〉躯干区(P〈0.01);不同部位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4724),但不同部位治疗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显著,肛周会阴区〉躯干区〉手足区〉四肢区〉头颈区(P〈0.01)。在93个压力性溃疡创面中,52个Ⅱ期创面治疗次数[(2.71±0.68)次]及愈合时间[(7.78±2.12)d]均少于41个Ⅲ期创面[分别为(4.09±0.84)次和(13.96±2.38)d],创面愈合率(92.3%)和总有效率(100.0%)也均高于Ⅲ期创面(愈合率为61.0%,总有效率为90.2%,P〈0.01)。结论:UVC治疗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显著,病灶部位是影响UVC治疗剂量的重要因素,而病变分期是影响创面愈合效果和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皮肤创面愈合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慢性、难愈创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重组生长因子已经在临床用于改善创面愈合,但由于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原因,使得其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已经成为改善创面愈合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基因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治疗性基因选择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因素,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我院58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其术后7 d创面分泌物、疼痛等情况评估其创面愈合质量,分析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结果显示,58例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37例(63.79%),愈合不良21例(36.21%).经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及切口选择均不是影响术后...  相似文献   

17.
伤口修复受各类因素的影响,以伤口的局部换药为关键。目前创面的换药以棉质纱布为主,但因其表面粗糙、干燥,易损伤创面的新生肉芽组织,对创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日益显示其局限性。随着对伤口愈合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各种新型敷料应运而生。海藻酸盐敷料具有高吸水性、高透氧性、易去除性、凝胶阻塞性、止血、减轻疼痛、抑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并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在各类伤口护理中具有潜在价值。对国内外关于海藻酸盐敷料在难愈性伤口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创面愈合涉及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其中血管生成被认为是创面愈合的关键步骤之一, 促进创面血管生成可以加速创面愈合。近年来,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被证明可产生与干细胞疗法相当的促创面愈合效果, 且具有低抗原性、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关于细胞外囊泡促创面愈合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被认为涉及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该文主要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在促进创面血管生成中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 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外囊泡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氧流量局部给氧对Ⅱ~Ⅲ度放射性皮炎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头颈部、胸部放疗发生Ⅱ~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分别给予3 L/min、5 L/min、7 L/min局部创面氧疗,2次/d,20 min/次。结果 7L组皮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第3、5天愈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1);减少感染及瘢痕方面,7L组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局部氧疗有利于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尤以高流量(7 L/min)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物理学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其并发症之一是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生物物理学因素可以影响骨折愈合。目前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物理学因素主要包括:脉冲电磁场,低强度脉冲超声,体外振动波,高压氧等。有效的生物物理学干预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的发生率,本文就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物理学因素及其意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