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颈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颈肩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90例颈肩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单纯颈丛神经阻滞,C组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观察3组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麻醉后合并症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40%,B组为33%,C组为90%。C组与A组与C组的优良率差异均显著(P〈0.01),而A组与B组麻醉效果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1)。对生命体征的影响A组与B组患者MAP、HR麻醉后较麻醉前提高,以手术开始为甚,C组患者MAP、HR麻醉后变化不大(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不良反应基本相当(P〉0.05)。结论颈臂丛联后神经阻滞应用于颈肩部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颈丛阻滞和臂丛阻滞,生命体征平衡,且不增加麻醉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用于肩部手术的体会。方法选择100例肩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Ⅰ组为对照组行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为Ⅱ组,行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结果Ⅱ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Ⅰ组,镇痛完善,肌肉松弛充分。(P<0.05)Ⅱ组无一例出现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结论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麻醉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灵活合理地使用颈路臂丛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颈肩部手术。方法:在锁骨上4cm及胸锁乳突肌外缘2cm交叉点,此为颈路臂丛穿插刺点,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混合液5-10ml,再与前,中斜角肌间的肌间沟混合注入局麻药,回抽无血,即注入药15-20ml,浓度为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含1:20万肾上腺素)。结果:阻滞完善,患者无痛,安全,肌肉松弛。结论:过去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颈肩部手术阻滞不完全,无法达到满意的麻醉平面,通过应用颈路臂丛复合肌间沟两点神经阻滞不仅局麻药的总量增加不多,而且定位操作简单,因颈路臂丛神经阻滞也增加了肌间沟滞时臂丛神经的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阻滞用于肩部手术的体会。方法选择100例肩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Ⅰ组为对照组行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为Ⅱ组,行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结果Ⅱ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Ⅰ组,镇痛完善,肌肉松弛充分。(P〈0.05)Ⅱ组无一例出现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结论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麻醉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颈肩手术以往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或颈浅丛神经阻滞 ,阻滞效果往往不完善 ,病人痛苦大。本文笔者采用臂从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的麻醉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行颈肩部手术的病人 30 0例 ,男 2 4 8例 ,女 5 2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丙泊酚减轻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行颈从麻醉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氟芬麻醉,观察组40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中剥离瘤体时皮质醇水平较麻醉前呈升高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皮质醇和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高于麻醉前(P<0.05)。与麻醉前比较,观察组麻醉后及手术始5min MAP水平略低,其他各时间点HR和MAP均比麻醉前略高,对照组HR、MAP在手术中各时间点及手术结束后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各时间点MAP比对照组低,观察组HR除麻醉后和手术开始5min高于对照组外,其他各时间点均比对照组略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可降低应激反应,确保手术手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嘉兴市秀洲区15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入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为(22.4±4.0)分,锻炼监测依从性得分(4.5±2.0)分,主动寻求建议得分(5.8±2.0)分,总分(34.7±6.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运动能力间的依从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运动能力可能是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运动能力可能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颈丛阻滞下颈部手术有时镇痛效果不够完善,疼痛、不适或惧怕易引起过度应激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副反应,严重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本文采用两组预防用药,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成人择期性手术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手术种类包括甲亢、甲瘤、甲状腺囊肿及甲癌.血压正常者52例,Ⅰ期高血压者8例,无明显的其他心血管疾病以及气道梗阻症状.1.2麻醉前用药 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东莨菪碱0.3mg.1.3患者镇静状况分级 Ⅰ级:完全清醒,定向力…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丛神经阻滞四方法不同,麻醉效果就有差异,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有区别。为了减轻颈丛阻滞时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提高阻滞完善率,减少副作用,我们选择了100例甲状腺瘤(或囊肿)手术,采用两种不同的颈丛神经阻滞方法,观察并比较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于肩部手术.一般均采用全麻.但有诸多不便之处。笔在复习肩颈部解剖的基础上.将颈丛神经阻滞加臂丛神经短支的阻滞方法(简称双重神经阻滞法)试用于肩部手术.经过临床46例病人的验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和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制定一套康复训练措施,应用于康复组50例患者中,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并与48例常规组进行比较。结果:50例康复训练依从性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48例患者。结论:提高患者实施此套康复训练措施的依从性,可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摆放方式对甲状腺手术期间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颈丛麻醉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垂头仰卧位,观察组采用摇手术床摆垂头仰卧位体位。记录摆放体位前平卧位(T1),摆放体位后5min(T2)、10min(T3)、30min(T4)、60min(T5)、90min(T6)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及术中地尔硫卓用药总量。结果两组在T1~T3时SBP、DBP和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4~T6时的SBP、D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所应用盐酸地尔硫卓总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摇手术床摆垂头仰卧位能减少术中降压药盐酸地尔硫卓用量,明显缓解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甲状腺手术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月~2000年8月,我院以改良颈丛神经阻滞法用于甲状腺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8年8月~2000年8月,我院以改良颈丛神经阻滞法用于甲状腺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甲状腺手术46例,男12例,女34例;年龄21~67岁;体重48~80 kg;其中甲状腺囊肿及腺瘤摘除术38例,甲状腺次全切术8例。ASA分级Ⅱ-Ⅲ级。1.2 方法 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在2,3,4颈椎横突处作标记,垂直皮肤进针,达横突时即停止进针,针尖离开横突向上平移0.2~0.3 cm,再进针0.1~0.2cm,偶可有异感,此时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推注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1.5~2 ml(等容积配比),3点阻滞时先行颈3阻滞,再行颈2、颈4阻滞,共用 相似文献
16.
1994年3月~1998年9月我院在颈丛麻醉下完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切除术278例,现将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病人颈丛阻滞后,常常会HR增快和BP升高。我院将不同剂量拉贝洛尔混入局麻药中进行颈丛阻滞以观察对BP、HR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肩部及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肌间沟进路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和肌间沟进路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B组)。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复合液25~30ml行神经阻滞。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及麻醉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镇痛效果28例优良好于A组的19例(P〈0.05)。麻醉并发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锁骨手术较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完善,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侯和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3(5):236-238
目的观察水针麻醉和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82例普外科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A组水针麻醉,B组颈丛麻醉。对患者一般情况如切皮,分肌肉,摘除病灶,缝肌肉,缝皮肤的表现和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上述时间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统计学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穴位针刺起效时间与B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O.05),A组感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麻醉前血压、脉搏于麻醉后血压、脉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如局麻药中毒反应,喉返神经阻滞,Homer综合症,膈神经麻痹,椎动脉损伤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O.05)。水针麻醉重复用药容易而颈丛麻醉术中无法追加、重复用药困难。结论水针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优于颈丛麻醉,且不良反应颈丛麻醉明显高于水针麻醉。 相似文献
20.
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时,存在麻醉效果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术中需加辅助药。2001—2004年我院采用颈丛加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的方法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共136例,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