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IDS伴有严重血小板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50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30例患者建立观察组,以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行艾滋病高效抗病毒治疗的20例患者建立对照组,观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HIV-RNA载量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对照组持续观察血小板、CD4~+T淋巴细胞计数未见显著差异。30例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升高,而HIV-RNA载量水平则逐渐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患者血小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0例患者治疗前HIV-RNA载量(2064027.32±602529.44)copies/mL,治疗6个月后21例(70.0%)HIV-RNA载量40.00copies/mL,其余9例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1年后27例(90.0%)HIV-RNA载量40.00copies/mL。结论:AIDS相关血小板计数减少与CD4细胞水平有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判断其CD4细胞水平,从而预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病情的发展情况。通过对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予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艾滋病(AIDS)患者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免费HAART治疗的27例HIV-1晚期患者,即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的药物治疗,疗程为1~2年,平均18个月。其后进行了6个月到2年的随访,定期监测HIV-RNA病毒载量、CTL(HI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CD4+T淋巴细胞计数、常规生化指标和临床观察指标等。结果:27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70.4%(19/27)的患者HIV-RNA病毒载量< 50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76±129个/μL,CTL在每个蛋白区均有较高应答频率和相关效应。常规生化指标和临床观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HAART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免疫重建效果也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的机会感染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2例HIV/AIDS患者HAART治疗资料,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HIV感染途径、体质量、是否肝、肾功能损害、HAART治疗疗程、HAART治疗方案、基线CD4+ T淋巴细胞数、是否合并机会性感染、是否联合应用具有骨髓抑制作用药物等与骨髓抑制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髓抑制的发生与患者HIV感染途径、体质量无相关性(P> 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损害、HAART治疗疗程、HAART治疗方案、基线CD4+ T淋巴细胞数、联合应用具有骨髓抑制作用药物相关(P< 0.05)。结论:老年、女性、肝、肾功能损害者、HAART治疗疗程、HAART治疗方案、基线CD4+ T淋巴细胞数、合并机会性感染、联合应用具有骨髓抑制作用药物是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随州市某国家级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接受国家免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344例艾滋病病人,对其机会性感染、CD4+T淋巴细胞数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344名既往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进行了调查,在取得基线数据后1年对病人资料,包括治疗时的年龄、性别、体重等进行随访,采集接受HAART治疗艾滋病人血样,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随访病人的CD4+淋巴细胞计数指标,对病人的体征症状以及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对344名HIV感染者的2010年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机会性感染率高的依次是:腹泻(7.6%)、带状疱疹(9.5%)、发热(27.6%)、肺部感染(29.9%);2011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机会性感染率高的是:带状疱疹(6.3%)、腹泻(11.2%)、肺部感染(18.6%)、发热(25.6%)。结论:HIV感染人群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低,发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就会越高。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认识。方法对近年来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6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肺外结核21例,占35%;肺结核39例,占65%;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5例(8.3%);痰涂片、痰培养查抗酸杆菌仅6例阳性(10%)。60例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1)。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发生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多见;结核是引起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疾病,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功能低下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的变化,分析其对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HAART,选择同期10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分析治疗后两种计数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淋巴细胞最佳治疗切入点。结果 (1)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D4+T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及12个月后的CD4+T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相关趋势;(2)与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治疗6个月、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 0.05),与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治疗前后的B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 0.05),有效亚组及无效亚组的CD4+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有高于治疗前(P 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相关趋势;(3)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ΔCD4+T淋巴细胞与ΔB淋巴细胞呈明显正相关(r=0.396,P 0.05);(4)ROC曲线显示,治疗前外周血B淋巴计数在101.28个/μl时,曲线下面积为0.853,治疗有效的敏感度为81.93%,特异度为83.47%。结论 HAART可明显提升艾滋病患者机体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同时治疗前B淋巴细胞计数对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药物组合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治疗条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进行治疗,对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随访调查,对检测及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18个月的HAART治疗患者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提升,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ART能够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目前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5):4951-4954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住院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发生骨髓抑制致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5年7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735例住院HIV感染/AIDS住院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筛选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735例患者中,生存组648例,死亡组87例,病死率为11.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老年、总胆红素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较低、合并机会性感染较多、联合多种具有骨髓抑制的药物、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是HAART中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患者HIV感染途径、有齐多夫定的HAART方案、开始HAART时患者的体质量是HAART中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老年、总胆红素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较低、合并机会性感染较多、联合多种具有骨髓抑制的药物、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住院HIV感染者/AIDS患者HAART中发生骨髓抑制致死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3):594-596
目的:评价抗结核药物与薄芝糖肽对艾滋病患者伴继发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其对免疫指标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0例,采用随机原则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2HRZE/4HR与薄芝糖肽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60.00%(P<0.05),治疗后CD3(11.75±3.46)、CD4(1.76±0.63)、CD8(1.32±0.45)和CD4/CD8(1.31±0.55)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HIV-RNA测得值为(4.26±0.80)×102U/m L低于对照组为(4.81±0.60)×102U/m L(P<0.05)。结论:采用2HRZE/4HR与薄芝糖肽的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伴继发性肺结核感染患者,其效果远优于单用2HRZE/4HR的疗效,改善了HIV-RNA和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了抗结核分枝杆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7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全身症状明显,常有淋巴结肿大(浅表或纵膈或腹腔淋巴结),往往是多种结核病类型重叠,影像学表现肺部阴影无明显好发部位,痰检、结核抗体、T-SPOT及PPD试验阳性率均偏低,诊断困难,结核病大多出现在艾滋病患者出现其他机会性感染之前,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患者常常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并存,且HAART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免疫重建结核病,治疗难度大。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播,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转归,延长患者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河北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效果,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毒株。方法选择艾滋病(AIDS)患者77例进行横断面和跟踪随访调查,填写调查问卷,采集EDTA抗凝全血标本10ml,检测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77例患者在4种方案HAART治疗2~36个月(平均20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控制68例(88.3%),血浆病毒载量在检测水平以下50例(64.9%);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为(276±169)个/mm3,其中400个/mm316例(20.8%)。75例AIDS患者未出现耐药毒株,2例产生耐药毒株。结论4种治疗方案疗效较好,88.3%的患者均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2例(2.6%)产生耐药毒株。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治疗6个月内的机会性感染与CD4^+ T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6例患者在治疗6个月内机会性感染与CD^4+ T细胞计数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内有87.5%(119/136)的患者CD4^+ T细胞数≤200个/μl,治疗6个月内41.9%(57/136)的患者CD4^+T细胞数≤200个/μl。初始治疗时CD4^+ T细胞数≤200个/μl的136例中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82例,感染率为60.3%;治疗6个月时而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79例患者中,只有3例发生了机会性感染,其感染率3.8%。结论艾滋病患者在CD4^+ T细胞数≤200个/μl时机会性感染出现频率较少,CD4^+ T细胞数〈200个/μl〈200个/μl时机会性感染的频率明显增加;初始治疗时全部患者CD4^+ T细胞数〈200个/μl,很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真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患者由于存在免疫缺陷而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管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机会性真菌感染仍是我国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死亡原因,我国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包括:口腔及食道念珠菌病、肺孢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曲霉病以及马尔尼菲青霉病等.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生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有关,通过HAART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降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但预防性用药有增加真菌耐药性产生的可能.对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在尽早使用敏感抗真菌药物的同时,适时给予抗HIV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对于临床治愈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决定是否给予维持治疗以防止病情复发.新型高效广谱抗真菌药物不断出现,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这些药物在艾滋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效联合抗病毒(HAART)治疗,观察病毒载量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73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的全血病毒载量(HIVRNA)〈50拷贝/ml,3例〈100拷贝/ml,病毒抑制有效率为85%。结论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能提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并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率,对艾滋病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临床与IL—2免疫重建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HIV抗病毒及IL-2免疫重建治疗的效果。方法:25例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并发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IL-2免疫重建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患者并发症发生部位多系统受累者达88%,机会性感染占所有并发症的68.5%。并发症依次为细菌性肺炎、消化道真菌感染、性病、结核杆菌感染、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虫肺炎、皮肤粘膜损害及全血细胞减少等。HIV主要感染途径为性接触占80%,而吸毒途径的为20%。艾滋病患者血红蛋白(Hb)含量的高低对其预后及存活率的判断有重要意义。Hb>8g/dl的艾滋病患者其存活率远高于Hb<8g/dl者。用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其存活率为81.3%,经HAART治疗一月后,CD4+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对少数患者使用小剂量IL-2进行免疫重建治疗,可明显减少艾滋病患者的并发症,并提高CD4+水平。结论: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但并发症仍以机会性感染为主,故临床治疗应以HAART及控制机会性感染治疗为主,建议同时辅以免疫重建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HAART治疗193例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2005年4月开始对艾滋病患者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以来,共治疗224例,目前仍存活及继续接受免费HAART治疗193例,现检测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并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贵州省近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梅毒感染病毒(HI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新确诊且未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2 869例。根据患者梅毒检测结果,分为单纯HIV感染组2 289例、HIV/梅毒现症感染组333例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247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基线数据的差异,并分析HIV不同组间各自HI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 HIV/梅毒现症感染组的年龄小于单纯HIV感染组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男性占比高于单纯HIV感染组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P<0.05)。HIV/梅毒现症感染组的HIV-RNA载量低于单纯HIV感染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3+T细胞均高于单纯HIV感染组(P<0.05);HIV/梅毒既往感染组的HIV-RNA载量高于HIV/梅毒现症感染组,CD4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情况分析,探讨该病的脑脊液变化及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下简称CD4)的关系,为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和停药时机寻找依据。方法回顾总结103例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实验室资料和临床特征,以及其脑脊液变化和CD4的关系等。结果 AIDS患者合并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时颅内压升高显著,脑脊液变化显著,病死率高(20.39%),几乎所有患者CD4都小于200/mm3,外周血HIV-RNA460000-1600000copies/ml。结论 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低下,外周血HIV病毒复制活跃,颅内压显著升高、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糖和氯显著降低,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对于CD4小于100/mm3患者持续采取二级预防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杨蓉蓉  桂希恩  张永喜  付学东 《医药导报》2006,25(10):1023-1024
目的观察两种核苷类联合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定期随访接受治疗的患者41例,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测定CD+4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VL),并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分析。结果41例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由治疗前的56.1%降至治疗后的9.8%;随着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百分比逐渐上升,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 4例CD+4淋巴细胞计数上升一段时间后又逐渐下降,且病毒载量升至检测限以上,并出现机会性感染,2例经基因型耐药分析证实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用药后出现轻中度皮疹4例,全身性皮疹2例;外周神经炎9例;肝功能轻度异常7例;严重贫血1例,换药及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好转。 结论 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可取得良好疗效。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调整其治疗方案;对出现非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鼓励其坚持治疗,并对症处理。耐药株的出现使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但能够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新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尽早发现机体免疫功能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罗定市2014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共检测83例HIV/艾滋病(AIDS)的外周血样本,HIV/AIDS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158.04±180.45)个/μl,其中≤200个/μl有54例,占65.06%;201~350个/μl有22例,占26.51%;351~500个/μl有2例,占2.41%;CD4>500个/μl有5例,占6.02%。不同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不同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P<0.05)。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较低,HIV感染者发现较晚。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对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或是否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