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充足良好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检验医学生睡眠健康(包括睡眠时间和失眠症状)、睡眠行为(包括睡眠卫生和睡眠拖延)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而为改善其睡眠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相关性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某医学院校576名医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睡眠卫生量表和睡眠拖延行为量表分别对一般资料和睡眠时间、失眠症状、睡眠卫生和睡眠拖延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和分层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6岁,67%为女性。其平均睡眠时间为7.2小时,51.2%存在睡眠不足(小于7小时);24.8%存在显著失眠症状。根据分层回归分析,在排除了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下,睡眠拖延(β= -0.30,P <0.001)是睡眠时间的显著影响因素;睡眠拖延(β=0.19,P<0.001)和睡眠卫生(β=0.28,P=0.001)均是失眠症状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医学生中,睡眠不足和失眠症状较常见。睡眠行为(包括睡眠卫生和睡眠拖延)是预测其睡眠健康的重要因素。今后的实践中,高校医疗保健人员应关注医学生的睡眠状况,并考虑将睡眠相关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前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参加全国高考前的睡眠状况,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睡眠自评量表作对98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调查,统计睡眠不足、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等因子分,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高考前夕,考生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且以睡眠不足、觉醒不足、睡眠质量、恶梦夜惊、失眠后反应居多。结论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参加全国高考前的睡眠状况较差,内、外心理压力是导致考生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吉林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对吉林大学临床、公共卫生、护理3个专业的五年制在校本科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非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17.0%;考试期间睡眠差者占41.7%.考试期间临床专业学生PSQI总分为(8.16±3.20)分,高于护理专业学生(6.40分±2.16分)和公共卫生专业学生(6.67分±3.29分).[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尤其是考试期间睡眠质量更差,临床专业学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原发性失眠(PI)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失眠程度的关系.方法 患者分为PI组和抑郁伴失眠(DCI)组.设健康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DRS-17)分别评价失眠和抑郁严重度,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三组间血清中TNF-α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F =926.74,P<0.001).两两比较分析显示两失眠组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但PI组低于DCI组(P <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NF-α含量与PSQI总分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因子分及HAMD-17分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PI患者日间血清TNF-α水平升高,且与失眠程度、日间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明确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Venous pulsatile tinnitus,VPT)的症状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改变趋势,并探究非手术干预状态下VPT患者耳鸣严重程度改变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59位单侧VPT患者及51位健康志愿者。应用4D flow MRI评估横窦-乙状窦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应用颞骨HRCT评估乙状窦周围骨壁缺失(Sigmoid sinus wall dehiscence,SSWD)大小。设计基线、1月、6月耳鸣残障量表问卷随访调查。分析基线时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SSWD的大小对随访期间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变化的预测意义。结果:相较于健康志愿者,VPT组患者有着较高的峰值流速(P<0.001)、管壁切应力(P<0.001)、能量损失(P<0.001)。随访期间,43例(72.9%)患者在6月时(P<0.001)症状加重。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基线峰值流速分别是1月随访(β=0.545,P<0.001)及6月随访(β=0.699,P<0.001)耳鸣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显示SSWD(β=0.179,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多道睡眠图中睡眠参数改变的生物学特点和可能机制。方法对35例抑郁症伴有失眠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多道睡眠图检查,并进行睡眠参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12.45±3.17)min比较,抑郁症组睡眠潜伏期(26.84±5.31)min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4.4528,P<0.0001),且抑郁症组的觉醒次数多(P<0.001)、实际睡眠时间少(P<0.05),睡眠效率低(P<0.0001),浅睡(Ⅰ,Ⅱ期睡眠)增多(P<0.001),而深睡(Ⅲ,Ⅳ期睡眠)减少(P<0.0001),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延长、比例增加(P<0.0001),其潜伏期明显减少(P<0.0001)。结论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存在诸多多道睡眠图异常,并与症状相一致,提示该失眠的发生机制可能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一致。  相似文献   

7.
刘红  杨劲  唐向东 《华西医学》2013,(2):209-2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日间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12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失眠者62例,另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睡眠者53例。失眠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1个月的主观睡眠质量,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客观睡眠质量,并通过"主观睡眠时间/客观睡眠时间×100%"计算睡眠知觉,PSG监测后受试者完成一系列日间功能评定,包括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嗜睡程度、Flinders疲劳量表(FFS)评价疲劳程度、贝克抑郁量表(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估情绪状态。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组主客观睡眠质量均较差;PSQI分数更高[(14.37±2.44)、(2.74±1.79)分,P<0.001)];睡眠知觉差[(49.76±33.29)、(99.36±12.79)分,P<0.001)]。②失眠组FSS、BDI、SAI、TAI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ESS分数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③PSQI总分与ESS呈负相关(r=0.17,P<0.01),与FSS、BDI、SAI、TAI分数呈正相关(r=0.54,r=0.66,r=0.70,r=0.87)(P值均<0.01)。客观睡眠时间与ESS(r=0.01,P=0.138)、FSS(r=0.02,P=0.019)、BDI(r=0.03,P=0.022)、SAI(r=0.03,P=0.086)、TAI(r=0.04,P=0.015)分数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原发性失眠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多项日间功能损害相关,这为有效的治疗失眠和改善日间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有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 176 名居住于福州市 4 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自制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 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质量得分为( 8.67±3.56 )分, 54.5%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不佳,夜尿频繁和夜间易醒是导致机构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 OR=0.427 , P<0.05 )、居住环境( OR=9.712 , P<0.05 )和入住机构时间( OR=2.821 , P<0.05 )是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结论 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受生理、社会和居住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 医护人员应关注老年群体的睡眠问题,在综合考虑其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睡眠护理干预,以改善其睡眠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屏幕时间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学龄期儿童电子产品调查问卷和儿童抑郁量表对温岭市165名7~10岁学龄期儿童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单因素、零阶偏相关多因素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学龄期儿童抑郁量表指数平均值为(9.75±3.50),其中男童(9.75±3.50),女童(10.53±3.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P=0.037)。运用零阶偏相关多因素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屏幕时间和儿童抑郁量表指数存在显著相关(r=0.442,P<0.001),久坐不动和睡眠时间作为媒介因素,与屏幕时间和儿童抑郁量表指数均存在显著相关(P<0.001)。通过路径分析显示,屏幕时间对儿童抑郁量表指数的总效果,男童为0.488,女童为1.156。结论 屏幕时间、久坐不动是儿童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与儿童抑郁量表指数存在正相关,而睡眠时间与儿童抑郁量表指数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8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质量、疲劳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简易疲惫量表(BF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董莉  陈菊萍 《护理研究》2017,(12):4663-4666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肝硬化病人126例(肝硬化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告知调查内容,在获得病人知情同意情况下,独立完成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填写。同时纳入76名参加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体检时填写量表。分析量表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组病人PQSI评分(11.42分±4.08分)及ESS评分(10.26分±3.21分)均高于对照组(3.84分±2.87分,5.12分±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PSQI评分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369,P<0.001);ESS评分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47,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282,P<0.01);MELD评分(OR=4.335,P<0.01)、肝性脑病(MHE)(OR=2.131,P<0.01)、Child-Pugh评分(OR=1.045,P<0.05)及腹腔积液(OR=1.011,P<0.05)是影响PSQ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OR=4.255,P<0.01)及MHE(OR=2.052,P<0.01)是影响E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受肝病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7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183例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基于心理弹性模型选定潜在影响变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康纳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希望指数量表、心理困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水平为(59.98±9.2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β=0.202,P<0.001)、自我效能(β=0.319,P<0.001)、希望(β=0.363,P<0.001)、屈服应对(β=-0.149,P=0.010)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共解释68.20%的总变异。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弹性整体水平较低,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避免消极应对方式,促进患者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其规律性,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12例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OPD病人SRS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P〈0.01)。81.5%的COP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睡眠不稳和失眠后反应。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有严重的躯体症状、严重的心理负担、夜间治疗以及白天睡眠过多。结论改善COPD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原发病、减少夜间不适当的刺激,重视健康教育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提高其睡眠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SleepingScale,SRSS)对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8%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存在的睡眠问题主要为失眠后反应、睡眠质量差、睡眠不稳。由病理因素所致的严重躯体症状、心理压力以及睡眠颠倒是导致病人失眠的最主要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失眠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背景睡眠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医学生的睡眠问题研究在本科生中开展较多,而关于其他类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尚未充分探讨.目的了解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等三类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抽样调查.地点、对象和方法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998人,采用自制的睡眠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18份,男生389人,女生529人,年龄16~35岁.主要观察指标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学生的睡眠质量,以≥8分为存在睡眠障碍的标准;影响因素包括一般状况和心理卫生状况.结果17.32%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的睡眠障碍现患率分别是23.37%,14.02%和12.16%,本科生睡眠障碍现患率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x2=16.07,P<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本科生PSQI总分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F=15.20,P<0.05);七年制学生入睡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硕士生(F=9.17,P<0.05);硕士生睡眠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七年制学生(F=18.72,P<0.05);硕士生日间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F=14.62,P<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PSQI正相关(r=0.510 5,0.445 1,P<0.000 1).生活满意度与PSQI负相关(r=-0.299 2,P<0.000 1).结论三类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的睡眠质量最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睡眠质量越差,则焦虑、抑郁症状越重,生活满意度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发现具有异常睡眠持续时间的个体有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睡眠习惯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247例脑梗死、225例脑出血及286例非脑血管病对照的睡眠习惯,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可见:①睡眠时间>8h致脑梗死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OR=3.78,95%CI:2.35~6.10);而与脑出血无显著相关。②失眠及午睡情况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均无显著相关。③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睡眠时间延长与中国人群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描述慢性神经病理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简明疼痛调查表中文版(BPI-C)、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自设休闲活动参与情况问卷,调查153例慢性神经病理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平均疼痛程度、休闲活动情况等。 结果:慢性神经病理痛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水平(P<0.001)。影响SF-36生理综合分的因素有平均疼痛程度(β=-0.408,P<0.001)、疼痛部位即头部/非头部(β=0.283,P<0.001)、活动参与方式即主动/被动(β=0.197,P=0.004);影响SF-36心理综合分的因素有平均疼痛程度(β=-0.346,P<0.001)、疼痛部位即头部/非头部(β=0.215,P<0.001)、活动参与方式即主动/被动(β=0.162,P=0.028)、单次活动时间即是否多于30min(β=-0.150,P=0.042)。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不同的活动参与方式和活动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慢性神经病理痛患者生存质量较低,疼痛程度轻、疼痛部位以头部为主者生存质量较好,采用主动活动参与方式和相对较长的活动时间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睡眠习惯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沈扬  樊东升  傅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018-6019
目的:研究发现具有异常睡眠持续时间的个体有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睡眠习惯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247例脑梗死、225例脑出血及286例非脑血管病对照的睡眠习惯,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可见:①睡眠时间&;gt;8h致脑梗死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OR=3.78,95%CI:2.35—6.10);而与脑出血无显著相关。②失眠及午睡情况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均无显著相关。③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睡眠时间延长与中国人群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SRSS)量表、自编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问卷对10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7例脑卒中病人SRSS得分为(26.38±6.21)分;其中82例睡眠质量差,占76.64%。且病人睡眠质量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等方面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疾病因素、活动量减少、日间睡眠过多等。结论:大部分脑卒中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认知障碍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北京城区2055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985份。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37.068,P<0.001,β=-0.228)、性别(β=-0.187)、受教育水平(F=21.875,P<0.001,β=0.425)、婚姻状况(β=0.328)、社会交往(β=0.124)和锻炼频率(F=21.58,P=0.00,β=0.126)与MMSE得分有统计学关联(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水平(β=0.421)、年龄(β=-0.226)、性别(β=-0.226)、锻炼频率(β=0.128)与MMSE得分有统计学关联(P<0.001)。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锻炼频率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年龄是消极因素,受教育程度、锻炼频率是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