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谈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从事全科医学服务的医生被称为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为社区内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一系列服务,这一职业要求医生懂各科医学知识,能够应付各种普通疾病。因此,全科医生比一般医生要求要高。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都是本科专业后再读两年方可担任。医学模式转变反应了人们对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以及医疗卫生工作等看法的转变。它对医学教育方向、医学科研和医疗卫生工作改革都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高科研能力是提高社区全科医生临床诊疗能力、促进社区医疗发展的重要方面。社区全科医学发展起步较晚,且发展不平衡,科研水平较临床水平更为薄弱。基于社区临床和科研的现状,同济大学医学院以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培养社区全科医学人才为核心导向,通过强化社区科研培训、提升社区医生学历层次、开展海内外科研合作等方式,破解社区全科医生科研难、科研弱的困境,构建起社区全科医生科研培养的可行路径。学院汲取现有科研培养经验,通过探索实践,建立社区科研培训创新模式,选派优质教师,培训以临床研究或社区人群研究的案例讲解来代替灌输式的理论教学。学院开设科学学位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单考班,切实弥补全科医生科研短板,提高全科医生学历层次。学院借助大学国际交流平台,开展社区医生国际科研交流,触发社区全科医生的临床研究敏感度,逐步提升社区全科医生科研自信,开拓了全科医生社区科研的新方向。为了保证社区科研的整体良性发展,应重视科研过程中的人文伦理,培养社区全科医生的伦理认知,保证科研结果客观真实。此外,探索社区全科医生科研激励机制,开设科研培育计划,设立全科医学科研专项基金,建立科研反哺临床、优秀带动薄弱的良性环境,充分提升社区临床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3.
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标准研究——学徒式培训的启发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澳大利亚全科医学培训是通过学徒式教育方式,让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生,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实践的本领,有能力提供基本的、预防的、病人为中心的、综合的、连续的、在社区提供的服务。而实现这个培训目标的师资主要依靠优秀的全科医生。为保证全科医学培训的质量,澳大利亚制定了师资和培训场所标准,规定了师资的基本条件、第一年培训的师资条件、培训过程要求和培训场所要求。中国目前的全科医学师资主要是大学理论老师和医院专科专家,师资队伍学究化和专科化倾向严重。由于过度强调学历和职称,工作在基层的有经验的社区医生往往不能进入师资培养计划中。作者认为,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师承教育方法,选拔和培训优秀的社区医生担当师资,并让他们逐步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的主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全科医学学科特征和服务于社区人群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4.
1993年11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正式成立, 一个新的学科—全科医学在中国大地诞生了。全科医学分会成立之初, 一切工作都是探索性的。1998年, 在第二届委员会成立之前, 所有委员达成了一个共识: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是临床医生, 其核心岗位胜任能力是健康维护与疾病防治。因此, 全科医生有必要准确掌握和熟练应用医学专科知识技能。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成立, 我有幸以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身份成为其中一员, 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委员、常委兼秘书长。通过参加全科医学分会的学术工作, 我逐渐认识到了全科医学的特殊性以及全科医生的重要性, 但最核心的要素仍然是全科医生必须提高准确掌握和熟练应用医学专科知识技能, 为此有必要搭建一个全科与专科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2002 年 9 月,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应运而生, 我也有幸被聘为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并在2015年被聘为副总编辑至今, 一直以来秉承全科医学前辈们的教诲, 积极参与杂志的各项工作, 不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全科医学的理论、技能, 同时对自己的神经病学专科工作也有很大的促...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全科医学教育的国际经验,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是医学院校普遍设立的独立学科;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不分专业均需要学习全科医学课程;全科医生培养包括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必经阶段;全科医生需要终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经过各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科创建之初,英、美等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全科/家庭医学设立的必要性、学科定位、内涵与特征,以及全科医生培养等重要问题。随着全科医学的发展成长,全科医学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与全科医学科研的进展密切相关。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对全科医学科研的投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严重不匹配;已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较为局限, 研究质量普遍不高等。文章总结了国内外部分高校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现状, 并从全科医学研究投入、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科研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以医学高等院校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 推动全科科研发展的观点。借鉴国际经验, 构建全科医学研究网络, 引导科研基金资助向全科科研倾斜, 加强全科医生科研管理培训, 探索有效的全科科研知识迁移模式, 加快全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全科科研助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杨辉  韩建军  许岩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67-2279
新医改10年,是中国全科人力发展的积极探索和迅猛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的全科医生数量不断增长,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本文以中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历程和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目前中国全科人力发展的尚存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作者认为,全科人力资源的功能定位、全科医生质量和绩效管理、城乡和地区间的全科人力数量和质量差距、全科医学师资结构以及医学和教育双能力、全科医学学科和学术建设、全科人力发展及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是接下来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重点关注方面。从医学早期教育开始全科培训,以综合维度的需要为计划和培训导向,贯穿医学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培训、持续职业发展各阶段,规划全科医学教育的蓝图和路径,充分重视和加强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支持全科师资和导师培养,是中国全科人力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全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生临床决策能力,促进全科医学服务模式转变,丰富全科医学内涵。将循证医学理念应用到全科医学教育的途径包括强化全科循证医学师资力量、创新全科循证医学教学方式、将循证医学技能评价与考核引入全科医生考核体系。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尚面临诸多问题,需持续改进全科医生循证医学教学手段,科学开展全科医生循证医学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批合格全科医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历经30年发展,我国全科医学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体系建立、服务模式探索、科学研究开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我国全科医学事业起步晚、基础差,目前仍面临人才数量与质量有待提升、师资队伍与培养模式有待优化、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科研项目申请渠道不畅通、职业吸引力低下等挑战。建议多措并举使全科医生培养量质齐增,舆论引导转换大众就医观念,增设全科医学科研专项拓宽科研通道,改革激励与晋升机制增强职业吸引力以促进学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沿革及现阶段发展状况,总结我国全科科研发展瓶颈,为中国全科医学科研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方法 系统回顾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全科科研发展状况。以“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团队”“社区卫生”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近30年的文献加以荟萃分析,归纳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主要领域和方向。 结果 全科科研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1986—1996年为萌芽阶段,1997—2009年为初期成长阶段,2010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全科科研的六大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科医学教育与全科医师培训、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人群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疾病治疗与临床疗效、社区康复延续性管理、全科医生绩效评价与岗位胜任力。全科科研发展核心瓶颈: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研究方法与研究能力滞后于专科,研究领域存在空白地带。全科科研应为围绕社区人群健康展开的涵盖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公共卫生、人文社会学科及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结论 我国全科医学的科研发展应进一步明确其核心内涵,打造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全科团队,开辟一条具有全科医学特色的科研道路,以促进全科医学科研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欧洲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和基本医疗保健科研纲要》的中文译稿进行了重点摘登。该文件由欧洲全科医学科研网络制订,包括7部分内容:序言、导言、方法、结果、独立章节,讨论和启示。作为在欧洲发展全科医学科研的核心指南,该文件对欧洲的全科医学学科和科研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的全科医学体系和以此为基础而构建的学科理论共识与我国全科医学当前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为接近。因篇幅所限,本文刊登了其中最重要,对中国研究者也最实用的5部分内容,包括:(1)导言——全科医学的核心能力/特征以及全科医学科研的意义;(2)结果——全科医学的6个核心领域(基本保健管理、"以人为本"的照护、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综合的方法、以社区为导向、整体的方法)的科研范畴,研究需求和适用方法;(3)独立章节——如何发展基本的科研能力和避免常见的科研失误;(4)讨论——未来的全科医学科研重点;(5)启示——科学协会、研究机构、患者参与、科研工作、期刊、科研政策在发展学科方面应注重的问题。因欧洲的全科医学体制和我国较为相似,且存在一定的科研发展代差,该文件在当前阶段也可为我国全科医学研究者所用,基于全科医学学科的视角,从概念、分类学、范围和科研方法等方面,为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过《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学习后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全科医学的态度,为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学教育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8名。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全科医学的知识。28.5%(65/228)的学生表示将来不愿意做全科医生,31.1%(71/228)的学生认为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低;28.5%(65/228)的学生认为全科医生得不到其他专科医生的尊重;51.3%(117/228)的学生认为在全科医学领域很难成为一名专家;48.3%(110/228)的学生表示虽然全科医学的知识非常好,但以后仍然想当一名专科医生。结论本科阶段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理论,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效果不佳,今后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更多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全科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提高全科医学教育者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辉  Shane Thomas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567-1569
目的 本文从全科医学教育的阶层结构的角度,重点分析全科医学导师/精英的特征和能力,并详细讨论全科医学师资的遴选、培养和支持标准,提出优先发展全科医学精英和导师,从而带动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发展,保证全科医学培训质量的建议.方法 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结果 现代全科医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睿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品和精神.全科医学导师是传承和发扬全科医学的中坚力量,除了他们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外,也需要环境的支持.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是由合格的医生和优秀的全科医生组成的.结论 应该根据中国实际,制定符合全科医学教育规律的师资入门条件和培训计划,以保证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具有行业自律性,体现在其自行制定行业标准、自主进行资质考核及自主执业等方面,也体现在The Medical Republic这一共享平台上。Leon Piterman是医学学士,医学博士,教育学硕士,英国医生学会会员,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学会会员,Monash University副校长、全科医学教授,从事全科医学临床服务近40年,研究兴趣为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医学教育。Piterman教授建议我国的全科医生应培养“共和”思想,以为全科医学领域提供更多的平等交流机会。目前Piterman教授定期为The Medical Republic撰写文章,本刊深受“医学共和”思想的启发,特邀本刊主编Monash University的杨辉教授对Piterman教授的文章进行编译,并进行连载刊登!对于全科医生而言,以患者为中心,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综合考虑,处理疾病的同时,要充分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 者想法并思考其心理社会因素,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本期Piterman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一则关于全科医生接诊和管理听力受损且长期服用苯二氮类药物的患者的故事,以提醒全科医生在工作中应考虑为听力受损患者提供改善听力方面的专业帮助,并关注其长期服药背后存在的家庭社会因素,敬请关注(后附原文)。  相似文献   

16.
德国家庭医生以诊所经营为主,实行自我管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德国医生自由执业的基础是德国的同质化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改革强调理论和实践教学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毕业后教育按照全科医学专科特点设置轮转方案和考核标准,强调在诊所的临床实践时间并注重心身医学的教育;通过医疗保险的给付制度督促医生的继续教育。本文借鉴德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提出加强本科院校教育期间的全科医学教育启蒙,并在加强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环节、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以及社区带教师资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情况, 夯实全科医生队伍及人才建设, 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能力, 提高全科医疗服务。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小组对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包括全科临床思维、SOAP病史书写、常规技能操作、心电图读图诊断、X线诊断、常见慢性病管理能力, 研究全科医生配置、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及全科科研能力等情况。  结果  3年内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分别为3.34名、3.36名和3.32名; 其中, 中级以上职称占全科医生比例分别为83.12%、88.70%、93.21%;心电图读图诊断能力从5.60分上升至7.67分(标准分为10分); 慢性病管理能力考核得分分别为9.71分、9.90分、10.25分(标准分为15分); 全科科研能力方面, 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市级课题15项、区级课题21项、院校级课题11项, 护理区级课题2项, 康复市级、区级课题各2项, 公共卫生区级课题1项, 其中有2家社区3年内无课题立项。全区每年论文发表数量为50篇左右, 核心期刊比例不足30%。  结论  全科医生数量相对不足, 临床能力、全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需要进一步努力完善和落实各项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 积极探索优秀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提高全科医疗水平及科研能力, 担负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推开基层卫生队伍的窗口,看全科医学发展的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689-691
本文从全科医学学科发展、精英和导师队伍建设、促进多学科的全科医学研究、加强全科服务行业治理、完善全科医生服务技能的角度,讨论中国全科医学人力发展的瓶颈问题,旨在倡导对全科医学人力发展的深入思辨,进一步完善对全科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医学哲学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全科医学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作者认为,全科医学是科学的范畴,是探索未知、寻找规律和构建知识的活动.中国的全科医学发展处于当代医学科学革命的前夜,它需要不断的证实和证伪来建立学术地位和获得社会认可.全科医学当属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与其他临床二级学科相比,全科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具有特定的概念、原理和命题所构成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通过全科医学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全科医生具有独特的能力,从而提供独特的全科医学服务.中国的卫生发展和改革正在催生全科医学这个新的科学领域,这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与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需要充分的辩论和研究来证实和证伪,需要明确其学科定位和组织机构建制,需要相应地改革医学教育系统,需要权衡相关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需要捕捉其发展的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质控测评结果,以期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学优化发展指明方向。  方法  于2019年5月6—31日,由上海市东片区负责人组织质控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共计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科质量控制测评。测评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条件、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全科医生慢病管理与处置能力、全科医师教育与培养,以及附加项——科研教学状况。  结果  浦东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分为(87.9±4.7)分,总得分为(90.2±6.0)分;总得分属于C档的机构数最多,有29家(61.7%)。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浦东新区全科医师教育与培养排全市第一,其余则无明显优势,且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和科研教学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区和郊区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得分在全市中均是最后一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教学与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全科医生疾病诊疗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 < 0.05)。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郊社区全科质控测评科研教学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  上海市社区全科质控中,浦东新区未能展示出“浦东”品牌效应,一些核心能力(全科医生诊疗能力、科研教学)甚至表现很差,有待落实区域内分级诊疗、配套全科绩效考核、加大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需注意科研教学和临床两手抓,以及城郊发展的均衡性,以全面改善当前较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