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入院时,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O2、pH值均优于入院时,且实验组PaCO2(48.65±1.25)mm Hg(1mm Hg=0.133 kPa)、PaO2(85.55±1.09)mm Hg、pH值(7.45±0.11)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60.91±1.34)mm Hg、(68.84±1.21)mm Hg、(7.2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FEV1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与FEV1/FVC均高于入院时,且实验组FEV1(2.70±0.51)L与FEV1/FVC(49.94±2.78)%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2.01±0.43)L、(47.0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导管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H、血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H、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EV1水平(3.05±0.19)L、FVC水平(3.83±0.52)L、FEV1/FVC水平(73.76±6.51)%均高于对照组的(2.69±0.17)L、(3.26±0.54)L、(67.46±5.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43<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 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提升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价值。方法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病床号抓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水平;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71.1±8.3)、(67.9±7.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的(70.7±8.8)、(67.6±7.9)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38.6±7.2)、(85.4±8.9)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44.3±7.6)、(81.3±8.5)mm Hg,且两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曾桂珍  廖依唯 《江西医药》2022,57(3):249-25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栗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6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及血清学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Sp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升高或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及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G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予以ECMO治疗)与对照组(予以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各42例。观察组中, 男性21例、女性21例, 年龄(55.82±2.41)岁;对照组中, 男性22例、女性20例, 年龄(55.62±2.36)岁。对比两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peak)、静态顺应性(Cst)、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内皮素-1(ET-1)、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和肽素(Copeptin)、28 d病死率、撤机成功率、通气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 两组RAW、Cst、Ppeak、SpO2、PaCO2、PaO2、FEV1、FEV1/FVC、ET-1、CC16、Copeptin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等。结果治疗前后,PaCO2及肺功能FVC无差异性(P>0.05),而PaO2,SaO2及FEV1,治疗前后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廓畸形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73例胸廓畸形矫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术后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住院时间以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18.92%,住院时间(10.08±2.54)d短于对照组的(11.59±3.4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廓畸形患者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使其肺功能得到改善,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出院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待机时间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FVC及FEV1水平分别为(85.3±5.9)mm Hg、(2.9±0.4)L及(2.6±0.4)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4.8)mm Hg、(2.4±0.3)L及(1.8±0.3)L, PaCO2水平(32.7±4.1)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3.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15±3.27)h、(7.69±1.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49±6.73)h、(10.45±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有效缩短呼吸机待机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10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哮喘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监测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时间为(7.32±1.32)d、住院时间为(12.34±1.62)d,均短于对照组的(9.12±2.21)、(14.11±2.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SaO2、FEV1、FVC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PaCO2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aO2(82.56±6.21)mm Hg(1 mm Hg=0.133 kPa)、SaO...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片、茶碱缓释片等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EV1为(1.68±0.13)L、FEV1/FVC为(52.44±6.81)%、PaO2为(64.40±7.89)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为(51.60±6.50)mm Hg及CAT评分为(32.6±6.5)分,与本组治疗前的(1.61±0.13)L、(51.10±6.08)%、(62.00±7.15)mm Hg、(52.20±6.42)mm Hg及(33.1±6.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FEV1(1.94±0.11)L、FEV1/FVC (63.48±6.52)%、PaO2 (74.80±8.21)mm Hg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的(1.58±0.16)L、(50.90±5.96)%、(61.60±7.08)mm Hg, PaCO2 (40.80±6.35)mm Hg、CAT评分(21.8±5.8)分低于本组治疗前的(52.50±6.36)mm Hg、(32.4±6.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aCO2、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2(73.4±4.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5.1)mm Hg,PaCO2(42.5±2.6)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4.4)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EF(3.91±0.12)L/s、FEV1(2.71±0.23)L均高于对照组的(2.81±0.11)L/s、(2.05±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采取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疗中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进行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治疗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7.25±1.18)d,短于对照组的(9.21±2.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VC、FEV1、PEF、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PEF、PaO2、PaC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FVC、FEV1、PEF、PaO2、PaCO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抢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抗炎、氧疗、止咳、平喘、解痉、祛痰、纠正内环境紊乱及应用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pH值、外周血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外周血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aO2及外周血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力1秒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l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在老年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肺功能指标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子常规治疗,比较治疗2h、24h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2h、24h后,FEV1增加,PaO2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FVC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后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进行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辅助呼吸肌动用体征及呼吸困难等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联合营养治疗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重症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血气指标[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2.55±0.89)L、(3.99±0.56)L、(69.39±7.68)%,均高于对照组的(1.85±0.30)L、(2.45±0.51)L、(65.4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H值(7.39±0.09)、PaO2(82.43±7.77)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7.34±0.06)、(71.93±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分别为(64.78±3.88)mm Hg(1 mm Hg=0.133 kPa)、(38.40±2.97)mm Hg、(34.67±1.03)%,对照组分别为(65.43±3.98)mm Hg、(39.23±3.02)mm Hg、(34.87±1.08)%。两组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aCO2、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PaCO2及Fi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4.56±0.60)d、住院时间(6.56±1.12)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0.87)、(8.31±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有利于稳定患儿血气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促使患儿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 min行走试验(6MWT)]、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VC(3.07±0.74)L、FEV1(2.19±0.93)L、6MWT(428.05±55.10)m、PaO2(83.96±21.03)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2.73±0.51)L、(1.59±0.91)L、(396.01±40.11)m、(69.71±20.76)mm Hg,PaCO2(49.13±11.07)mm Hg低于对照组的(69.93±21.14)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R)肺功能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PEF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CO2、RR、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BiPAP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SIMV联合PSV模式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