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筛查前列腺癌患者PCA3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初步探讨PCA3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对41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PCA3基因外显子SNP位点的筛选,对筛选到的sNP位点进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PcA3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3、外显子4区域均未检测到基因多态性位点,PCA3基因外显子2区域存在1个SNP位点(A→C),基因型分别为AA型、AC型、CC型,该位点的基冈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前列腺癌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基因测序可有效筛选到PCA3基因外显子的SNP位点,PCA3基因外显子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PRNCR1)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诊治前列腺癌患者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8例,进行PRNCR1检验。结果 PRNCR1 检验的灵敏度84.4%(38/45)、特异度90.9%(80/88)、阳性预测值82.6%(38/46)、阴性预测值92.0%(80/87)、符合率88.7%(118/133),PRNCR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含量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患者30例,其PRNCRA表达量高于两年内无转移、复发、死亡的患者(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NCR1表达在诊断前列腺癌有价值,PRNCR1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目前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发病率逐年增高.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19~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s,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在人体液(如血清、尿液、唾液等)中检测到miRNAs的存在,并发现多种miRNAs在肿瘤患者的体液中差异性表达.现就miRNAs的生物学特性、循环miRNA在PCa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间歇内分泌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患者基础情况、PSA动态变化参数等指标对前列腺癌间歇内分泌治疗预后的分析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方法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全雄激素阻断,待PSA小于0.2 ng/mL3 ~6个月后停止用药,再根据每月PSA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再行内分泌治疗.如果PSA持续升高且大于10ng/mL,就再次启用内分泌治疗.结果 nPSA小于0.1 ng/mL的患者,从开始间歇内分泌治疗到转变为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CRPC)的时间明显延长,RR值为1.487(P=0.036);PSAV小于-15ng·(mL·year)-1的患者,从开始间歇内分泌治疗到转变为CRPC的时间明显延长,RR值为2.636(P=0.043).结论 对于第一循环能达到nPSA小于0.1ng/mL,PSAV小于-15ng.(mL·year-1的前列腺癌患者,间歇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CYP1A1与GSTM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对 8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 115例正常对照的中国汉族人群基因组DNA进行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分析。 结果 GSTM1基因缺失型前列腺癌组占 5 7.8% ,对照组 4 1.7%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4 .99,P =0 .0 2 5 ) ,GSTM1null基因型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度增加 1.9倍 ( 95 %CI=1.10~ 1.34)。GSTM1基因缺失型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 [( 6 8.1± 8.3)岁 ]低于GSTM1未缺失的患者[( 71.9± 7.4 )岁 ,P =0 .0 31]。前列腺癌组CYP1A1基因的两个多态位点m1、m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GSTM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 ,可能是增加前列腺癌危险和发病年龄早的因素之一。CYP1A1基因m1和m2的基因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可评估前列腺癌对激依赖性和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病理诊断量化指标,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选择9项几何参数作为定量诊断指标,对激素激后生存不满3年和超过3年的两组前列腺癌病例的病理切片进行定理图像分析。认为定量图像分析有助于对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的识别、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ctDNA)中 TP53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239例前列腺癌患者,确诊年龄为(65.4±7.6)岁(范围:45~85岁)。通过目标序列捕获和二代测序检测血浆中ctD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MSR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及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设为前列腺癌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男性受试者9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918位点及rs190457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  相似文献   

9.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是泌尿外科治疗棘手的难题.随着第二代抗雄激素药物阿比特龙(Abi-raterone,Abi)的临床应用,mCRPC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1],但Abi疗效及有效时间在个体上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在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睾丸切除术的103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18例。依据位点突变结果,将103例患者分为突变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PSA下降一半时间、CRPC形成率、CRPC形成时间、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等。结果:两组术前指标无异质性。突变组在CRPC形成率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PSA下降一半时间、CRPC形成时间、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可提高CRPC形成率,但并没有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是否会对CRPC将来的治疗带来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是泌尿生殖系中一种常见的肿瘤,其发病较为隐蔽,治疗比较复杂、困难。目前,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去除雄激素、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单克隆抗体(mABs)技术就是用免疫方法来达到抗肿瘤作用,近年来,该方法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深入,本文就mABs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诺雷德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31 例前列腺癌患者皮下注射诺雷德3个月,每月1 次。 结果 诺雷德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局部体征,使前列腺体积和肿瘤体积缩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和血睾酮分别从用药前平均42.0 ±34 .7ng/ml 和570 .8 ±206 .5μg/L,下降至3 个月末的6 .1 ±10 .6μg/L 和17 .6 ±8.0ng/dl,治疗后血睾酮低于去势水平。同时副作用少。 结论 诺雷德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能够代替睾丸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DD3基因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方法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DD3是一种非编码RNA的基因,仅在Pca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以及细胞系中均不表达,为Pca特异性基因之一,DD3的发现极大提高了Pca诊断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本文就DD3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泌尿生殖系中一种常见的肿瘤 ,其发病较为隐蔽 ,治疗比较复杂、困难。目前 ,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去除雄激素、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单克隆抗体 (mABs)技术就是用免疫方法来达到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 ,该方法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深入 ,本文就mABs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男性中大约有1/6最终可能发生前列腺癌,在所有肿瘤致死率中排名第二。大量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相关死亡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成了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近几年有关前列腺癌的治疗从基础到临床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现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已经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得到了应用。前列腺癌一直是癌症免疫治疗研究中特别活跃的领域。虽然一些靶向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前列腺癌,但效果仍不理想。Sipuleucel-T仍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癌症疫苗。自那以后,没有新的前列腺癌免疫疗法得到批准。然而,其他方法联合...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与生存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早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影响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 3 0年间收治的 3 1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资料 ,并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分级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 ,计算患者总生存率与疾病特异生存率 ,并对影响患者存活的各种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 17例前列腺癌患者 5、10和 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73 .1%、51.8%和 3 5.3 % ,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 85.1%、72 .9%和 72 .9%。其中 3 6例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57例采用放射治疗患者的10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达到 10 0 .0 %和 78.0 % ,优于其它治疗方法。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 (RR =2 .17,CI 1.43~ 3 .2 8,P =0 .0 0 0 0 )和分级 (RR =2 .54,CI 1.3 7~ 4.68,P =0 .0 0 0 3 )是影响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 结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局部照射是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辅助内分泌治疗有益于提高疗效、促进存活。临床分期与分级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也是重要的疾病负担.从最新2019年癌症统计数据上能看出,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死亡率居第二,仅次于肺癌[1].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术、去势治疗、化疗、放疗等,去势治疗是所有治疗方式的基础和标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约30%会复发,约80%接受去势治疗后会在1...  相似文献   

19.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评价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采用双侧睾丸切除、Flutamide和Finasterid联合治疗D2期前列腺癌病人5例。随访15~20个月,结果PSA均正常,前列腺体积缩小61.2%~69.3%,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转移灶缩小、部分消失,积水肾脏完全恢复正常,所有病人治疗后全部有效。表明全雄激素阻断对晚期前列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出在三个层次上阻断雄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及相关因素. 方法 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2例.平均年龄71(54~87)岁.均经直肠标准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阳性点数1~2点4例、3~4点7例、5~6点21例.Gleason评分2~6分2例、7分19例、8~10分11例.临床分期T_(1-2c)N_1M_0 6例、T_(2c)N_1M_1 1例、T_(3a)N_1 M_1 13例、T_(3a)N_2 M_1 2例、T(3b)N_1 M_1 5例、T_(3b)N_2 M_1 1例、T_4N_1 M_1 4例.治疗前血清PSA值63~2000 ng/ml,中位数158 ng/ml;血清睾酮平均11.4(4.4~50.7)nmol/L.骨转移27例,其中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8例,单纯淋巴结转移5例.采用手术去势加雄激素阻断(比卡鲁胺50 mg/d或氟他胺250 mg 3次/d)治疗.一线内分泌治疗时间7~48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改用己烯雌酚或雌二醇氮芥治疗,41%的患者对二线内分泌治疗不敏感,59%的患者对二线治疗有效,持续时间3~15个月.统计学分析患者预后与治疗前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32例患者平均随访33(13~98)个月.28例确诊后13~86个月死亡.存活4例,随访78-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32/32)、53%(17/32)、19%(6/32).患者生存期与治疗前血清PSA(r=-0.262,P=0.045)、Gleason评分(r=0.624,P=0.001)呈负相关,与治疗前睾酮水平(r=0.514,P=0.008)及年龄(r=0.311,P=0.032)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穿刺活检阳性点数(r=0.211,P=0.158)及临床分期(r=0.058,P=0.352)无关. 结论 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与患者术前睾酮水平、年龄、Gleason评分、血清PSA有关,与治疗前穿刺活检阳性点数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