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MMSE评分、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率,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和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展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MMSE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24.73±3.62)分高于对照组的(19.55±3.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尼莫地平与奥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改善精神状态,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吡拉西坦(0.8 g,3次/d)和尼莫地平(30 mg,3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0.1g/d,2次/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2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到观察组(n=86例)和对照组(n=86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尼莫地平口服治疗,每次15~60 mg,每日2次。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尼莫地平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吡拉西坦每次0.8 g,每日3次。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65.1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施以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行尼莫地平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尼莫地平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ADL与MMSE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比对照组优,且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89%显著比对照组26.67%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行尼莫地平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用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共108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吡拉西坦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用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对症等治疗基础上给以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以吡拉西坦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计分办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多奈哌齐,观察组同时给予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能够显著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血管性痴呆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0.8 mg/次,3次/d;同时给予尼莫地平,30 mg/次,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3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评定两组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资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对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高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数介于7至20之间,随机分为3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的评分并比较三组的评分结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18.7±4.5)分,ADL评分为(30.7±11.5)分,较对照组[分别为(15.9±4.6)分和(34.9±11.8)分]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21.2±3.9)分,ADL评分为(26.5±10.6)分,较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能有效改善高龄老年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并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脑复康(通用名: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谷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大脑动脉血流速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22.03±3.62)分、MMSE评分(20.96±3.97)分、ADL评分(69.79±10.15)分高于对照组的(19.53±3.01)、(17.82±2.36)、(53.26±5.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70%,与对照组的为5.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通过给予谷红注射液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同时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美金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分别为(40.22±4.85)、(43.46±5.1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8.91±5.06)、(49.27±6.39)分,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分别为(22.54±4.62)、(19.82±6.31)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7.26±3.94)、(16.79±4.23)分,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R评分分别为(1.12±0.29)、(1.56±0.37)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87±0.43)、(1.91±0.51)分,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美金刚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及认知能力,且临床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2例患者仅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氟桂利嗪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观察组为24.64±3.32分,对照组为20.09±3.92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桂利嗪联合长春西汀用于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处理,给予抗血小板类药物等。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给予吡拉西坦(脑复康);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脑复康)和银杏达莫注射液。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和HDS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MMSE和HDS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美金刚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22.36±3.45)分及MoCA评分(65.43±1.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7±2.68)、(58.28±2.12)分,ADL评分(17.19±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4±2.57)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3, 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增强其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为(16.34±2.55)分,观察组为(19.23±2.51)分,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5.37±2.41)分,观察组为(12.29±2.13)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观察组采取尼莫地平联合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LD评分分别为(25.68±3.55)分和(19.27±2.03)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智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结果联合用药组MMSE评分为(21.7±4.8)分,ADL评分为(26.4±10.3)分;对照组分别为(17.8±4.5)分和(30.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每次0.1g,1次/d;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每次30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治疗,每次0.8g,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0d、治疗90d和治疗180d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降低至(16.23±6.92)μmol/L,对照组则为(18.75±7.1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