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四部医典》含印度獐牙菜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SPSS Modeler的频数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挖掘藏医《四部医典》含印度獐牙菜的方剂,分析印度獐牙菜方剂的剂型、配伍组合及主治疾病。探索含印度獐牙菜方剂在清赤巴和肝热病等不同病症中的用药规律。结果:藏医《四部医典》中总共发现232首含印度獐牙菜方剂,涉及224味藏药。方剂剂型中散剂最多,组方药物数量中4~8味的方剂最多,方剂主治功效中清赤巴(62次)和肝热病(36次)的频次较高。组方药物频次中藏红花(96次)、兔耳草(85次)等出现频次较多。当支持度设置为20%、置信度为100%时有12条规则,印度獐牙菜-藏红花的支持度最高。清赤巴的含印度獐牙菜方剂中榜嘎的频次最高,药物组合时印度獐牙菜-兔耳草的组合为核心药对。治疗肝热病的含印度獐牙菜方剂中藏红花频次最多,药物组合时印度獐牙菜-藏红花为其核心药对。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揭示了含印度獐牙菜方剂的组方规律,发现藏医隐形的用药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藏医《四部医典》含格昂藏药方剂治疗热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含格昂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21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并通过R Version 4.1.2软件对其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功效分析、六味分析、化味性分析、十七效能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185首方剂,304味药物。频次最高的前五位是格昂、藏红花、天竺黄、檀香、船盔乌头。关联性药对格昂-藏红花的出现频次和支持度最高。药物性能以赤巴为主的热病药最多。药味中苦味和甘味最多。药化味性中常用药物可聚类为三类。结论:藏药格昂常与藏红花、天竺黄等凉性药材配伍使用,符合藏医治疗清热解毒、热疫、肝热症等标本兼治的治病原则;除了凉性药材,格昂还可以与温性药材白豆蔻、肉豆蔻等配伍,体现了藏药凉温平衡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含黑冰片藏药方剂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科学化、合理化和藏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文献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含有黑冰片藏药方剂进行归类整理,同时运用TMIP_Smansbyor_1.1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含黑冰片方剂的组方药物频数、组方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高频主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含黑冰片藏药方剂共81首,涉及192种药材,通过频次分析发现黑冰片多与清热解毒、凉血降热、疏肝利胆的药物联合使用。主治疾病为胆囊疾病、热症、年乃、胆瘤等藏医病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次、支持度、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黑冰片-诃子、黑冰片-渣驯、黑冰片-红花、黑冰片-波棱瓜,体现了藏药方剂“主辅配伍”规律。含黑冰片藏药方剂治疗胆囊疾病、热症、年乃、胆瘤等疾病时多与清热调隆、除瘟解毒等药物配伍使用,且各方剂在配伍不同药物时同中有异,符合藏药方剂学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结论:含黑冰片藏药方剂组方规律明确,主治疾病与核心药物组合相对应,表明以该规律为代表的藏药方剂理论在新药开发和临床科学化、合理化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藏药材黄精的配伍规律,为提高临床疗效和药材开发新组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藏药方剂大全》和《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中收集含藏药黄精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3.0)和R version 4.1.3进行挖掘和分析含藏药材黄精的方剂配伍规律和高频主治疾病用药规律及各味药材的关联规则。结果:从藏医药经典文献中共收集出124首方剂,频次统计分析得出与黄精配伍(≥15)的有天门冬(80)、喜马拉雅紫茉莉(72)、蒺藜(70)、西藏凹乳芹(58)、白豆蔻(47)、诃子(45)、手掌参(28)、余甘子(26)、石榴(25)、毛诃子(24)、紫草茸(23)、肉桂(15)等,主治疾病为黄水病(20)、妇科病(19)、肾脏寒病(17)等藏医病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数靠前的药物组合为黄精-天门冬、黄精-喜马拉雅紫茉莉、黄精-蒺藜。结论:藏药黄精与干黄水、补肾利尿、滋补养生、治妇科病类药物联合使用的频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法研究含藏药白狼毒方剂用药规律,为临床规范药用、新组方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从藏医药著作中搜集明确含有白狼毒的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 3.0)软件,分析含藏药白狼毒方剂中高频药物、主治疾病及药物关联规则等。结果:从《藏医药方剂大全》等藏医药著作中搜集到含藏药白狼毒方剂119首,涉及单味药材共有190味,其与白狼毒配伍频次较高的有诃子(72/119)、大狼毒(66/119)、麝香(48/119)、巴豆(41/119)、穗序大黄(40/119)、藏菖蒲(38/119)等;主治疾病共有40种,主要有瘟疫病、黄水病、消化不良病等病种;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有诃子→白狼毒、大狼毒→白狼毒、麝香→白狼毒等。结论:藏药材白狼毒味苦、性温,与清热、消炎、干黄水、胃温消食、治疗瘟疫病类药材配伍使用频率较高。组方配伍中苦味药占比较高,具有治赤巴作用,可凉温兼顾配伍使用。药味苦、辛相辅,味的十七效药性值中凉、钝、轻、糙占比较高,凉、钝对应治疗赤巴病热、锐的特性,因此多用于三因中赤巴偏盛的瘟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藏医治疗疫病的用药规律及肺疫方剂药性。方法 收集和整理藏医古籍文献中治疗疫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软件进行藏药频数、聚类和因子分析,运用SPSS Modeler和TBtools软件分别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肺疫病方剂的药性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0首方剂,涉及219味藏药材,统计频次≥16的高频藏药材34种,多以清热、解毒祛瘟和消疫药材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项药物组,体现出藏医消疫祛邪、调隆祛寒的用药特点。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物组合,反应了泻疫解毒和除瘟镇痛的藏医治法特点。因子分析提出6个公因子,反应了驱虫止疠的藏医治法,并表明藏药五味麝香丸在治疗疫病方剂配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治疗肺疫经典方剂的藏药材主要以草本类药材为主。方剂药性聚类结果显示凉、钝、稀等治疗赤巴的药性值最高,符合藏医消疫、清热和调“隆”的治疗原则。结论 藏医治疗肺疫病主要采取消疫清热为主、调“隆”补益为辅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药材蒺藜的用药规律及含蒺藜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和含该药材新处方的发现提供参考。方法:应用Cran R软件的Aprioris算法及Microsoft Excel 2019统计软件,挖掘、分析含藏药材蒺藜方剂中的高频药材及高频主治疾病、高频药材的性味功效,各味药材的关联规则、配伍规律等。结果:共收集含蒺藜方剂91首,涉及267味药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发现,藏药蒺藜多与补肾温肾、利尿类药物联合使用,主治疾病为肾病、尿闭症、风湿疾病、妇科疾病和黄水病等藏医病种。对高频药材的性味功效分析发现,药性以温性为首,其次是平性。六味中甘味占29%,苦味占23%,辛味占20%,涩味占14%,酸味占8%,咸味占6%。功效中补肾占16%,其次是利尿和健胃,各占15%。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数靠前的药物组合为蒺藜-冬葵果、蒺藜-白豆蔻、蒺藜-螃蟹。结论:含蒺藜的方剂多数具有治疗肾病、尿闭症、风湿疾病的功效,与《四部医典》记载的“蒺藜治疗尿涩症,并治风湿和肾病”高度吻合。由于蒺藜性温,治疗寒性疾病,因此含藏药材蒺藜方剂的高频药物药性以温性为首。药味的组成也以甘味药为主,甘味尚能增长元气和体力,有...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常用藏成药诠释》等中含诃子藏药组方规律。应用该平台V2.5软件,将含诃子的方剂构建数据库,利用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诃子藏药中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对502首含诃子藏药分析后,总结出诃子常用药物组合14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温中理气之功;主治疾病640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频率≥12)的有22种疾病。选择高频疾病"赤巴病"、"陈旧热症"、"食物中毒"对比分析得出诃子治疗不同疾病的核心药物组合。通过TCMISS对含诃子藏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诃子的临床组方规律和常用药物组合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通过对各级、各类出版物刊登的中文藏医药文献资料的分析,探讨藏药方剂组方的规律。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现出版物中中文藏医药文献中藏医方剂组方规律与中医方剂组方规律的比对分析,研究藏医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藏药药味、性、效与疾病“对治”是藏医临床遵循的基本原则;藏医根据疾病“对治”原则进行藏药方剂组方,组方遵循“主仆”原则;依据病性与药物的性、味与化味,病性与药物的性效,病性与药物的功能进行组方,并根据临床实际进行相应的加减应用。结论:开展藏药方剂研究及临床应用应遵循藏药方剂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四部医典》中治疗心脏疾病的方剂配伍内在性效规律,作者将《四部医典》中治疗心脏疾病的方剂按功效分为治疗隆病类、赤巴病类、培根病等三类;按藏药理论,对三类方剂的"味"和"效能"进行比较。发现治疗隆病之方剂主要以甘、辛味和热效、腻效为主进行配伍,治疗赤巴病之方剂以甘、辛、苦味和寒效、钝效为主配伍,治疗培根病方剂的配伍主要以甘、辛味和热效、动效为主。《四部医典》中治疗心脏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体现了藏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及以"和"为主要特征的藏文化哲学思想,展现了藏医独特的组方理论,对藏医临床用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藏药十一味金色丸系藏医临床治疗赤巴病的常用藏成药。综述其方剂来源,考察方剂配伍特点与临床功效关系。方法:文献法、综述法。结果:查阅藏医药古籍文献,发现十一味金色丸有6处方剂来源,共涉及20味药材,且味主甘、苦、辛,消化后味即“三化味”主甘、苦。藏医理论认为化味之甘味治疗隆病、赤巴病,化味之苦味治疗培根病、赤巴病,6处方剂来源的药味组成虽有不同,但均以治赤巴病为主。结论:方剂配伍理论独特而神秘,是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为阐释方剂的配伍规律、发展藏药配伍理论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含藏木香组方的配伍规律及用药规律。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含有藏木香的方剂构建数据库,再利用Cran R软件,统计与分析含藏木香方剂中的药物频次,核心药物组合及所治疾病的分布。结果:通过软件分析得出,含有藏木香的方剂中,药物频次高的有藏木香(164次)、诃子(103次)、川木香(86次)、余甘子(74次)、藏红花(62次)、干姜(59次)、鸭嘴花(56次)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藏木香-诃子(103次)、藏木香-川木香(86次)、藏木香-余甘子(74次)、藏木香-藏红花(62次)、藏木香-余甘子-诃子(59次)等配伍,药味甘、苦偏盛,具有凉、重、钝等药性。甘、苦均属凉性。因此主治疾病的分布也大多为热性病,“木布”(35次)、紊乱热病(18次)、肺热(16次)等。结论:含藏木香的方剂常与川木香、余甘子、藏红花等凉性药材联用,在方剂中也可见温性药材,符合了藏医治疗注重“三胃火”的平衡,也体现了“凉中有温,温中含凉”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藏医药治疗“白脉病”的组方规律,研究用药特点,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四部医典》《藏药方剂大全》《秘诀补遗·钥匙》《临床札记》《藏药方剂宝库》等藏医药经典著作中收集和整理明确治疗“白脉病”的藏药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软件”(TCMI V3.0)对常用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藏药药性理论分析治疗“白脉病”药物性-化-味的使用频次等。结果:汇总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方剂102首,涉及单味藏药220种,使用频次≥30的药物有20味,西红花和丁香的使用频次较高;丁香、麝香和丁香、肉豆蔻是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发现“肉豆蔻、丁香、珊瑚、麝香、西红花、天竺黄”为主的5首核心组合,以及藏药性-化-味理论分析出苦味和甘味、凉性的使用频次较高。结论:频次、药物组合、核心组合以及药性的分析结果都揭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功效以行气泄隆、清脉热为主,并始终遵循协调人体三因动态平衡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藏药十一味金色丸组成药对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赤巴病的核心成分,为组方配伍优化和临床应用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文献法查阅资料,整理、归纳、统计、总结。结果:查阅《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华本草》《中华藏本草》《藏药晶镜本草》等藏医药典籍,整理的1152个方剂中涉及502种藏药材,11味组成药材的使用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诃子、榜嘎、麝香、波棱瓜子、石榴子、渣驯膏、铁棒锤、角茴香、黑冰片、酸藤果、蔷薇花。筛重后有672个方剂,配伍频次在2%以上的药对有12对,结合单味药性味效,提出十一味金色丸的核心药对诃子-麝香、诃子-渣驯膏、诃子-波棱瓜子、诃子-榜嘎。结论:总结十一味金色丸组成药对的配伍频次与功效关系,为阐释该方剂的配伍规律、发展藏药配伍理论、促进药对的评价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含三臣药的藏药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含该药材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以《藏药晶镜本草》为标准,从《四部医典》中收集含三臣药的藏药方剂,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含三臣药的方剂进行数据整理,并且运用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库的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Apriori)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含三臣药的方剂140首,并且方剂中共出现药物180味,药物出现的总数频次为1576次,涉及主治疾病31种,其中出现频次≥7次的有14种疾病,主要为热病(33次)、中毒热(22次)、瘟疫(19次)、肺热(17次)等;涉及药材175味,使用频次≥15次共24味,三臣散主要与檀香(90次)、丁香(63次)、船盔乌头(41次)、獐牙菜(40次)等搭配使用;药味以甘、苦、涩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与甘化味为主,治疗热性疾病以凉、钝、重、稀等药性;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实例、支持度、置信度均高的关联药物组合31个,其中三臣药-檀香为四项关联规则,三臣药-檀香与高山拉根菜为五项关联规则,三臣药-丁香、檀香与高山拉根菜为六项关联规则。结论:藏药三臣药在藏医临床中常与冰片、獐牙菜、檀香等搭配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藏医药治疗"黄水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藏药部颁标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常用藏成药诠释》等标准及著作中治疗"黄水病"的藏药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这些方剂中常用药物、组方规律及核心组合。结果:整理出治疗"黄水病"的藏医方剂共101首,涉及223味藏药,使用频次10次及以上的藏药共30种,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15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黄水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黄葵子、乳香、决明子、诃子等常用药物以及宽筋藤-乳香-诃子-余甘子等核心组合18个,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V 2. 5进行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分析。方法:将从《常用藏药目录》《藏药方剂大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收录的藏药方剂录入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V 2. 5,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藏医药治疗高血压方剂中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共收集整理并除去重复得到治疗高血压方剂25首,其中20首具有完整的组方,共涉及86味药物,使用频数超过5以上的药物共21味,得到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组合20个,核心组合6首,3味药4个,4味药2个;挖掘出新方5首。结论:藏医治疗高血压的核心药物有诃子、木香、余甘子、藏木香等,常用核心组合有“木香-诃子”“诃子-余甘子”“诃子-藏木香”等。本研究为藏医药研究治疗高血压的新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藏族医学(简称藏医)对治“年壬”方剂数据库,挖掘其方剂配伍规律和药性组合等隐形用药规律。方法 以《四部医典》《藏医临床札记》《秀多医学汇集》《零星方剂汇集》4部藏医文献中检索用于治疗“年壬”的方剂,在Python代码下构建数据库,运用Apriori算法、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藏医方剂数据特点,以方名、组方、剂量、功效、出处、原文6个字段为核心建立了具有清洗、检索、导出等功能为一体的藏医对治“年壬”方剂数据库,数据库共收纳方剂7 602首,其中同时具有对治“年”病和“壬”病功效的方剂共有598首。配伍规律分析发现麝香、诃子、红花、穆库尔没药、铁棒锤、天竺黄、榜嘎等组方药物频次最高,药对中麝香-穆库尔没药、红花-天竺黄、麝香-诃子、麝香-铁棒锤等关联度最强,并在前十位关联中出现五味麝香丸的所有组方药味。对含高频组方药物的40首方剂进行药性分析,发现19首方剂苦味偏盛,其次为三臣散等9首方剂甘味偏盛,占比均>35%,甘味和苦味偏盛方剂合计占总方剂的70%;三化味中苦化味偏盛,十七效中以凉效、顿效、重效突出。结论 构建的藏医对治“年壬”方剂数据库可促进民族医药防治瘟疫研究的高质量发展;藏医治疗“年壬”以五味麝香丸的组方药味为核心,具有“凉-苦甘-苦化味-凉钝重”等为主的药性组合,主要对治“热锐轻-赤巴-热”等疾病特性,可为藏医药治疗瘟疫的方剂及其组方药物筛选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COVID-19中医、藏医(以下简称中藏医)病因病机,挖掘与对比中藏医抗COVID-19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文献法,总结中藏医疫病相关古籍文献,探析COVID-19中藏医病因病机;收集国家卫健委及全国各省市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COVID-19中藏医防治方案,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Gephi),挖掘、对比中藏医抗COVID-19用药规律,分析防治COVID-19中藏医核心药物和配伍规律等特点。结果:中医发展历史上出现众多瘟疫古籍文献,其中明末清初最多,中医认为疫戾之气为COVID-19病因,寒湿犯肺,郁而化热,湿热交结,疫毒闭肺,热入营血等是主要病机;藏医瘟疫古籍诸多,其中伏藏古籍文献最为特色,藏医认为COVID-19是由八邪失衡,激发“巴巴达”,与人体固有的“生”(类似于微生物)相争而引发。复杂网络分析发现,中药防治COVID-19药物中加权度较高的有石膏、甘草、杏仁、陈皮等,边权重较高的有杏仁-葶苈子、麻黄-杏仁、麻黄-甘草等,主要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为核心药物;藏药组方中加权度较高的有牛黄、天竺黄、诃子、藏木香等,边权重较高的有牛黄-红花、牛黄-天竺黄等,主要以清肝热、肺热等功效为核心药物。甘草、红花、草果、沉香等近10首药物是中藏医共用药物,其中牛黄和乌头种类(中药附子,藏药铁棒锤)药物在两者组方药物中加权度较高。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复杂网络分析法,探析COVID-19中藏医病因病机和用药规律,为COVID-19中藏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数据挖掘《藏药方剂宝库》中治疗隆病的方剂规律。方法:通过《藏药方剂宝库》中收集与整理用于治疗隆病的方剂,使用Excel 2021建立方剂数据库,R Version 4.1.2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六味分析、三化味分析、五源分析、十七效能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36首隆病方剂中,共涉及292味藏药。治疗频次最高的前4位为肉豆蔻、丁香、毕菝、阿魏。药味中以甘味和辛味为主,化味中以甘化味和苦化味为主。源中空源和风源最多。效能主要为轻效能、重效能、糙效能、热效能。功效主治隆病、培根病、寒病、热病。关联规则中丁香+肉豆蔻的支持度和频次最高。结论:藏医应用隆病方剂以治疗隆病为主,总结出藏医治疗隆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