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施行髋关节翻修术1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52-75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原发疾病:股骨头无菌坏死3例;股骨颈骨折10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髋关节感染后关节强直3例。初次手术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3例。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5-12/2006-12共收治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39例,术后患者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髋关节翻修患者实施心理、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因基础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发生。结论做好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采取术前完善各种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抬高患肢、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督促进行康复训练等。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出院,出院时均可扶拐独立行走,无疼痛及其他不适。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被公认是髋部骨折的较佳治疗手段。它可以解除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活动功能好,并能有效调节肢体长度[1]。但也有并发症发生,其中部分病例需行翻修术。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6月行14例髋关节翻修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54~76岁,平均67.5岁。翻修前手术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全髋关节置换11例。翻修原因人工假体松动7例,其中髋臼杯松动4例,股骨假体松动3例;骨折5例,其中股骨柄尾穿通股骨内外侧骨皮质3例,髋臼杯穿透2例;人工关节脱位1例;术后伤口感染窦道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们对30例人工全髋置换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和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30~84岁,平均5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0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髋部骨折畸形愈合1例,先天性髋臼假体  相似文献   

7.
张月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31-8031
我科2005-03—2009—03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6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38~76(平均57)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股骨颈骨折1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结果 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配合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和康复指导,有利于髋关节早日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彩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22-4922
我科2007-01-2009-12共行髋关节置换23例,通过对患者系统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14例,年龄46~90(平均66.6)岁,住院时间10~38(平均23.9)d。其中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5例,强直性脊椎炎4例。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1.2.1.1心理护理手术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心理性,而且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患终未治疗的有效方法。术后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观念的改变,病人不仅希望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而且在选用人工关节材料上也很讲究,2003年,我科收治了58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并对3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结果方法对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配合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和康复指导,有利于髋关节早日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注重心理护理,术前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切口,采取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索,早期、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3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二次感染,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锻炼方法。方法 :对 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前完善各种准备 ,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 3d即可下地活动 ,术后 2周出院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出院时均可扶拐独立行走 ,无疼痛及其它不适。结论 :(1)术前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让患者了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学习各种锻炼方法以提高肌力 ,术后当日即开始功能锻炼 ,逐日增加 ,直至出院 ;(2 )术后早期开始主动和被动活动 ,促进静脉回流 ,以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病废髋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今开展该手术已越来越普遍,我院自2002年6月~2004年3月期间收治1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唇裂是常见的一种口腔颌面部畸形,发病率约为1:1000,常造成容貌缺陷及生理功能障碍(如吮吸、表情以及呼吸等),对于唇裂患儿手术整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恢复功能和接近正常形态的目的。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因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不容忽视。2001—08/2005—12我科共收治唇裂患儿86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袁美娟  周高玲 《天津护理》2002,10(3):115-116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与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通过对11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护理,指出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低血压、引流管的有效处置及对神经损伤、假体脱位的预防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0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护理总结一套护理经验。结果 100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没有出现院内、外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髋关节假体松动、脱位等因素所致初次手术失败而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者,在术前进行精心入院指导及心理疏导,做好饮食指导及术前准备,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及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术后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75.86%.结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效果与围术期康复护理质量密不可分,只有医、护、患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岁先天性髋脱位患儿的治疗均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中医手法整复后予以蛙式石膏固定。笔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其治疗效果及治愈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骨科自从2003~2005年。共有52例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19例,女33例,平均63岁。其中有1例出院后下蹲位过低,造成髋臼脱位而再次手术,其余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